中国气象局资料共享_中国气象工作共享网
1.去哪个网站查当地的气压值
2.从哪里能找到北京市多年气象数据,需要气温、湿度、风、日照之类的
3.中国气象发展
4.中国气象频道的频道简介
5.气象法律法规有哪些
6.天气气预报发布的步骤
7.专业气象台与气象局什么关系
(2013年4月18日,根据录音整理)
尊敬的汪民副部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全国即将进入汛期之际,国土部组织召开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部署今年汛期地质灾害防御工作,非常重要。下面我代表中国气象局就做好今年汛期地质灾害防御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御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从过往经验看,我们不可掉以轻心。受我国特殊的自然地理、地貌地质和气候变化影响,由气象条件诱发的地质灾害呈现多发、频发、重发趋势,地质灾害不可预见性越来越强,影响越来越复杂,应对难度越来越大,地质灾害已呈现出常态化发展趋势。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是国土和气象两部门共同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不可掉以轻心。
从气候预测看,我们不能麻痹大意。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汛期我国气候为中等偏差年景,汛期降水呈显著的阶段性特征,盛夏(7月至8月)辽河流域、海河流域、黄河中游将可能出现汛情,汛前期青海、四川西北部、陕西北部、山西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发生山洪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今年地质灾害防御形势严峻,容不得有丝毫麻痹大意。
从服务能力看,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当前,气象业务服务能力与地质灾害防治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对突发性高影响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暴雨诱发山洪地质灾害风险预警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与地质灾害防治群测群防的要求还有差距。面对地质灾害防治服务能力的差距,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的松懈。
从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看,我们需要常抓不懈。十八大提出的“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既是对气象和地质灾害防御科学发展的支持,也对气象和地质灾害防御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党中央、院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们要深刻认识做好气象和地质灾害防御的长期性、艰巨性和紧迫性,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准和更强有力的措施推进灾害防治工作。
二、认真总结两部门合作经验,持续推动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工作
2003年以来,以国土部和中国气象局签署的《关于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的协议》为开端,两部门深化合作,有力促进了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业务的发展。今后,我们要以打基础、强基层、健机制为重点,持续推动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工作科学发展。
第一,要打基础,共同推进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一是共同推进易灾地区和主要灾害隐患点自动气象站、暴雨监测站和雷达等组成的气象综合观测网络建设,实现对关键地区雨情、水情的实时监测,确保及时发现险情。二是针对地质灾害短历时、局地性和突发性强等特点,深化地质灾害精细化气象预报特别是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提高定量降水预报水平,确保准确做出预报。三是联合制定地质灾害易发区致灾临界雨量指标体系,深化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确保防御端口前移。
第二,要强基层,共同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地质灾害群策群防体系对接融合。一是结合国土部关于地质灾害防御“十有县”和“五到位”建设要求,以及中国气象局关于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十二到”的具体要求,深入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实现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地质灾害防治群测群防体系对接。二是重点推进基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与农村气象信息员的共建共用,国土部门与气象部门灾害预警发布手段的共建共享,基层地质和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有效衔接,实现灾害早发现、早通气、早部署、早防御。
第三,要健机制,共同推进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工作的长效发展。一是要健全“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机制,建立有利于气象和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发展的保障机制,形成政策支撑有力、运行保障可靠、经费投入稳定、地方支持力大的发展格局。二是建立健全国土、气象全方位合作机制。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气象资料等信息共享,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应急联动,建立重大灾害的联合会商和应急响应机制。加强科研合作和标准制定,推进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报业务的规范化发展。
三、全力以赴做好今年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
各级气象部门要根据党中央和院的总体部署,按照此次会议的有关精神,全力以赴做好今年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
第一,要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做好地质灾害气象保障服务,责任落实是前提。各省(区、市)气象局要严格遵守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气象服务规章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任务分解到岗,保证各个环节有效衔接。各级气象部门主要负责人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气象服务上,要在预报服务第一线靠前指挥。
第二,要进一步强化监测预报。做好地质灾害气象保障服务,监测预报是基础。各级气象部门要狠抓地质灾害多发区、易发区的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报两个环节,努力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要密切监视重点地区灾害性天气变化,掌握雨情、水情和隐患点实况信息。要充分发挥雷达、卫星、自动气象站、实景观测等在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警中的作用,强化面向地质灾害的短时临近天气预报业务。
第三,要进一步强化预警服务。做好地质灾害气象保障服务,灾害预警和有效发布是关键环节。要联合国土部门将地质灾害条件等级预报升级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共同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预警。要通过广播、电视、电话、互联网、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农村大喇叭等多种手段和气象信息员队伍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健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流程和机制,提高预警信息的发布时效和覆盖面。
第四,要进一步强化联动联防。要加强与各级国土部门的联动联防,建立两部门应对恶劣天气特别是突发强降雨天气的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切实发挥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的消息树作用。要加强部门内灾害性天气联防协作,建立区域性快速反应机制,完善天气上下游影响站台之间灾害性天气监测实况、灾情、预报、警报信息通报机制。
同志们,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党中央、院关心,各级党委关心,人民群众关心。衷心希望各级国土部门和气象部门本着开放融入式发展理念,携手把地质灾害防御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最后,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国气象局向国土部和各省(区、市)国土部门长期以来对气象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谢谢大家!
去哪个网站查当地的气压值
国土资发〔2011〕135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单列市国土主管部门,气象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 《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 (国发 〔2011〕20 号)、《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国办发 〔2011〕33 号)和 《国土部与中国气象局关于深化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合作的框架协议》有关精神,进一步推进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共同推进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体系建设
地方各级国土、气象部门要根据地质灾害实际情况,围绕地质灾害防治气象服务需求,用多种方式,争取多方支持,依托现有,共同推动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建立综合的地质灾害气象观测站网,加快对易发区及周边地区气象观测站的升级改造,加强对已建气象设施的维护和保障,使气象观测设施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以满足地质灾害易发区市 (地、州)、县 (区、市)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顺利开展的需要。
二、健全完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和应急联动工作机制
地方各级国土、气象部门加快建设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和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共享平台,建立会商机制,共同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要建立应对恶劣天气特别是突发强降雨等极端气象条件的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国土部门应根据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加强应急值守,一旦发生 4 级以上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的灾害性天气,要及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切实做好应对防范工作。气象部门应加强 4 级以上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保障工作,根据国土部门提供的地质灾害发生情况,组织开展加密观测和针对性的预报服务会商,及时提供气象服务信息,并提出相关防范意见和措施建议。要依托现有通信专线,进一步加强双方信息数据共享,重点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监测、灾害数据的充分共享。要进一步加强应急联动能力建设,完善双方信息互通制度,拓展灾害应急联动方式渠道,丰富应急联动技术手段。双方要明确各自的责任部门、联络人员及****,做到责任到人。
三、大力推进地质灾害气象业务标准体系建设
要加强科研和联合攻关,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业务标准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警预报精细化水平。地方各级国土、气象部门要联合制定地质灾害易发区气象观测站建设安装、运行维护、检测校准、通讯协议、信息交换共享、预报服务产品制作、信息发布等方面的规范和标准,充分利用各自的和技术优势,形成合力,共同加快相关标准和规范的编制工作,促进地质灾害气象业务的规范化发展。联合加强对各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业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要针对地质灾害突发性强等特点,联合研发 6 小时间隔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产品,逐步开展地质灾害短时临近预警预报业务。要积极推动基层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的深入开展,推进福建省泉州市、云南省玉溪市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区建设,深入开展精细化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试验研究,探索积累经验并在全国推广应用。
四、全面提高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能力
地方各级国土、气象部门要积极争取地方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不断加强易灾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学校、农村等地区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及气象灾害信息发布传播设施建设,努力拓宽预报预警信息覆盖范围。要加强与广电、电信、城建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通过建立协同高效的联合响应机制,利用电视和电台、手机短信、城区显著位置电子广告牌等设施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保证预报预警信息渠道畅通、播发及时。
五、积极探索建立多样化的地质灾害防治合作模式
地方各级国土、气象部门要根据各地特点和需求,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地质灾害气象业务发展长效合作机制,建立多方参与、权责明晰的地质灾害气象监测系统建设、运营维护与服务提供模式。对于面向公众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实况监测信息等服务,属气象部门公益服务范畴的,由各级气象部门无偿提供。对于相关部门和单位提出的个性化地质灾害气象服务需求,由气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通过协议方式予以提供。
国土部 中国气象局
二〇一一年九月八日
从哪里能找到北京市多年气象数据,需要气温、湿度、风、日照之类的
查当地的气压值您可以通过登录国家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进行查看。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网址为:data.cma.cn
关于数据化和互联网化的气象资料获取来源
气候资料:它通常所指的是用常规气象仪器和专业气象器材所观测到各种原始资料的集合以及加工、整理、整编所形成的各种资料。但随着现代气候的发展,气候研究内容不断扩大和深化,气候资料概念和内涵得以进一步的延伸,泛指整个气候系统的有关原始资料的集合和加工产品。
天气资料:天气资料是为天气分析和预报服务的一种实时性很强的气象资料。
天气资料和气候资料主要区别是:天气资料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化为气候资料;气候资料的内容比天气资料要广泛得多;气候资料是长时间序列的资料,而天气资料是短时间内的资料。
为了取得宝贵的气象资料,全世界各国都建立了各类气象观测站,如地面站、探空站、测风站、火箭站、辐射站、农气站和自动气象站等。我国建国以来,已建成类型齐全、分布广泛的台站网,台站总数达到2000多个。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每天接收来自国内外主要台站的观测资料,这些资料日积月累,随时间的推移而成为气候资料。国内一部分台站每月将观测记录报表和数字化资料寄送或传输到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这些资料或报表成为气候资料重要的部分。此外,气候资料还包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的其他学科如水文、地学等资料。
各气象要素的多年观测记录按不同方式统计,其统计结果称为气候统计量。它们是分析和描述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基本资料。通常使用的有均值、总量、频率、极值、变率、各种天气现象的日数及其初终日期以及某些要素的持续日数等。气候统计量通常要求有较长的记录,以便使所得的统计结果比较稳定,一般取连续30年以上的记录即可。
中国气象发展
可以的,有很多气象数据平台可以查询
1、ncc.cma.gov.cn/cn/?国家气候中心
2、.xihe-energy?羲和能源大数据平台
3、.cdc.noaa.gov/public.data?中国气象局
4、.edu.cn?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
5、weather.cn/?中国天气网
步骤一:在羲和平台首页进行地理位置选择。既可以选择单点数据也可以选择区域平均数据
步骤二:确认数据源。历史数据可选择羲和数源、欧洲中期天气中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预测数据可选择德国气象局
步骤三:输入想查询下载的起止时间,可选历史40年和未来7日
步骤四:选择所需要的气象数据下载,如温度、湿度、风速、地表水平辐射等,导出小时级数据
步骤五:如需要查询更多数据,可在“更多属性”中进行“检索属性”
中国气象频道的频道简介
全国气象科学技术大会今天在北京开幕。这是气象行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行业的动员大会,必将成为我国气象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进入21世纪,在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推动下,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演进。科学技术创造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财富形成的主要源泉。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气象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是我们国家,更是气象科技工作者面临的艰巨任务和严峻挑战。只有抓住科技革命稍纵即逝的难得机遇,显著提高气象科技实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才有可能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
今天,我们站在“十一五”的开端,回望过去的五年,气象事业前进的轨迹依然让人心潮澎湃。
"战略"促发展“十五”是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个"关键"首先突出地体现在整体战略的探索、凝练和提升,为“十五”气象事业和科技发展谱下了精彩的序曲和奏鸣。期间,中国气象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首先提出了“拓展领域、科技兴气象、人才强局”三大战略,有力地促进了事业发展,进而于2004年开始了中国气象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略研究工作,历时一年多的时间,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
为什么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战略研究?答案很明确,就是“发展”。因为随着气象科技的不断进步,世界范围内对天气的认识已经扩展到气候系统五大圈层及其相互作用,气象业务已经从传统的天气预报扩展到气候预测、气候变化预估、大气成分监测与分析等领域,气象事业已经深入到政治、经济、社会、国家安全、环境外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方面面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站在国家利益和整个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层面上统一规划中国气象事业,进一步认识气象事业的真正内涵;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层面上,重新审视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的需求;站在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和经济、科技全球化的层面上,确定未来20年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已成为紧迫而现实的任务,更成为战略研究的动因。
战略研究成果与《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等国家战略紧密衔接,提出了“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大力提升气象信息对国家安全的保障能力,大力提升气象为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的战略思想和“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气象“的发展理念,展现出了“大气象”的宏伟格局。
新年伊始,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院3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中国气象事业"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的战略定位,强调了气象事业对国家安全、社会进步的基础性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性作用,对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作用。这是对战略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升华,同时也对中国气象事业的改革创新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是这些基于发展的宏伟战略带动和引领,使“十五”气象事业前进的脚步更加坚实,方向更加明晰。当前,全国气象部门贯彻落实院3号文件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新一轮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正在全面铺开,跟随着“十一五”气象事业发展的进行曲,战略的提升指挥出愈加激越和跳动的和声。
“十五”创辉煌
在“十五”气象事业的辉煌乐章里,我们可以找出无数跳跃的音符,沿着它们澎湃的内涵,我们能够感受到鼓舞雀跃的内驱力和蓬勃旺盛的生命力,领悟着气象事业交响的宏大主题。
主题词一:发展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十五”期间,我国气象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气象科学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体制改革和研究型业务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气象科学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日益活跃。越来越多的我国科学家担任了国际一些重要气象学术组织的委员和国际刊物的编委。叶笃正先生荣获2003年度世界气象组织(WMO)“国际气象组织奖”,2005年又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WMO青年科学家奖自1993年以来曾六度授予我国青年科学家。这些都表明了国际国内对我国气象科技水平的充分肯定。
——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国家科技攻关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下,围绕我国重大天气和气候灾害、城市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数值预报技术等开展了相关研究,在东亚气候变动理论和预测、气候-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温室气体排放和地气碳氮交换、短期气候预测系统、大气污染数值模拟和预报、中层大气探测理论和技术、天气过程动力学理论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气象行业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7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近400项。我国气象科技论文的数量大幅攀升。
——我国在大气科学领域已拥有10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0多个部门重点实验室和一批共建的联合研究中心、工程中心。瓦里关大气本底观象台等台站被列入国家野外科学观测台站体系。“十五”期间,中国气象局系统建成了101部新一代天气雷达、7514个自动气象站和风云一号D、风云二号C气象卫星,并投入业务运行,引进了21.5万亿次/秒的高性能计算机。同时,各级对平台建设的投入逐步加大,为气象现代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重要基础。
——我国气象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国际机构组织的活动和科学。中国气象局牵头组织国内各相关部门的专家广泛参与了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组织的第四次评估报告的编写工作。目前我国科学家在世界气象组织(WMO)、IPCC、地球观测组织(GEO)、世界气候研究(WCRP)、世界天气研究(WWRP)和地球系统科学联盟(ESSP)等国际组织和国际科学中都担任了重要职务。我国还积极开展了国际双边和多边气象科技合作,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合作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我国成功地举办了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科学协会科学大会,表明了中国气象国际地位与科技影响力日益提高。
主题词二:改革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中国气象局是“十五”期间科技部首批启动的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部门之一,所属的一院八所和省局研究所已顺利完成了结构调整、人员分流、机制转变等改革任务,2004年10月,首家通过了由科技部、财政部和中编办组织的联合验收。国家级业务在探测、信息传输处理、预报服务、科研等方面都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建成了国家和省(区、市)两级气象科研机构体系,加强了区域气象中心的作用,提高了资料和数据的共享水平和集约化服务能力,促进了研究与业务的结合,使气象业务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结构调整后,国家级气象科研院所重点学科专业从原来的74个凝练到51个,专业学科研究布局更趋合理,突出了国家目标,适应了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和学科领域发展趋势,实现了气象科技的优化配置,初步形成了与气象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
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现行业务技术体制逐渐显现出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凸现。中国气象局党组审时度势,充分认识到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院3号文件,落实“公共气象、安全气象、气象”理念的需要;是继续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增加业务科技含量、优化站网布局和业务分工、全面提升业务能力的需要;是着力提高服务水平和覆盖面、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适应国家政治和经济体制等各项改革的需要。中国气象局确定了近期改革重点:发展天气、气候、气候变化、生态与农业气象、大气成分、人工影响天气、空间天气、雷电等8个业务体系,进而力争在3到5年内,建立基本满足国家需求、功能先进、结构优化的"多轨道、集约化、研究型、开放式"业务技术体制。新一轮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大刀阔斧全面展开。
主题词三:创新
创新是腾飞的羽翼。“十五”期间,气象科技创新亮点频现,异彩纷呈。
——研发了我国新一代数值预报系统。中国气象局组建了中国气象数值预报创新基地,通过联合攻关,取得了包括全球中期预报模式、区域中尺度预报模式、资料变分同化系统以及面向超级城市群的精细化数值预报示范系统在内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自主开发出了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系列产品,特别是风云二号地面应用系统集中体现了我国气象卫星科技的发展水平,解决了静止气象卫星定位这个世界难题,实现了气象卫星天地系统的一体化和“大运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在国际对地观测卫星系统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气象科学数据率先实现共享。2001年12月,在科技部的支持下,中国气象局站在国家的高度,率先启动气象科学数据共享工作,为打破在我国长期存在的“数据壁垒”起到了推动和示范作用。初步建立了全国分布式的数据共享网络服务系统,包括国家级的主平台和6个省的分平台,为46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2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7项“863”项目、37项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87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提供了高质量的气象基础数据共享服务。
——成立了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目前,中国气象局已布设了30个大气成分观测站,并按照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发展规划,牵头开展国家大气成分本底野外研究台站体系建设。由该中心研制的沙尘暴数值预报系统入选“十五”国家科技重大成果展。
——气候预测成果写进IPCC评估报告。经过十年的科技攻关,我国科学家建立了自己的气候预测模式系统
——“动力气候模式预测系统”,并投入业务化运行。该系统由海洋资料同化系统、海气耦合模式和高分辨率的区域气候模式组成,于2003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些重要成果及揭示的事实以及所持的观点已提供给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并得到了承认与纳。
我们能够听到这首激昂的进行曲里,“创新”始终是嘹亮的最强音。
“创新”无止境全国气象科技大会的召开将为我们奏响“加速科技自主创新,全面建设气象强国”的序曲。创新无止境,此刻,“十一五”不止是一个时段和概念,气象事业和科技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和舞台上。
我们能够感到肩上的任务和心中的远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落实院3号文件精神,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气象发展理念,面向国家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努力实现农业气象科学技术新突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科技支撑;实现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预报科学技术新突破,为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提供科技支撑;实现全球和区域气候预测和气候变化预估科学技术新突破,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保障国家安全提供科技支撑;实现气候区划和开发利用气候科学技术新突破,为应对我国压力、保障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实现气象与其他领域科学技术系统集成新突破,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改善广大人民生活质量提供科技支撑。
回顾历史,50年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音犹在耳,28年前拥抱科学春天的欣喜仍驻心间。今天,十几亿中国人亲历了科技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享受着科技进步创造的丰厚财富,深切感受到建立在科技自立、自强基础之上的国家实力和民族尊严。
今天,气象科技工作者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自主创新,努力开创气象科技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这次科技大会后,一幅波澜壮阔的自主创新的画卷随之展开。气象科技界要立即行动起来,高扬自主创新的旗帜,总结经验,凝聚共识,继往开来,奋力开拓,为实现我国从气象大国向气象强国的跨越,竭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气象法律法规有哪些
借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专业天气频道的成功经验,中国气象频道全天高频次滚动播出,内容随时更新。这种播出方式保证了观众只要打开电视机,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收看到所需的天气预报信息,其中的天气预警预报、城市天气预报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每天可播出上百次,改变了电视观众必须等在电视机前收看天气预报的局面,大大提升电视气象信息的触达率。据了解。除了气象信息之外,该频道还将高频次播出与环境、交通、旅游、演出等有关的资讯,以贴近生活,服务大众。遇有重大灾害性天气,频道可以进行连续直播报道。
中国气象频道是承担国家公共气象服务职能的数字电视专业频道,是突发公共应急响应的预警防灾信息发布平台。 2007年4月20日,中国气象频道进入电视系统,并每天制作决策气象节目《气象专报》,为和院相关机构提供气象防灾救灾决策参考。
同年7月,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和扩充中国气象频道服务能力和覆盖面。中国气象局为中国气象频道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业务支撑、丰富的气象产品和强大的支持,上百位各方面气象专家直接参与节目制作,每天为观众解读天气气候变化,作出及时准确的分析。
在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下,在中国气象局和各级的全力支持下,中国气象频道已经在全国314个地级以上城市实现了信号落地(全国共有地级以上城市337个),覆盖用户超过9200万,为各行各业及广大公众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
中国气象频道组建了专业的灾害报道队伍并覆盖全国,能够全天候全程直播各地出现的灾害天气,提供重大公共应急气象服务,为地方和广大公众提供及时可靠的气象防灾信息。各地灾情可在第一时间通过《气象专报》直呈中央,为国家决策和地方联动协作救灾提供信息服务支持。
频道为奥运会、三夏麦收、神七火箭发射等重大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专项气象服务,创新推出了交通、航空、海事、经济、农业、健康、旅游等丰富多彩的专项天气预报,针对各行业特点提供精细化气象服务。同时,频道还推出了天气与养生、天气与美容、天气与家居等一系列生活服务类节目,将气象服务延伸到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百姓不可或缺的天气生活信息源。
由各地气象部门制作的本地化气象节目,每半小时在中国气象频道插播一次,各地本地化节目插播时间不同,但基本锁定在每半小时最后4分钟进行插播。以北京气象插播为例,是从当日的6点56分——23点56分,每小时逢26分、56分插播一次本地天气节目,凌晨时段各地的本地化节目均不进行插播。本地化节目可随时发布本地的各类预警预报信息,为全国地方联动救灾提供信息共享平台,并能根据本地地理特征、气候特点、经济生活需求,为当地观众提供针对性、实用性、精细化的气象服务。
做好科学应对气候变化的宣传是中国气象频道义不容辞的责任,频道及时报道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勇于担当的负责任态度,关注新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围绕人民生命安全提供防雷、防洪、防震等各类科普知识。
中国气象频道将充分发挥公众传播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为人民安全福祉提供一流的公共气象服务。
天气气预报发布的步骤
1、法律
2、《中华人民共气象法》
法规
3、《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4、《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
5、《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
6、《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7、《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
8、《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部门规章
9、中国气象局第1号令《气象行政处罚法》
10、中国气象局第2号令《气象行政复议办法》
11、中国气象局第4号令《气象资料共享管理办法》
12、中国气象局第6号令《气象预报发布与刊播管理办法》
13、中国气象局第7号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法》
14、中国气象局第9号令《施放气球管理办法》
15、中国气象局第13号令《涉外气象探测和资料管理办法》
16、中国气象局第14号令《气象专用技术设备使用许可管理办法》
17、中国气象局第15号令《气象行政许可实施办法》
18、中国气象局第16号令《气象灾害预警发布与传播办法》
19、中国气象局第17号令《气象行业许可实施办法修订》
20、中国气象局第18号令《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
21、中国气象局第19号令《气象行政处罚办法修订》
22、中国气象局第20号令《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23、中国气象局第21号令《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
24、中国气象局第23号令《气象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
25、中国气象局第24号令《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修订》
26、中国气象局第26号令《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
27、中国气象局第27号令《气象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28、中国气象局第28号令《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许可管理办法》
29、中国气象局第29号令《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避免危害气象探测环境行政许可管理办法》
30、中国气象局第30号令《气象台站迁建行政许可管理办法》
31、中国气象局第31号令《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办法》
32、中国气象局第33号令《气象行政许可实施办法》
33、中国气象局第34号令《气象行业管理若干规定》
专业气象台与气象局什么关系
天气预报的发布步骤先进行气象观测、数据收集、数值预报、预报产品发布。
1、气象观测。
气象观测为天气预报提供最基础的数据,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天基、地基、空基相结合的气象立体观测系统。日照仪测量每天日照时间,地温表分深层地温表、浅层地温表和地表温度表,雨量筒用来测降雨量,冻土器是测量冻土深度的,自动风速仪测量风速和风向。
2、数据收集、数值预报。
观测员每到整点都要人工观测气温,然后和自动观测的数据比较,把得到的数据在每天的2时、5时、8时、11时、14时、17时、20时、23时上传到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通过这些数据制作成云图发送到全国各地的气象部门,然后再让全球共享。
3、预报产品发布。
天气预报结论作出后,制作成不同形式的预报产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站以及手机短信、信息显示屏等媒体向公众发布,这就是大家收看收听到的天气预报了。
天气预报的社会意义
1、公众
公众是天气预报的一个主要用户。不但天气灾害如冰雹、飓风等等对公众生活有巨大的影响和威胁,即使日常生活、节日安排、穿衣等等也要依靠天气预报。电视、广播、报纸、因特网中均有对公众的天气预报服务。
2、航空
天气对航空的影响非常大。几乎所有的飞机场均有自己的气象站。在飞机起飞前机组人员要获得整个的飞行路线上的天气情况以及天气预报数据。
3、电力系统
天气对用电量的影响非常大,因此电力公司通过天气预报预测用电量。
4、其它私营企业
其它私人企业也可以通过天气预报来调整它们的需求和供给。比如超市在热天是可以提供更多的饮料等。
专业气象台是指各民航机场、水电站、空军、海军、导弹等针对本专业(行业)的气象台站,专为本专业(行业)甚至本企业提供气象服务的单位。隶属于设置单位或企业。最主要的特点是非公益性。
气象局是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人工影响天气、干旱监测与预报、雷电防御、农业气象等服务项目为主要工作的事业科研单位。下属的气象台站是负责天气分析、预报,开展科学研究和服务的气象机构,其中,大多数还承担一种或几种气象观(探)测任务,比如地面气象观测、高空大气探测等。主要特点是属于公益性的。
专业气象台与气象局二者没有隶属关系,但他们可以共享(或部分共享)数据资料。其他的区别还有资金来源不同等。
以上大概就是你想知道的,呵呵。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