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候变化与 人类有多大关系

2.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有什么关系

3.就气候变化来说,它对人类生产生活有何影响呢?

4.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有什么样的影响?

气候变化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现状_气候变化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

地球变得越来越热了,即使在冬天也不觉得寒冷。可以说,现在人类所处的气候点是近一万年来最高的。每个生存在地球上的人都像发烧了!不,不是人类发烧了,而是我们的家园——地球“发烧”了。

地球“发烧”了,也许很多人都会笑说荒唐,但这却是不容忽视的事实。——病因就是“温室效应”。在我们周围的大气中,有一些气体叫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等。这些气体就像罩在地球外面的“温室”:它们让太阳辐射自由通过,却大量吸收地面反射或散发的辐射——辐射的能量进来容易出去难,这使地球表面温度上升,此过程可称为“天然的温室效应”。但由于人类活动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结果让更多红外线辐射被折返到地面上,加强了“温室效应”的作用。于是,地球就发烧了。

在几十年前,《纽约时报》的记者还曾撰文嘲笑“全球变暖”是无稽之谈。但是几十年后的今天世界各大媒体无不关注这一现象,那些头版头条上无不充斥着“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暴雨、干旱、灾难、损失”等字眼,全球变暖的事实已不容忽视。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不断敲响着全球变暖的警钟。

全球变暖——人类惹的祸

在南太平洋上有一个叫做图瓦鲁的岛国。这个岛国位于夏威夷与澳洲之间,由环状珊瑚岛组成。然而,这个素有“南太平洋珍珠”美誉的岛国,因为受到温室效应恶化造成全球暖化、海平面持续上升的威胁,已经发出亡国警号了!海浪严重的侵袭着图瓦鲁的海岸线,水水土侵蚀日益严重,很多的岛民都被迫不断往高处迁移,甚至沦为“气候难民”,大叹:“何处是我家?”

美国加州有世界著名的马里布海滩,这是社会名流、冲浪高手和心怀梦想的人喜欢的地方。然而科学家预测,到本世纪末,也许海滩上会只剩下为抵挡太平洋浪潮所筑的石墙。

这些现象都不是个例,人类世界因为全球变暖问题已经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威胁。面对灾难,人类不禁要问:“谁来为全球变暖买单?”科学家对此众说纷纭,至今仍无一个确切的论断。但是综合起来不外乎于两个观点:一是自然原因,太阳黑子的周期与地球温度上升的时间是同时发生的。二是人为原因,据权威人士的研究,越来越多的科学论证,趋向于人类的行为是全球变暖的首因。

关于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1896年,瑞典科学家斯万特·阿尔赫尼斯就对燃煤可能改变地球气候做出过预测。他研究发现,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成倍的增加时,全球的气温将会升高5~6℃。在此之后,又有众多科学家就此做了研究。1957年,瑞威拉等在美国发表了关于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可能产生气候变化的论文。同年,美国夏威夷观象台开始进行二氧化碳浓度观测,从而正式揭开了人类研究气候变化的序幕。

大气层被破坏是造成地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大气是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它由氮、氧、氩等多种气体组成,当太阳透过空气时太阳辐射能受到它们不同程度的削弱,形成了目前这种平衡状态的地球气候系统,人类也已经适应了这种状态。但上世纪以来,由于工业的迅猛发展,大量的石油化学燃料的燃烧,数以亿吨的二氧化碳被排放到大气中,每年的排放量高达数十亿吨,再加上绿色植被的被破坏,森林被大量砍伐,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得很快,打破了这种平衡的状态。导致地球变暖,灾害频发。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温度升高了0.6±0.2℃。近百年来最暖的年份均出现在1983年以后。20世纪北半球温度的增幅是过去1000年中最高的。

人口的急速膨胀也是全球变暖的一个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据最新调查数字,全球人口目前已接近65亿。而且全球各地多半的地区人口仍稳定成长,估计在2012年全球人口就可能突破七十亿。如此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就是一串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不要以为全球变暖影响的仅仅是气候,这种变化带来的灾难,远远超出于我们的想象之外。下面就让我们看几个具体的及数据:

气候及温度的变化对自然和人类环境造成的影响已逐步显现。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全世界大约有1/3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60公里的范围内,这些国家数以百万的人口已经遭到了严重生存的威胁。

近年来,气候总是处在反常的变化当中。每年滚滚的热浪席卷各地,近几年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因为热浪的危害,导致数千人因此而死亡。欧洲的部分地方数月不降雨,导致河流干涸、庄稼枯死,人畜的饮水困难,已然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威胁。

非洲是为不幸的。虽然他们不是温室气体的主要释放者,却是全球变暖最大的受害者。非洲因天气异常而导致的气象灾害更是频繁发生。因为干旱,蒸发强烈,乍得湖湖面正不断缩小;在中非地区,干旱所导致的森林大火和蝗灾毁灭了大片的森林和庄稼。

公元800~1200年北大西洋地区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1℃,玉米开始了在挪威的生根。然而到了公元1500~1800年,西欧出现小冰川期,平均气温也只比现在低1℃~2℃,造成了挪威一半的耕地因此而无法耕种,冰岛的农业耕种活动则几乎全部停止。

气象专家提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疟疾、登革热等通过昆虫传播的疾病将可能殃及世界人口的40%至50%,极大威胁人类的健康和日常生活。

在温室气体的排放中,发达国家仍然是“大户”,但是由于环境污染的压力,发达国家纷纷将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工业进行了转移。年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博帕市郊开办的农药厂发生爆炸,导致了将近两万人死亡,而且当地的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破坏,成为世界环保史上国际间污染转移的典型案例。

20世纪8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控制了加蓬伐木业的90%和刚果伐木业的77%,使当地的森林生态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当地居民不得不转到其他地方进行能源开,如此就形成了生态破坏的恶性循环现象。发展中国家的生态平衡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全球变暖带来的灾难已经在整个世界蔓延。

……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类惹下的祸端,大自然以她不可抵抗的力量将愤怒爆发了出来!全球变暖灾害已经像瘟疫一样在蔓延了,它已经而且将持续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果二氧化碳的含量继续升高,温室效应会越来越严重,气温会越来越高,届时地球两极的冰川、冰山可能会融化,海平面可能在2100年前将上升50厘米,危及全球沿海地区,这些地区可能会遭受淹没或海水侵入。4万种动植物在下个世纪中叶前将因此而不复存在。

如果全球变暖在地球上继续作威作福,那么将对农业造成重大影响。几乎全世界的人都在关心飙升的油价,但几乎没有人会想到,在未来几十年内,人们可能会像今天关注油价一样关心在超市里摆放的各种食品的价格。未来人们的食品的价格可能比现在翻50倍。

如果生态平衡继续遭受破坏,人们生存的这个大家园将不再安全。那时大自然就会像发了疯一样,各种各样重大灾难简直如同《启示录》中描写的世界末日一般。这些反常的气候都与温室效应有关。

如果温室效应继续横行,全球变暖将成为下个世纪人类健康的一个主要因素。极端高温将使下世纪人类健康困扰变得更加频繁、更加普遍,它正在危害你的呼吸、你的心脏、你的皮肤,厉害的程度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人类造成了地球的“不平”,而地球正在报复人类!

地球的温度正在“烧得”越来越高,海平面正在变得越来越高,你——准备好游泳了吗?相信没有人会想看到这一幕……每个人都在引起全球变暖,我们用的电、开的车、买的东西……在诸如交通和医疗方面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赋予我们责任。人类对地球表面的影响已经大不同于昨天。同自然打交道,稍有不慎就会酿成恶果。面对生命的危险,每个人都有求生的欲望,关爱环境有责。我们可以选择将个人二氧化碳排放降到最低。解药就在你我手里,我们只需要做出决定使其生效。

气候变化与 人类有多大关系

应对气候环境变化的最高哲学理念:“天人合一”与“天人互泰”

文/啠囦

关于宇宙观和自然观,中华优秀文化中有着丰富的表述,其中有:天人合一、天人合德、天人感应、天人互泰等。其蕴含的哲理,均体现着中华民族对天人关系的根本看法,也表达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美好愿望。

“天人合一”之“一”,即元、始。“一画开天”、“一也者,万物之本也”。“唯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天人合一”,源于古代庄子《齐物论》中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观点。认为人与天地是同源一统的有机结合体,蕴含着人与万物同构、同体、同象、同理、同心、同气……等关系。而正式使用“天人合一”一词,是北宋思想家张载在其《正蒙·乾称篇》中。

“天人互泰”之“泰”,即“安宁”,“泰,通也”。也作“极”、“太”。《易经》中“泰”卦,是阴阳和谐、包容一体的完整结合,“天地交,泰”。“天人互泰”,源于当代梁缺《天人互泰》中的“与天为善,其趣无穷;与地为善,其益无穷;与人为善,其乐无穷。天人互泰,方存浩长”观点。它以取法天道,合乎自然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倡导人们对自然万物应持有仁德之心,将自然万物视作与自身有机的相连存在。并明确了人的责任义务,规范了人的行为准则,强调了人的自觉能动。

“天人互泰”自然观是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即天人和谐共生关系。它是以“天人合一”理论为基石的新构建,是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根脉的新发展。“天人合一”与“天人互泰”,两者由于出现的历史背景不同,故思想意蕴也不尽相同,后者除文字表达上的创新外,内涵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远古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不高,其许多行为与结果只能以“应天而行”、“上天意旨”等态度作解释和把握。“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生,人们着重思考的是“合一”问题,形式多以“静态化”、“单一性”、“机械式”出现,在某种意义上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天人互泰”理念,则是对中华文明宝库的深入挖掘、承古人智慧基础上的推陈出新,它将人与天的互动作思考,着重探讨“互泰”思想及“因果”辩证,形式多以“动态化”、“多元性”、“灵活式”出现,在科技文明时代的背景下,强调人的主观能动,唤醒人的道德良知,积极应对生存发展中所面临的一切,破解面临的难题和困局。因此,在天人关系理念中,“天人互泰”是一种博众长、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自然观,必将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它在现代哲学的理论与实践上,讨论天人关系应当达到什么样的理想情形,人类应该怎么样才能与自然界保持着和谐的互泰关系等方面,均有着现实价值和未来意义。

“天人互泰”作为一种全新的宇宙观、生态观,它据于易理、源于哲理、循于公理、合于义理。是传承、守正、创新、包容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理念和时代精神,它以创新的科学方法和基本要领,不离老祖宗的根和魂,从分析人对自然的认知和改造出发,描述人与自然关系的图景,考察人类在自然整体中的作用。它源于时代、源于实践,涵盖了天地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三大领域的知识,融道、释、儒等学说于一体,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一般规律。为生态文明的构建,拓宽了理论视野、提供了精神动力。

人类活动的一切感知、认知以及已知信息,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为了预测未来和把握未来。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着诸多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等。人类自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因此,人类未来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共同难题。“天人互泰”理念中,蕴含着唯物辩证法的因果循环,天人是一对互动的、因果的关系,互善则互泰,互恶则互否。其理念构想,运用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凝聚了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以广阔的情怀和长远的眼光,描绘了一幅人类文明进步的新画卷。

人类不论种族、肤色、地域、历史、宗教、文化及制度之别,均处于一个全球命运共同体中。人类不同的文明与在不同的时期,应坚持“和合互融、共生互鉴、包容互进”原则,在弘扬其共同价值的同时,体现“和而不同”、文明共享。在中华文明史上,对天人关系的理解和讨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其中“天人合一”思想,伴随着农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中,成了中华文明的主流思想。而“天人互泰”理念,是“天人合一”的一脉赓续,是现代文明的别样绽放,是人类共同的理想追求,也必将为人类发展进步注入新活力。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有什么关系

人类活动是全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也是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热门话题。由于近百年来全球气温有变暖的趋势,同时科学家们又注意到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微量气体浓度明显增加,因此,两者之间是否有因果联系等,是各国科学家、公众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问题。

在人类出现于地球后的数万年发展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是被动地适应居住环境和相应的气候条件。在此期间,人类并未对环境和气候产生足够大的影响,气候仍在其基本因子的作用下变化着。但在世界工业革命后的200年间,地球上人口剧增,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对气候的影响越来越大,地球表面及大气的自然状态受到破坏。由于砍伐森林和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迅速增加,造成温室效应加剧。20世纪60年以来,氯氟烃等微量气体的增加,又加速了这一过程。同时,由于过渡放牧,破坏原始森林及自然植被改变了地表的物理状况,城市的扩展造成热岛效应,大气污染,平流层臭氧受到破坏使南极臭氧洞扩大。这些都直接或间接改变了气候系统的状况。目前,这种因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在数十年到百年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中,其影响程度已可达到和自然因子影响同等的程度。因此,若不加以合理规划和控制,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将日渐加剧,不仅会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居住环境,还将危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活动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许多可以后延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恢复。如何评价人类活动对气候环境的影响,如何取有效措施存利去弊,以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和气候状况,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便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摆在各国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处于世界气候脆弱带,全球变暖必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就气候变化来说,它对人类生产生活有何影响呢?

以下是李崇银院士的一段访记录:

另外我个人搜集到的材料如下:

人与自然的关系,自古至今一直以无穷的魔力吸引众多的科学家、哲学家、政治思想家乃至文学艺术家.无论是古代“天人合一”观还是现代“回归自然“论,无不倡导人类与自然的协合统一、人与环境密不可分的鱼水之情.但是,本世纪以来,伴随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人炸性增长、过度开发、能源需求量大增,不仅导致全球性的匮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而且使大气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猛增,引发了诸如气候变暖等环境效应,使气候变化问题不得不从学术论坛搬进地球首脑会议的“大雅之堂”.?

据科学家估算,目前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碳浓度比工业革命以前分别增加了30%、145%和15%,其中,人类活动引起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量为25%.科学家依据CO2猛增的气候敏感度预测,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上升1~4.5℃,这将意味着未来世界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面临不可忽视的巨变:土地干旱化加重、土壤侵蚀加剧、病虫害蔓延、物种进一步减少、农业成本和投资增大等社会经济问题.气候变化还可能导致水短缺、污染浓度提高以及旱涝灾害增多等等.为此,19年以来,国际社会对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问题给以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国际会议,签署气候变化公约,要求世界各国取一致行动,减缓气候变暖.

如果说人类释放温气导致气候变化,是科学家数学游戏制造的事端,那么,下列严酷的事实不难看出,人类活动对环境气候的破坏是何等触目惊心!?

亚马逊河流域拥有全世界2/3的热带雨林、30%的陆地生物.但80年代以来,热带雨林已遭大量砍伐,仅是朗多尼亚州由于雨林被砍伐而使土地面积从10000平方公里增至27000平方公里.目前亚马逊河流域森林破坏仍以每年25000~50000平方公里的速度发展.有关方面预测,如果继续下去,亚马逊森林将在今后50~100年完全从地球上消失;2000年,全世界的森林面积将由目前陆地面积的1/5下降至1/6,世界耕地减少1/3,沙漠扩大1/5,热带雨林将于80年后完全消失.世界森林锐减不仅导致物种灭绝,同时因吸收CO?2能力减弱使全球气候发生变化.

30年代以前,美国大规模开发西部,大量焚烧草原,盲目垦荒.结果导致1934年震惊世界的黑风暴.这场沙尘暴从土地破坏严重的西部刮起,很快发展成为一条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1500公里、高3公里的巨大**尘土带,连续3天横扫美国2/3土地,使大气含尘量每立方公里高达400吨,把数亿吨土壤卷进了大西洋,毁掉耕地4500万亩.

1954年起前苏联在哈萨克、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和高加索地区,盲目大量开垦荒地,到1963年已垦荒6000万公顷.由于耕作制度混乱,缺乏防护林带,加之气候干旱,造成新垦荒地风蚀严重,每年春季疏松的表土经常被大风吹起,形成黑风暴.1960年3、4月份的黑风暴,席卷了俄罗斯南部平原广大地区,垦荒地区受灾面积达400万公顷以上;1963年的黑风暴又使哈萨克被开垦的土地受灾2000万公顷.

解放以来我国西部沙漠治理取得一定成绩,但总体进展不大,破坏环境的常有发生,加之气候变干变暖,西北地区的黑风暴逐年增多.1993年5月份的一场黑风暴,是1927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形似爆炸后的蘑菇云,使新疆东部、河西走廊、内蒙古、宁夏等省部分地区遮天蔽日,飞沙走石,能见度为零,造成85人死亡,数百人受伤或失踪,直接经济损失7.25亿元;黑风暴造成的土地退化、大气污染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更是难以估计.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有什么样的影响?

整个地球、世界各地、人类生活都将在气候变化中受到怎样的影响?我们现在对这一问题,所了解和不了解的各个方面。我们不知道:各个地区分别会变成什么样

即使地球平均气温上升仅2度,仍然会引起一些相当剧烈的变化。哪些地方会变成热带天堂?哪些地方会变成潮湿地狱?哪些地方会变成沙漠?为了未来做打算,知道这些很有用。不幸的是,我们并不清楚。大体情况是热带地区会扩张,并且变得更湿润;热带地区边缘的干燥地区会更干燥,并且往极点移动;高纬度地区会变得更温暖,更潮湿。但要说更精确的细节,人们观点就很难一致了。一些气候模型专家甚至认为,对地球气候变化进行细节方面的预测是一种误导,因为,某种程度上,这意味着尚不存在的未来情况得到了确认。

我们的问题在于,我们不清楚自己会怎么做。比如,2100年亚马逊雨林会剩下多少?这会对当地降雨和温度造成重要影响吗?这也是个气候模型解析的问题。为了使计算可控,气候模型将大气层分成几大块;对地区气候进行预测,就相当于放大这些模型,又好比利用不相连的地区模型,使用远非理想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模拟一些对地方气候有重大影响的现象时,地球气候模型表现很差劲。比如,墨西哥湾暖流可以使西欧变暖,而正是大西洋水循环形成了湾流;如果这一循环减速或者完全停止,南半球会变得更热,而美洲东北部和欧洲却比往常冷,亚洲雨季可能不会如期开始。不能好好把握这些变化,我们对地区气候变化的预测就可能错的离谱。

海洋变暖后会膨胀。陆地上的冰融化或滑落入海,也会使海平面上升。如果格陵兰岛和南极大陆的冰都融化,海平面会上升超过60米。今天,我们正处于温暖的冰期末期。过去50万年里,有几个相对温暖的间冰期,那时气温比现在高了不到1度,海平面大概比现在高5米。约300万年前,气温比过去几千年的平均气温高出一两度,海平面比现在高了至少25米。通过研究过去百万年气温与海平面的关系,人们发现温度每升高1度,海平面最终会因此上升20米。那么,温度如果上升2度,海平面的变化就非常值得人警惕了。至于要有多警惕,还得看大冰盖在气候变化过程中会融化的有多快----这又是我们不知道的。

如果大冰盖融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可能持续几千年,那么我们也许在海平面大幅度上升前还有时间让地球降温;如果大冰盖对温度上升反应迅速,我们的后代就可能会要生活在一个海岸线大幅改变的新世界。有多少余地够我们回旋还不得而知。过去冰川融化的历史并不能帮助我们了解多少。冰川融化可以很快:上一个冰期,北美洲冰盖消失;一个世纪内,海平面有时上升幅度超过一米。格陵兰岛的冰盖是否也会这么快融化?我们还不清楚。为了精确地预测海平面上升速度,我们首先要知道地球会变得多热。前文? 里讨论过,我们并不清楚地球气温会上升多少;其次,我们也不知道会有多少额外的热量传递给冰盖。不久以前,人们认为冰盖融化的主要原因是变暖和的空气。但目前看来,温度升高的海水已经开始发挥重要作用。这是个坏消息。温暖的海水比空气更能加速冰的融化。暖流会融化漂浮的冰架,而正是这些冰架挡住了陆地上的冰。更糟糕的是,有的地方和南极西部地区一样,冰盖所在的陆地比海平面要低,会直接暴露于温暖的海水中。

直到最近,IPCC预测,随着气候变暖,大气水分增加,降雪增多,21世纪南极大陆冰盖会增长。但是,地面上的图景看起来非常不同。卫星测量显示,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的冰都已经在大量消失,而且融化速度还在加快。我们还不知道这一势头是否会继续,但按照目前的趋势,到2100年海平面仅仅因为冰层融化就会上升0.5米。将这一图景扩展到全球,许多冰川学家现在认为,到2100年海平面可能至少要上升1米。对一些小岛国家来说,这可是个坏消息。同样,对于一些城市----比如伦敦、纽约和上海,以及人口稠密的低洼地区----比如荷兰、孟加拉国和美国佛罗里达州,也都面临危机。最坏的情况是,一旦冰川融化,强烈的正反馈作用开始进行。比如,随着冰盖融化,表面降低,接触到更温暖的空气。如果是这样,海平面会加速上升。

如果我们有足够时间去适应的话,一个二氧化碳浓度更高、气候更加温暖潮湿的地球能供养更多生命。问题是,对今天的动植物和人类来说,我们都已经适应过去几千年异常稳定的气候。现在,气候正迅速变暖,而且可能比过去几百万年都热,同时我们可以预见,未来气候将不再稳定。这可谓一大挑战。许多物种可能为了找到一个温度适宜的环境,不得不迁徙。为了和食物出现的时间同步,动物必须改变繁殖和迁徙的时间。许多物种可能做不到。基于判断相对保守的温室效应,理论研究已经进行了极端的估计:约1/3或更多陆生物种会灭绝。现实世界中,对温室效应影响的研究已经支持了这一结果。从居住地到农作物的选择,我们也已经适应了特定的气候情况。气候变暖,连同大洪水和严重干旱灾害风险的加剧,都会给我们造成更多潜在的毁灭性冲击:饥荒引起的食品价格飞涨,大规模移民。这些影响会多严重,还得看我们是不是已经做好准备,比如种植能应付极端天气的作物,为野生动物迁徙建造洪水区域外的走廊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气候变暖,使得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和低地被淹没,造成大量难民,陆地上冰川融化,近期导致地表水增加,洪涝危害加大,远期导致淡水减少,人类面临严重的水短缺危机。

2、气候变暖,会导致世界各地降水状况和干湿状况的变化,中纬度地区的耕地会退化成草原,粮食产量减少,高纬度地区会因变暖降水量会增加,适合于温带作物的生长,有利于粮食的增产。

3、全球气温升高的同时,海水温度也随之增加,这将使海水膨胀,导致海平面升高.再加上由于极地增暖剧烈,当大气中CO2浓度加倍后会造成极冰融化而冰界向极地萎缩,融化的水量会造成海平面抬升.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而当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