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象站有哪些?

2.什么是气象站?

3.一颗种子“种”出的科教改革

4.气象站设备介绍及作用

校园气象站组成_中小学校园气象站

1、气象监测设备

在气象站中常用到的监测设备主要有温湿度传感器、雨量计、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气象百叶盒、太阳辐射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雨雪传感器。

这些气象监测设备主要监测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风向风速、降水、大气压力、地面温度、太阳辐射、气体、负氧离子、蒸发、紫外线等一些要素,数据的业务处理完全符合中国气象局气象业务观测的要求,是中国气象局基本气象站和一般气象站地面气象观测的标准设备。

2、降雨量监测设备

降雨量监测一般采用雨量计、翻斗式雨量计。可以及时监测降雨变化可以为防洪防灾提供准确、真实、及时的数据参考。它具有时间准确、自动记录数据和便于数据采集整编处理等优势。能够有效提高降水现象观测自动化程度,减轻观测人员工作量,为气象监测和服务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气象信息。

3、土壤监测设备

土壤监测设备包括土壤温度水分传感器、土壤电导率传感器、土壤PH传感器、土壤氮磷钾传感器,主要用于农作物土壤环境进行监测,为农业监测和服务提供高质量的土壤环境监测资料。

适于我国各气候区主要土壤类型,安装方便,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维护及检定极为方便。获取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和可比较性的连续观测资料,可减轻人工观测劳动量。

气象站有哪些?

七要素气象站是自主研制的测量多种气象要素的专业级传感器,可同时测量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雨量、辐射七种气象要素。

七要素气象站传感器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检测各项气象要素的,一种传感器对应一种气象监测要素,校园气象站观测仪器的传感器并不是固定的,这个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自行选配。

采集器和传输模块的主要作用是对气象要素数据的采集和传输,通过采集器将传感器监测的气象数据进行收集,然后通过传输模块将数据传输。七要素气象站支架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支撑校园气象站观测仪器的其他部分的。支架一般采用不锈钢原材料制作而成,抗干扰、防腐蚀性强,以便长期进行野外工作。太阳能电板和蓄电池的作用主要是为七要素气象站观测仪器供给所需电力动力的,以便气象站进行全天候的监测工作。

七要素气象站根据监测的空气质量数据分析环境大气污染的情况,研究其对环境大气污染的危害。随着社会各界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不断的加深,对于环境大气污染的理念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环境大气污染是由于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危害着人体的健康和环境,这些物质主要是由于人类的活动或者是通过自然过程引起的。七要素气象站可对这些物质的浓度进行监测,方便科学的进行环境大气污染防治。

什么是气象站?

气象站根据用途、安装及精确度可分为:便携式气象站、高精度气象站、高速公路气象站、森林火险气象站及校园气象站、电力气象站、光伏气象站、景区气象站、社区气象站。

气象观测支架整体采用烤瓷工艺,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可长期运行于各种恶劣的室外环境,安装支架高度包括2m、3m、6m、10m,能够根据不同规范安装气象传感器。

扩展资料

1、定时观测记录

一般气象站、辅助气候站四种类型.而一般观测站则为通常意义上的三次站,只需负责,早上8点,中午14点,晚上20点的观测发报业务,晚上不需要守夜。

2、及时汇报归档观测结果

负责对于所观测结果及时全面准确地上报、归档、录入微机。

3、特殊气象资料处理

“对于特殊天气现象,民间气象谚语,及时收集、分析、整理归档,上报推荐宣传。”

一颗种子“种”出的科教改革

气象站是自动气象站家族中一款高度集成、结构简单,方便使用、数据稳定、监测内容灵活组配的气象站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多种要素,例如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雨量、气压、光合辐射、蒸发、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等多种气象参数以及多种环境要素—PM2.5、PM10、臭氧、硫化氢等。福建蜂窝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气象站广泛应用于森林防火、气象观测、农业畜牧、航空气象、景区旅游、交通行业、水文水利、科研院所、移动应急等行业领域应用。

气象站设备介绍及作用

一颗种子“种”出的科教改革

上万株鲜嫩菜苗,被22所兄弟学校领取一空。近期,作为湖北省随县科普教联体的核心学校——尚市镇净明小学开展“送苗行动”,在全县教育系统掀起科普热潮。

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连续5次获评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优秀学校”,先后被中科协授予“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示范校园气象站”。今年,随县创建教育联合体,推进教育改革,净明小学荣膺“科普教育联合体核心学校”。其发展之路,当从一包太空种子说起。

“太空种子”激发科学梦想

步入净明小学,浓厚的科学氛围扑面而来,“百年科学人生”长廊上,众多科学巨匠让人肃然起敬。

科学教室内,一条标语格外醒目:每个孩子,都是成长为国家栋梁的种子。该校党支部书记汪家望说:“就是这个信念,引领我们开设种植课程,打开科普大门,步入科学殿堂。”

早在2017年,净明小学科普教育小有成效,经多方争取,获得湖北省科协赠送的一包太空种子。“有黄瓜、辣椒、茄子等6个蔬菜品种,颗颗籽粒饱满,我们如获至宝。”汪家望至今难掩兴奋之情。

学校建起1800平方米的种植基地,“太空客人”在这里安家落户。

随后,学校开设种植课程,栽种植物200多种,成立种植社团22个,学生们种植、观察、写日记,对比太空蔬菜和一般蔬菜的异同,形成观察日志万余篇、科普报告120份。他们的执着感动了当地气象部门,援建的校园气象站就建在基地旁。孩子们俯身务农事、抬头观天象,“种植+气象”丰富了科普教学。

学校还将种植课与科学、美术、语文等学科相融合,孩子们读种子、画种子、写种子,激发科学梦、航天梦、创新梦,该校研发的种子课程获评全国新教育“十佳卓越课程”,校内种子馆成为市、县两级“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五大行动提升科学素养

信念的力量,在净明小学聚集、发酵,演化为推动科普教育的系列行动。

学校先后建起科学实验室、知识产权室、科技创新室、种子馆、气象科普馆、校园科普气象站、科学体验教育实践基地,开展阵地建设行动。“三室两馆一站一基地”对公众免费开放,年接待16000余人次。

课程开发行动研发出“神奇的种子”“STEM课程”“知识产权与创新”“气象探秘”四大板块、每个年级16节精品课程,满足6个年级、每周1节科学课。

在“五进五访”科普行动中,学生探寻科学的脚步,从校内种子馆迈向随州市气象局,从校内基地迈向广袤田野,从街道社区迈向企业工厂。

开展科学调查行动,学生作品“随县农村垃圾现状及处理探究”获省级一等奖、全国三等奖,提出的农村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被县政府采纳推广;暑期在福州开展城市垃圾分类调查,与各地城乡孩子同台竞技,获全国科学调查一等奖。

参与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每逢植树节、知识产权日、气象日等活动日,师生走进街道、社区,活跃在线上、线下,“小手牵大手”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五大行动指向一个目标——培育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素养。净明小学科学辅导员陈敬德说:“尤其是五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培养创新思维的黄金期,万万耽误不得。”

实验室里,学生创新作品琳琅满目、令人称奇,一座手工气象站惟妙惟肖;阳光一照,太阳能小车疾驰而动;一套抽水蓄能模型聚合风、光、水、电能量转换功能,被孩子们称为“超级蓄电池”。

如今,该校3件学生发明获国家实用型专利,众多家长点赞说:“这些小娃子,干了科学家的事。”

科普教联体广撒科学“种子”

一粒种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一方沃土,可以绽放万紫千红。

多年来,净明小学实行“开放办学”模式。外聘4名科技辅导员,建立专家工作室;中科院院士孙万儒特意从北京赶来,作了精彩的科普报告。在学校附近的兰花博览园,还有学校开设的研学基地。

深耕科普沃土,净明小学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今年开春以来,湖北、河南、陕西、贵州等地的科协及教育部门邀请该校教师讲学,先后有9省32个县市万余名师生前来观摩考察。

伴随各地观摩团的脚步,这里的种子精神、种子文化像种子一样播撒四方,被称为“种子现象”。

如何放大“种子效应”?今年3月,随县以净明小学为核心,成立“随县科普教育联合体”,促进学校之间科普教育资源共享、交流互动、共同进步。同步推进的,有18个融合型教联体和9个共建型教联体,覆盖全县。

使命在肩,净明小学放开视野,为科普教联体提出“上挂横联下辐射”的工作思路,“上挂”中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邀请省市县科普专家来校作指导;“横联”4家县级部门,携手开展“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学调查体验活动;“辐射”县内22所中小学,不断拓展科普教育的广度、深度和高度。

如今,净明小学赠送的太空菜苗在兄弟学校扎根萌动。随县教育局局长沈勇动情地说:“改革赋能,科普教育必将在随县大地开枝散叶、开花结果。”

品牌型号:Redmibook Pro 15

系统:Windows10

在气象站中常用到的监测设备主要有温湿度传感器、雨量计、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气象百叶盒、太阳辐射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雨雪传感器。

气象监测设备主要监测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风向风速、降水、大气压力、地面温度、太阳辐射、气体、负氧离子、蒸发、紫外线等一些要素,数据的业务处理完全符合中国气象局气象业务观测的要求,是中国气象局基本气象站和一般气象站地面气象观测的标准设备。

气象站根据用途、安装及精确度可分为:便携式气象站、高精度气象站、高速公路气象站、森林火险气象站及校园气象站、电力气象站、光伏气象站、景区气象站、社区气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