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日益严重最新数据显示科威特地区_全球气候变暖日益严重最新数据显示科威特
1.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环境与发展会议签署了什么公约?
2.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3.风光互补路灯的发展
4.碳排放量过高的后果危害有哪些是什么
5.80分高悬赏…简析北极地区在世界交通位置中的重要性,并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提升北冰洋海运价值的影响?
这个是肯定的,大自然环境本身就具有自我调整功能,现在由于人类的过度生产以及排放,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大自然本身自我调节的状态,所以才会有现在的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
如果没有人类的生产活动,也就是说不再有污染源的产生,依据现在大自然的调节能力是会逐步地把现有的污染所消化的,只不过时间肯定是比较长的,这方面肯定有专业的机构可以推算出具体时间,但是肯定是可以被大自然所消化的。
所以说,人类不可能停止生产活动,但是我们要更加的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杜绝污染环境的行为,我们有责。
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环境与发展会议签署了什么公约?
当代世界经济增长的全球性问题:
一、人口经济问题。人口问题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它不仅加重了环境和问题,也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与和环境问题交织在一起,对世界可持续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均产生巨大影响。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两大问题,首先是人口数量增长过快,其次是人口老龄化,全球人口中有5亿多人年龄在60岁或以上,占全球总人口近8%。庞大老年群体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需求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未富先老”构成空前严峻的挑战。
二、环境与经济问题。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方面。目前人类主要面临十大全球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酸雨蔓延、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和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受气候变化影响,全球极端天气灾害频发,给有关国家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持续上升,一些小岛屿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直接威胁。气候变化还可能通过影响粮食、水等战略的供应与再分配,引发社会动荡甚至国际冲突。
三、与经济问题。全球性问题日益凸显。由于人类的过度消耗,在过去的30年间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减少35%,其中淡水生物减少了54%;海洋生物种类减少35%;树木种类减少15%。由于目前人类对自然的利用超出其更新能力到20%,如果各国再不进行干预,2030年后人类的整体生活水平将会下降。问题主要表现是:世界森林衰退问题严重,据绿色和平组织估计,近100年来,全世界的原始森林有80%遭到破坏;土壤退化问题不容乐观,土壤退化导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减少,据联合国统计,15年至2000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大约减少一半;水问题日趋严峻。水短缺和水污染,已成为当代世界最严重和最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也是未来人类将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联合国在发布2015年《世界水开发报告》时指出,从目前的走势来看,到了2030年,世界各地面对的“全球水亏缺”,即对水的需求和补水之间的差距,可能高达40%。
四、金融问题。金融冲击是人类发展指数放缓最有可能的诱因。在国际资本流动性较高的时期,受到银行业危机影响的国家似乎更多。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频繁的金融危机让全世界苦不堪言。这些金融危机能够迅速蔓延到其他经济部门,并导致全球经济局势扑朔迷离,人们的生活受到影响,社会稳定遭到破坏。最近的一次危机导致全球失业人数在2007到2009年间增加了近3000万,而且据估计,目前的失业人数仍远远超过危机发生前的水平。经济冲击可能带来长期的不利后果,尤其是当冲击引发了低人类发展水平和冲突的恶性循环时。
五、粮食安全问题。世界粮食安全面临越来越多的非传统挑战和日趋复杂的形势,极端天气、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国际游资炒作、有关国家囤积性购,都是导致粮食短缺和国际粮价上涨的重要因素。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过后,粮食价格骤升和经济衰退延缓了消除世界饥饿的步伐。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的报告,在2011~2013年期间,大约8.42亿,即世界八分之一的人口长期得不到维持健康生活所需要的基本食物。同时,粮食价格波动对粮食安全和人类发展的威胁越来越大。由于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农产品市场的金融化和汇率波动等因素,未来粮价可能会更不稳定。近期的粮食价格走势表明,未来将是粮食大国的天下,而非武器大国的天下。
六、移民潮与经济问题。伴随着商品、服务和投资在全世界流动,人们也以创纪录的数量跨越国界。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口的爆炸式增长和发达国家人口的老龄化,大批移民从发展中国家涌向欧美等西方国家。联合国《2014年人类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国际移民占全球人口的3%以上。此外,地区性冲突不断和自然灾害频仍,导致难民人数急剧增加。随着移民(难民)的数量增多,移民(难民)接收国频频发生城市地区的种族冲突和增加劳动力市场的压力,因而导致一些国家加强对移民的限制。针对发达国家的限制移民(难民)流入的措施,偷渡现象层出不穷,从而引起有关国家之间对外关系的紧张和人道主义的谴责。
七、贫困问题。在104个发展中国家中,有12亿人口的日平均收入不超过1.25美元。如果按照多维贫困指数(MPI)来衡量,估计在91个发展中国家有15亿多维贫困人口。多维贫困指数在2010年人类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用于衡量人类发展指数的三个维度(健康、教育和生活标准)遭受的剥夺,按照该指标来衡量,全球有22亿人口生活在多维贫困或准贫困之下。所以,今后发展目标仍应将脱贫置于核心和首要地位。
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联合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影响深远的一次国际会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的文件,以及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签署了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两个公约。
在这次大会上,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和时代的强音,并被具体体现在这次会议发表的上述五个重要文件中。人类理智地选择了持续发展,这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历史性的重大转折,是人类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和开拓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持续发展的最广泛的定义是“人类应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与环境方面的需要”。
持续发展的涵义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点:一是强调人类享有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但这应该是和坚持与自然相和谐方式的统一,而不应当是凭借着人们手中的技术和投资,取耗竭、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追求这种发展权利的实现;二是强调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时候,应当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的机会相平等,不能允许当代人一味地、片面地、自私地为了追求今世的发展与消费,而毫不留情地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享有的同等的发展与消费机会。
在会上,《防止全球气候变暖公约》有135个国家签署,未签署的国家有巴拿马、科威特、马来西亚、土耳其等。签署《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有148个国家,未签署的国家有美国、阿根廷、越南等。未在两项公约签署的国家有伊拉克、伊朗、南非、利比亚、捷克斯洛伐克等。
风光互补路灯的发展
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栖息地破坏、全球变暖、乱砍滥伐、白色污染、过度利用这些因素的影响。此外,非法盗猎、黑色交易和外来物种入侵等,也是另一种残酷的威胁。
1、栖息地破坏?
报告显示,到2050年,由于人类为满足未来的食物需求而开垦土地,全世界近90%的陆生脊椎动物物种都可能会失去部分栖息地。?
2、全球变暖?
近期发表的一篇报告称,随着全球变暖加剧,北极海冰的覆盖面积正在迅速萎缩,大部分北极熊亚群或会在2100年遭遇生存威胁。还有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使许多植物的萌发和开花时间提前,许多鸟类、蝴蝶和两栖动物的繁殖期提前,物种分布的范围正向两极和高海拔地区扩张。?
3、乱砍滥伐?
数据显示,2019年8月到2020年7月,巴西亚马孙雨林遭砍伐面积达到1108公里,同比增加9.5%,几乎是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罗面积的7倍。?
4、白色污染?
报告显示,科学家通过分析从马里亚纳海沟和另外5个深度超过6000米的海沟捕捉的海洋动物标本,发现这6个海沟中80%的生物体内含有塑料微粒,而从马里亚纳海沟提取的所有海洋动物样本体内都含有塑料微粒。?
5、过度利用?
据统计,大约有11%的植物受到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对植物药用价值的过度开发和利用,是导致许多野生植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威胁之一。?
扩展资料
捕食陆生野生动物将受刑罚:?
在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中,第三百四十一条中增加了一款作为第三款:?
违反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法规,以食用为目的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第一款规定以外的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此外,违反国家规定,非法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入侵物种,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央视网-如果失去TA们,我们的世界将会怎样?
碳排放量过高的后果危害有哪些是什么
风光互补道路照明是一个新兴的新能源利用领域,它不仅能为城市照明减少对常规电的依赖,也为农村照明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近几年,中国已有100多家公司宣称已经对此进行投资,各地风光互补路灯项目纷纷启动。但显然,这个市场并不像风能、太阳能那样巨头云集,活跃其中的大多是以灵巧见长的中小公司。风光互补路灯行业快速地掀起了喧嚣,但主流的商业应用依然还在探索之中。
据《2013-2017年中国风光互补路灯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数据显示,中国现有城乡路灯总数,大约在2亿盏,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如这2亿盏400瓦或250瓦高压钠灯全部改成150瓦或100瓦风光互补LED路灯,并且每盏路灯每天工作12小时,在1年内将节约1500亿度电。而三峡水电站在2010年的发电总量为840亿度电。因此把全国2亿盏路灯全部改为风光互补路灯后,所节省的电量相当于1.8个三峡水电站2010年的全年发电量。
“十二五”期间,节能环保行业将占据经济建设中的重要角色,清洁能源领域将会收益匪浅,这些投资能为风光互补制造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全球的环境在日益恶化,各国都在发展清洁能源。而我国3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电力供应一直跟不上,同时,大量的火力发电厂也造成环境的污染。我国有丰富的风能及太阳能,路灯作为户外装置,两者的结合做成风光互补路灯,无疑给国家的节能减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一套400瓦的常规路灯一年耗电超过1000度,相当于消耗标准煤400多公斤。若换成1000套照明效果相当的150瓦风光互补路灯,一年可间接节电上百万度,节约标准煤达400多吨。由此可见,风光互补路灯在城市道路照明行业中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80分高悬赏…简析北极地区在世界交通位置中的重要性,并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提升北冰洋海运价值的影响?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增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使得现在气候危机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
(一)碳排放的发展历程
18世纪后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开始增加。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活动使得大气中的碳排放量增加了约25%一30%。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因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等气候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据联合国环境署的资料显示,工业污染时导致环境破坏的罪魁祸首。”“人类活动对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主要来自三方面:矿物燃烧的消费、森林的砍伐和其他土地利用的变更、水泥工业生产。”
(二)近几年碳排放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气候灾害
近几年的气候异常现象日益严重,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2008年我国历史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肆虐南方,同年5月2日,热带风暴“纳尔吉斯”在缅甸的海基岛附近登陆,截至16日,缅甸强热带风暴造成的死亡人数升至77738人。2009年中国大部分城市出现寒潮以及危害性灾害天气;吉尔吉斯斯坦的暴雨致使该地区大面积停电;科威特遭遇2009年最大的沙尘暴,人们顶着沙尘暴艰难而行。2010年全球气候更是出现大异常。在2010年春季我国南部地区发生本应是梅雨季节可是遭遇特大干旱,使得粮食作物无法耕种。世界范围内北半球与一月初受到强烈寒流和创纪录的大雪侵袭,很多国家的人们生活因酷寒和暴雪而瘫痪。在印度北部和东部有六十多个流浪人被冻死。俄国西部天寒地冻,波罗的海地区和欧洲中北部则是大雪纷飞;可是赤道及南半球一带则在过去的一周中则暴雨不断,造成肯尼亚、澳洲和巴西发生洪水和泥石流,上百人因此丧生,数千人无家可归。这些只是近几年一些大的气候灾害。因此,保护环境已经迫在眉睫。
北冰洋周围由亚洲、欧洲和北美三大洲环绕,北冰洋上空是亚洲北部(日本、中国,韩国、俄罗斯远东部分)、北美北部(美国、加拿大)、欧洲北部(北欧、东欧、西欧)三个地区之间来往的重要空中走廊和最短的航线。如:从日本东京一北极一丹麦的哥本哈根的航空线,由15600千米缩短了2700千米。
答案:全球气候变暖对北冰洋海运价值的影响:是联系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捷径。浮冰或冰盖融化,利于航行。
阅读资料:
北极航道——气候变暖的“意外收获”
://.sina.cn 2010年03月18日 01:30 经济参考报
从16世纪起,欧洲国家就一直梦想能打通经北冰洋到达东方的便捷通道,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北极航道探险虽兴盛一时,终因不具备商业航运价值而沉寂。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加速融化,一些科学家乐观预测,在未来30年内北冰洋将出现夏季无冰年,北冰洋“黄金水道”开通成为可能。北极航道打通对整个世界海洋运输格局的影响、北冰洋区域蕴藏的丰富以及随之带来的巨大商业利益,吸引了世界的眼球,我们希望这组稿件能为关注北极航道话题的读者提供多角度的参考。
北极航道:或成我国第九条远洋运输航线
随着北极航道的开通有望从梦想变成现实,目前,国际上正在兴起“北极航道通航运动”,越来越多的国家及公司对北极航道的开通跃跃欲试。专家预计,“北极航道”一旦贯通,必将成为沟通亚洲、欧洲、北美洲一条新的“海洋交通大动脉”。
2009年夏天,在没有俄罗斯破冰船开道的情况下,德国布鲁格航运公司的两艘货船“友爱”号和“远见”号从韩国装货出发,一直向北航行,途径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海参崴)后,继续北上,成功穿越传说中冰封无法通航的北冰洋“东北航道”,顺利抵达俄罗斯西伯利亚的扬堡港,最后抵达荷兰鹿特丹港,完成了贯穿整个东北航道的全部航程。
国际航运界普遍认为,德国布鲁格航运公司的此次航行在北极航运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宣告了一条新商业航线的诞生。
改写世界海洋运输格局
目前,在环球海上航行中,只能通过巴拿马运河或苏伊士运河来连接太平洋(5.,0.00,0.00%)和大西洋(10.08,0.25,2.54%),甚至需绕道非洲南部好望角,与这些航线相比,北极航道一旦开通将大大缩短航程,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和经济利益。如日本的集装箱从横滨到荷兰的鹿特丹港,经非洲的好望角需要航行29天,若经新加坡的马六甲海峡、经苏伊士运河需要22天,但如果同样的船舶用北极航线,则仅需15天就可以到达。
此外,北极航道一旦开通,还可减轻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日益严重的拥堵,避开日益猖獗的索马里海盗的威胁。
江南社会学院陆俊元教授分析认为,北极航道开通不仅会直接改变原有的世界海洋运输格局,还将使北极地区的战略地位整体提升。新航线将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催生一些新的居民点,促进现有港口、城市规模壮大,航线经过的国家在世界上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也将随之增强。
同时,新航线将分散一部分原有航道的贸易货物,降低原全球航运线的分量和地位,航线所在国的影响和地位也将受影响。地球中路战略地位下降,北极地区战略地位抬升,这种变化将导致世界重心向北方偏移,一定程度上改变世界格局。
随着北极地区越来越成为国际地缘政治热点地区,有关北极航道的国际纷争也日趋激烈。中国海洋大学郭培清副教授认为,东北航道之争主要发生在俄罗斯与美国、欧盟等国间,而西北航道之争主要发生在美加间。
俄罗斯坚持对北极东北航道的控制,而欧盟和美国以及日本则提出在个别航段享有无害通过权和自由通行权。加拿大主张西北航道属于加拿大内水,而美国则坚持西北航道属于国际通道。
对我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我国作为近北极国家,北极的“黄金水道”一旦开通对我国的意义十分重大。
据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战略副主任张侠研究员分析,目前,海运承担了我国90%以上的国际贸易运输,我国外贸主要有八条海运远洋航线,分别是中国—红海航线、中国—东非航线、中国—西非航线、中国—地中海航线、中国—西欧航线、中国—北欧、波罗的海航线、中国—北美航线、中国—中南美航线。
如果北极航道顺利开通,将使我国现有东、西向两条主干远洋航线上增加两条更为便捷的到达欧洲和北美洲的航线,不仅减少海上运输成本,降低和分担途经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索马里海域和苏伊士运河等高政治敏感区所带来的风险,还有利于开辟我国新的海外能源购地。
目前,我国石油主要进口地区是中东、非洲、俄罗斯和南美。北极地区储藏丰富距离比较非洲、南美洲更接近我国,一旦北极航道全面开通,将大大增加其作为我国能源和原材料海外购目的地的战略地位。
北极地区油气非常丰富,被誉为“第二个中东”。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08年完成的最新估计,北极地区未探明的石油储量达到900亿桶,天然气47万亿立方米,可燃冰440亿桶,是地球上可与中东媲美的油气战略储备仓库。
世界平均水深最浅的北冰洋,半数以上大陆架区水域深度都不超过50米,为能源开发提供了方便。北冰洋沿岸有可能成为世界上主要石油、天然气产区之一。北极地区的煤炭极为丰富,而且煤质优良。据地质学家估计,总储量约10000亿吨或者更多,超过全世界已探明煤炭总量。
北极航道对于我国海外贸易的商业价值也十分明显。据专家研究,利用北极航道,我国沿海诸港到北美东岸的航程,比巴拿马运河传统航线大约节省2000到3500海里;到欧洲各港口的航程更是大大缩短,上海以北港口到欧洲西部、北海、波罗的海等港口比传统航线航程短25%到55%。
此外,北极航道的开通,还将大大拉近我国与欧洲、北美等市场的距离,导致国际分工和产业布局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分工和经济发展战略布局。
韩国积极寻求“北极航道”利益
目前,韩国、高等院校和专业研究机构正积极合作寻求本国的北极航道利益,韩国首艘破冰船“泛海”号于今年9月前往北极执行考察任务。
据介绍,釜山是韩国离欧洲最近的城市,一旦北极航道开通,它将成为韩国受益最大的港口城市,并对韩国产生巨大的经济影响。目前,从釜山经苏伊士运河到达鹿特丹航程为20100公里(约24天)。北极航道开通以后,从釜山经北极航道再到鹿特丹航程将缩短至12700公里(约14天),大大降低航运物流成本。
去年底,位于釜山的韩国海洋大学成立了北极航道研究中心。韩国海洋研究机构、商业海运公司和一些专家还共同组成了“北极航道协议组织”,合作研究“北极航道开通与釜山发展战略”。韩国海洋大学金吉秀教授曾公开表示:“如果韩国能够有效地利用北极航道,韩国在运费上比新加坡和香港更具有竞争优势,这将给韩国的造船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
韩国第一艘极地考察的破冰船“泛海”号于去年底正式下水,并首航南极。“泛海”号为6950吨级破冰船,总投资超过1004亿韩圆(约一亿美元),船上装备有自动导航和自动驾驶设备以及全天候卫星通讯设备。
“泛海”号上有两台船机,最大功率达到6800马力,是同级别船只马力的三到四倍,最大续航能力为一次补给可连续70天航行约两万海里(3 .7万公里)。此外,“泛海”号还具有非常好的机动能力,能够在原地回转360度。为了适应极地航行的特殊需要,该船头部设计成了可以破除冰层的尖锐的“冰刀”形状,钢板厚达39 .5厘米,相当于韩国最厚船舶“独岛”号(厚20厘米)的两倍。船的表面还涂刷了一层特殊材质的涂料,使整艘船如同石头一般坚硬。
“泛海”号上安装了60多种尖端的实验探测设备,能够满足各种极地研究所需,包括以声波探测海底地形和地质结构、进行海底分析等。其中,最昂贵的装备是“多频音波探测器”,它能够从多个角度发射音波,显示海面下的三维影像画面,韩国仅进口此装备就花费了27亿韩圆。
专家建议:我国应加强“北极航运中心”战略研究
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日前召开的相关研讨会上,专家建议:依靠我国强有力的国际贸易地位和接近北极核心贸易区域的有利地理位置,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北极航运中心战略的研究,充分利用北极航道开通条件逐渐成熟的契机,完善我国国际航运中心布局。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世界贸易中心经历了从地中海到大西洋、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转移,并由此而形成了西欧、北美和东亚地区三大贸易中心;与此同时,国际航运中心的布局也经历了伦敦、纽约、东京三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贸易中心向太平洋地区的进一步转移,在环太平洋一带崛起了多个世界经济与贸易城市,如洛杉矶、香港、新加坡、神户、大阪、高雄、釜山等,这些城市中不少已经或正在形成新的国际航运中心。
专家认为,目前,我国正逐步成为世界贸易强国,处于东亚贸易的核心位置,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逐渐增强。北极航道一旦开通,将成为连接东亚、北美和西欧新的海上通道,而在这个新的航运中心的形成过程中,我国占据有利位置。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进展,形成了南、北、中三大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构架。即南部的际航运中心,以香港为中心,以深圳、广州和珠三角港口群为支撑;中部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上海为中心,以江浙为两翼;北部的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以大连为中心,以营口、锦州和丹东为两翼。这三大航运中心的确立,奠定了我国沿海港口总体布局以20个主枢纽港为骨干、区域性重要港口为、地方中小港口为补充的主要框架。
专家认为,虽然我国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来考察,在总体布局上尚存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之处。随着北极航道的有望开通,我国应加紧研究对北极航运中心的战略研究,完善我国的国际航运中心总体布局。
北极航道:梦想和可能
从16世纪起,欧洲国家就一直梦想能打通经北冰洋到达神秘而富庶东方的便捷通道,但由于北冰洋上重重冰山和厚厚海冰的阻挡,使北极航道探险虽然兴盛一时,但终因不具备商业航运价值而沉寂已久。
而今,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的加速融化,不久的将来,人们梦寐以求的北冰洋“黄金水道”有望开通。
据美国《科学》杂志的最新报告,全球气候变暖已经逆转了北极的自然冷却趋势,北极地区的温度目前处于近2000年来的最高水平。观测表明,北极春季已提前到来,而且更加暖和;温暖的秋季持续的时间延长;夏季海冰温度平均每10年增加1.22度,海冰融化的季节每十年要提前10-17天。
目前,北极地区平均地面温度上升幅度是全球平均温度上升幅度的两倍,北极科学委员会报告(2004)预测北极在下一世纪气温会增加4-7℃。IPC C气候变化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未来100年升温幅度最大,北极在未来80年中将增温3℃。这一升温幅度足以带来巨大的变化。
北极升温、北冰洋增暖,使北极海冰快速减少。据A C IA (北极气候影响评估)报告,北极海冰面积大约在50年前开始减少,而最近20—30年,减少速度加大,在夏季这一趋势最为明显。科学家预测,2010年北极海冰的年平均面积将再减少10-50%左右。最新的气候预测结果还表明,北极海冰未来的融化速度将是目前的四倍左右。
相关链接
北极航道,是指穿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
16世纪,由于绕过非洲和拉美南端的航线被葡萄牙和西班牙垄断,西欧和北欧的探险家希望从北大西洋寻找一条穿越北冰洋,与财富遍地的东方建立起直接贸易关系的新航线,由此展开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航道探险。
目前人们所指的北极航道主要包括“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
东北航道也称为“北方海航道”,大部分航段位于俄罗斯北部沿海的北冰洋离岸海域。从北欧出发,向东穿过北冰洋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新西伯利亚海和楚科奇海五大海域,直到白令海峡。在东北航道上,连接五大海域的海峡多达58个,其中最主要的有10个。
西北航道大部分航段位于加拿大北极群岛水域,以白令海峡为起点,向东沿美国阿拉斯加北部离岸海域,穿过加拿大北极群岛,直到戴维斯海峡。这条航线在波弗特海进入加拿大北极群岛时,分成2条主要支线,一条穿过阿蒙森湾、多芬联合海峡、维多利亚海峡到兰开斯特海峡;一条穿过麦克卢尔海峡、梅尔维尔子爵海峡、巴罗海峡到兰开斯特海峡。
此外,北极航道理论上还有一条穿越北极点航线。这条航线从白令海峡出发,不走俄罗斯或北美沿岸,直接穿过北冰洋中心区域到达格陵兰海或挪威海。由于北冰洋中心区域为多年累积的海冰所覆盖,海冰最为密集和厚实,这条航线预计将是最后开通的和被利用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