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人气候_土人长什么样子
1.地球3万6千年 是什么世纪?当时的气候是怎么样的
2.非洲的地理气候条件与交通状况如何?感谢
3.袋鼠生活在哪?什么气候?特点?
4.土家族、苗族简介?
公元1519年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自古以来,生活在东方或西方的人们都凭直观印象相信天圆地方的学说,直至16世纪20年代,人们才恍然大悟,自己原来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球体上,在航海和陆地旅行中,无论背着太阳或向着太阳一直向前,最后都会殊途同归地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这个地理学上的重现是勇敢坚毅、百折不挠的航海家麦哲伦加以证实的。
麦哲伦1480年生于葡萄牙北部波尔图的一个没落骑士家庭。10岁的时候,他被父亲送进王宫服役,后来被选为王后的侍从。大约在1496年,他被编入国家航海事务厅。那时,哥伦布已经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达·伽马也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道,年轻的麦哲伦对此非常向往。1505年麦哲伦参加了葡萄牙第一任驻印度总督阿尔梅达的远征队,对非洲发动殖民战争。麦哲伦在远征队服役8年,先后到东部非洲、印度和马六甲等地进行探险和殖民活动。在东方这段漫长经历中,麦哲伦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
当时,“地球是圆形的”还不为太多人接受。哥伦布“向西航行,到达东方”的理论尚未被航海实践证实。麦哲伦同哥伦布一样深信,向西航行也能到达“大南海”(今太平洋地区)的香料之国。因此,他决心做一次史无前例的环球航行。
1513年,麦哲伦返回里斯本,向葡萄牙国王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希望得到支持。但是,他的请求遭到了葡萄牙国王的一再拒绝。因为,葡萄牙已经控制了东方的贸易,不想再花钱去寻找新的航道了。
1517年,麦哲伦毅然放弃葡萄牙国籍,移居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城。在那里,他向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提出环球航行的请求,并向查理一世呈献了绘制得十分详尽的彩色地球仪,上面标明了拟订的航线。查理一世立即批准了他的航海,指令他着手组织一支船队出航。
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率领一支由5条海船、265名水手组成的远洋船队,从西班牙塞维利亚城的外港圣卢卡港扬帆出航。这支船队每条船都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并配备了火枪和火炮。
这样的大事怎么能瞒得过葡萄牙国王呢?他非常害怕西班牙的势力超过葡萄牙。于是,他派了一些奸细打进麦哲伦的船队,准备伺机破坏,挑拨船员关系,甚至暗杀麦哲伦。西班牙统治集团内部也是派系斗争激烈,他们也各自安插了一些亲信。所以,船队在起航时,外表看来浩浩荡荡,内部却隐伏着种种危机。
船队在烟涛浩茫的大西洋中航行,一直向西走了整整70天,11月29日到达巴西海岸。然后他们沿巴西海岸向南行驶,以寻找通往“大南海”的海峡。第二年的1月10日,船队来到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湾(今乌拉圭首都附近的拉普拉塔河出口处),“海峡找到了!”“海峡找到了!”海员们高兴得欢呼起来,以为已经到了美洲的尽头,可以顺利地进入新的大洋了。可是,经过实地调查,原来是一个河口。船队继续往南行驶。一阵阵凛冽的风,像一把把用冰做成的尖刀直向船队刺来,令人发抖。伴随着寒风的是大片大片的雪花,整个船体外面都结了冰。
1520年3月31日,他们到达圣胡利安港(今阿根廷境内),船员已是疲惫不堪。这时已入冬季,由于纬度关系,白昼很短,且风雪交加,气候十分恶劣,麦哲伦决定在这人迹罕至之地抛锚过冬,等来年春天再继续前行。
离开温暖的西班牙足足有半年多了,船员们已经十分劳累。停泊期间,因找不到海峡通道使他们十分沮丧,又面对这荒无人烟的新大陆,天气寒冷,大家的情绪更为颓丧、低沉。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船队内部发生了叛乱,三个船长联合起来反对麦哲伦,用武装人员控制了这三条船,坚决不服从麦哲伦的指挥,并且责令麦哲伦去谈判。
麦哲伦胸有成竹,就派人送去一封同意谈判的信。当一个船长正在看信的时候,送信人拔出刀,刺进了他的喉头。与此同时,15人组成的武装小组立即接管了这三条船。一场叛乱很快就被平定下来。
圣胡利安港有大量的海鸟和鱼类,又有淡水,可以不愁饮食。船员们就在这里度过漫长的冬天。由于住得久了,逐渐发现附近还有居民——土人,麦哲伦称他们为“大脚人”。他们想把这些土人当作“标本”带回西班牙献给国王,就用欺骗的手段捕捉了两个“大脚人”,给他们戴上脚镣手铐,关在船舱里。
南半球的气候与北半球不同,到了8月,春暖花开,麦哲伦的船队开航了。但是,这时他们只剩下四条船了。航行了两个月,船队来到了一个广阔的海口。“这到底是河口还是海峡呢?”麦哲伦决定派两只船去探测。
第四天的傍晚,突然听到“轰!”“轰!”“轰!”的鸣炮声。麦哲伦急忙走出观看,原来,是去探测的两条船回来了。他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前面水路的水,不是淡水,而是咸水。这当然就是海峡了!鸣炮正是为了表示庆贺。
麦哲伦兴奋地下令船队向海峡前进。这条海峡很窄,而且曲曲弯弯,有时,又突然变宽,四面都是港汊。该怎么走呢?只能再派一条船去探测。船队里的坏家伙,逮捕了这条船的船长,然后连人带船逃回西班牙去了。
探测船杳无音讯,麦哲伦只能带着三条船在海峡里边探边航。整整航行了28天,直到11月28日,船队才到了海峡的出口。
“啊!多么浩瀚的大海洋啊!我们终于看到了您!”船员们在欢呼。
向来以沉着、坚定而著称的麦哲伦,这时正在用手绢抹着眼泪。正是他,为人们开辟了一条环绕地球的航线。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把这个海峡命名为“麦哲伦海峡”,它就在现在南美洲的智利南部,南纬52°的地方。
船队在大海洋里航行110天,一直没有遭到过狂风巨浪,太平无事,所以,他们把这个大海洋命名为“太平洋”,一直沿用至今。
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更艰苦的航行。他们的粮食很快吃完了,淡水也已经用光。人们身上的皮带、船舱里的老鼠和木屑,都被用来充饥。许多船员因长期吃不到新鲜蔬菜而患上了坏血病,其中有19人被夺走了生命。麦哲伦义无反顾地表示:“即使船上的牛皮都吃光了,我们还是要前进!”
1521年4月7日,麦哲伦率领的环球船队历经千辛万苦,穿过了浩瀚的太平洋,终于到达菲律宾群岛。他们首先到达的地方是菲律宾群岛的宿务岛。当时水手们异常激动,一上岸便迫不及待地将一个十字架插在地上,宣称该岛属于西班牙国王。随后他们设法强迫当地土著人头领皈依了基督教,接着又试图强迫宿务岛周围几个岛屿上的土著人屈服,但遭到拒绝。麦哲伦遂决定派兵攻打反抗非常强烈的马克坦岛,以显示征服者的“威风”。
可是,当地土著居民顽强抵抗,他们用标枪和弓箭进行反击。混战中,麦哲伦中箭身亡,终年41岁。他去世后,环球航行的最后历程由其同伴继续完成。
1522年9月6日,当麦哲伦的环球船队中仅剩的一条“维多利亚”号返回西班牙塞维尔港时,整个欧洲为之轰动,这是人类首次完成环球航行。但是作为这一壮举的策划者和领导者,麦哲伦却没有看到这一天。航海探险成就了他的英名,殖民征服注定了他的可悲结局,但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以确凿的事实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在航海史上,乃至科学史上,都是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
地球3万6千年 是什么世纪?当时的气候是怎么样的
到了冬季,人们都会感到冷。但是,人究竟有多大抗寒能力呢?却是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 大家都知道,人是热血动物;需要一定的体温来维持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行。据研究,人体内部温度(可用直肠温度代表)为37℃,皮肤温度在正常情况下为33℃,这4℃的温度差使得体内新陈代谢过程所产生的热量得以向皮肤传送,然后再经过皮肤的辐射、蒸发和空气的对流将热量传送给外界环境。因此,环境温度要略低于33℃,人体才会感到舒适。如果环境温度过低,皮肤散失热量大快,就会引起体温下降过多,这时人就会感到寒冷。如果寒冷过度,以致直肠温度下降到32℃或31℃,人就会丧失知觉;如再下降到26℃,就会死亡。 人究竟能忍受多大的寒冷呢?这就看他能使体温保持在32℃以上的能力。对于这个能力是不易测定的。因为一般人都穿衣服,这就提高了抗寒的能力。但是在现存少数原始人群中亦能看到一些有关情况。1832年达尔文乘皮格耳号作科学考察时,到达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那里的土人是周年赤裸的。他发现这些人在夜温3℃,日温7℃,有飘雨的天气里仍能生存。他看到一个赤裸的女人抱着刚生不久的赤体婴儿,风雨中的雷花在两人的皮肤上融化,他们在湿地上蜷曲着睡觉,这也许是耐寒的“冠军”了。 人体表皮热量散失的速度不仅同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有关,而且还同风速有关。对于一个健康的年轻人来说,每小时每平方米失去1256.04焦耳热量就感到寒冷了。这大致相当无风时0℃的温度或风速达10米每秒时的25℃。如果每小时每平方米表皮丧失热量达5861.52焦耳,则暴露的皮肤很快就会受害。在温度为-10℃,而风速达10米每秒或无风而温度低到—40℃时就会出现皮肤冻结。 衣服是人类免除寒冷伤害的重要用品。国际上对衣服的隔热能力用一个指数克洛来衡量。当空气是静止的而且其温度为21℃,每小时通过衣服每平方米面积的热量是209.34焦耳而能保持人体的正常皮肤温度时,衣服隔热能力为1克洛。很显然,外界空气越冷,就要求隔热能力越高,所造成的衣服里外的温差也越大。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这时在华南只要3克洛的隔热程度,大约一件毛衣也就差不多了;但在黑龙江省却需要大于7克洛的隔热程度,即在毛衣外面,还需皮大衣、皮帽等才能御寒。 除衣服外,房屋也是重要的御寒手段。在严寒的冬季,房子内借助取暖设施,可以形成十分温暖舒适的小气候。 因此,到了现代,人类的机体可以在层层保护下度过寒冷的冬季。尽管如此,身体仍然是御寒的基础。只有身体强健的人,才能经受冬季冷暖变化的影响,舒适愉快地生活。故锻炼身体,适度地经受寒冷气候的刺激,对提高身体的耐寒能力是有好处的。
参考资料:
非洲的地理气候条件与交通状况如何?感谢
://baike.baidu/image/b5ce9254c067db0c3a2935b9
36万年前是属于人已告别猿类进入了早期智人阶段的时候。
现代人的祖先智人从非洲进入欧洲,与欧洲土人尼安德特人斗智不斗勇,最终令其消亡的时候。
36万年前属于中更新世,中更新世定在距今100万至10万年,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中、后阶段。
更新世是冰川作用活跃的时期,开始于1806000年(±5000年)前,结束于11550年前,是构成地球历史的第四纪冰川的两个世中较长的第一个世。在此期间发生了一系列冰川期和间冰川期气候回旋。但资料查不到36万年前是冰川期还是间冰川期。
此时绝对不是寒武纪,寒武纪是5.7亿年前开始至5.1亿年前结束的,约6千万年长,36万是他的零头的零头,可以忽略不算了。
你要知道的是3万6千年前,属于第四纪中更新世的最后阶段,之后(1万年前)是全新世开始。
晚更新世大部分时期,冰川成为了这一时期的主宰。
欧亚大陆的冰川时期,许多巨型动物在此期间灭绝,并且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全新世。现代人类物种淘汰了其他人类物种,此时人的大脑与当今已没什么区别,若拿一当时的婴孩到现代来抚养,长大一样可以当科学家做教授。
袋鼠生活在哪?什么气候?特点?
非洲气候特征主要有三:
第一,干燥。非洲的干燥气候区约占全洲面积1/3。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广大的沙漠,总面积达900×104km2以上。另外还有一些与它不相连接的、面积较小的沙漠分布在东非和南非地区。这些地区的年雨量大多在100mm以下,而且有些地区连续几年不下雨。空气的湿度低,云量小,晴空万里、骄阳似火的天气几乎是普遍的经常的现象。
形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地理位置。非洲大陆位于赤道两侧的低纬度地区,南、北回归线横穿大陆的南部和北部,这是非洲大陆区别于其他大洲的独特条件,因而它受副热带下沉气流影响的地区范围极广;北非的撒哈拉沙漠与南非的卡拉哈里沙漠分别横跨在两回归线上的事实是这种因果关系的明证。
同时,非洲大陆东北部紧接亚洲大陆干燥区,通过那一地区吹来的东北风都是干燥的,它们只能加强而不能减轻非洲北部的干燥程度。所以非洲东北部,即使是滨临红海与东地中海的地段也是沙漠区。这就使得撒哈拉沙漠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东西绵延万里,几乎三面都达海边的沙漠。
与撒哈拉沙漠相对应的是卡拉哈里沙漠。由于非洲南部的纬向幅度狭于非洲北部,卡拉哈里沙漠的面积因而小于撒哈拉沙漠。但前者偏在大陆西部,沙漠东缘距大陆东岸约1000km,和后者直达红海边的情况迥然不同,这显然是因为非洲南部的东南方没有和干燥大陆连接的缘故,如果冈瓦纳古陆不分裂,卡拉哈里沙漠的范围一定会比现在广得多。
第二,暖热。非洲的绝大部分地区的气候都是冬季温暖,夏季炎热。只有大陆北部边缘与南端小面积地区可见霜雪,高山顶部有永久积雪;但这些地区的范围极小,总计也不足全洲面积的5%。根本原因,仍然是地理位置。非洲大陆处于37°N与35°S之间,太阳的高度大,地面接受的辐射量多。同时干燥地区广,空气的透射系数高,有助于地面的吸热增温。另外,相当大的地区处于背风位置,焚风效应加强了高温的程度。因此,平均气温和极端气温的数值都超过其他各洲。撒哈拉沙漠西部与红海及亚丁湾沿岸等处的低平地区最热月的平均气温都在30℃以上。极端气温在撒哈拉沙漠的大片低地上多超过50℃。
第三,气候带南北对应。如以赤道为中轴,非洲的气候带大体上向南、北两方,由赤道气候带分别依次递变为热带气候带和亚热带气候带。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地理位置和范围,因为赤道横过非洲大陆中部,而南、北两端所处的纬度位置都未进入温带范围。同时,非洲大陆的地形是一片起伏和缓的中、低高原,各地区海拔差异不大,较高的高原和山地的范围很小,所以气候的水平地带性能够相当明显地表现出来。
交通:天险路恶且遥远 漫漫长路,非洲路。非洲的道路胜在艰苦漫长,一则路遥远,二则天险恶。不论贯穿沙漠、森林、峡谷、草原、沼泽的公路皆艰难险阻,很多没有铺上沥青,铺上的是殖民地时代的产物,至今七零八落。 美洲有一条泛美公路,原可以从加拿大驾车通往巴西,非洲没有惶趸啡迫?舐降幕坊毓?番或贯穿东西与南北的跨国纵横公路。就算是一国境内也缺乏健全的交通网,连起码的基本道路设施也欠奉?BR>比较似样的道路系统,首推北非的地中海沿岸,其次是西非几内亚湾的国际网络。南非和东非的交通以铁路作主要运输,论规模南非的铁路和公路是首屈一指的,达到世界水平。 热带森林险象横生 就全非而言,赤道热带雨林区所在的中非情况最差,扎依尔的陆路交通恶迹昭彰,遇上雨季,汽车在原始森林阻塞往往达一两个月,泥泞满途,河道泛滥,流水湍急,险象横生等不足以形容其实情。 行走城市的猪笼车 非洲城市一般有公共交通服务,公营大巴与私营小巴各张旗鼓,不论何者均超额载客,当地华侨谑之为「猪笼车」。一如其它车辆,「猪笼车」的零件维修大成问题,机器失灵轮胎光头不止,司机大佬更「勇」字当头,不管弯角直路,高挡加油,抛弯切线,车翻人亡的交通意外无日无之。 乘搭火车体会民生 如果选择火车,除了几个先进国家有较佳的服务,一般都是硬座,而且动辄没有位坐,车厢破旧,挤拥不堪,闷热喧哗,误点失时当可预料。就算是广为人知的坦赞铁路,其管理与服务也成问题。坐火车相对比较安全,而且是了解民生和观赏人生的好机会。 沙漠行舟大行其道 机动的车辆以外,骆驼、骑马、驴仔和步行,在非洲依然大行其道。骆驼步行于沙漠与半沙漠带,保证令人念念不忘。 土人日行数十里 非洲黑人在田径上有辉煌成就,除了体型骨格高挺之外,与其日行千步不无关系。事实上,在偏僻落后的地区,土人一天往返四十公里是等闲的事。 往来自由的独木舟 在非洲赤道一带,河道狭,湍急淤浅,纵横交错,机动轮不适宜航行,轻巧灵活的独木舟反而来往自由。行走非洲,建议乘搭独木舟或阿拉伯风帆,最好两者试试,作一比较,看看谁的趣味较大。
土家族、苗族简介?
一、袋鼠所在地
袋鼠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其中,有些种类为澳大利亚独有。不同种类的袋鼠在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比如,波多罗伊德袋鼠会给自己做巢而树袋鼠则生活在树丛中。大种袋鼠喜欢以树、洞穴和岩石裂缝作为遮蔽物。
二、气候
不同种类的袋鼠在澳大利亚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从凉性气候的雨林和沙漠平原到热带地区袋鼠是食草动物,吃多种植物,有的还吃真菌类。 它们大多在夜间活动,但也有些在清晨或傍晚活动。
三、特点
袋鼠是袋类动物的典型代表。袋类动物是发育不完全的动物,属早产胎儿,所以需要在育儿袋中发育,母袋鼠有四个乳头,两个高脂肪,两个低脂肪,母袋鼠一般每胎产3至4个仔,袋鼠出生后即要入袋。
袋鼠长着长脚的后腿强健而有力。袋鼠以跳代跑,最高可跳到4米,最远可跳至13米,可以说是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大多数袋鼠在地面生活,从它们强健的后腿跳跃的方式很容易便能将其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
袋鼠在跳跃过程中用尾巴进行平衡,当它们缓慢走动时,尾巴则可作为第五条腿。袋鼠的尾巴又粗又长,长满肌肉。它既能在袋鼠休息时支撑袋鼠的身体,又能在袋鼠跳跃起帮助袋鼠跳得更快更远。
扩展资料
袋鼠是澳洲的象征物,出现在澳洲国徽中,以及一些澳洲货币图案上。许多澳洲的组织团体,如澳洲航空,也将袋鼠作为其标志。澳大利亚军队的车辆,舰船在海外执行任务时很多时候都会涂上袋鼠标志。
澳大利亚之所以让袋鼠作为国徽上动物之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永远只会往前跳,永远不会后退。希望人们也有像袋鼠一样,永不退缩的精神。
北支土家族(湖南省湘西州的永顺、龙山、保靖、吉首、古丈,张家界市以及湖 土家族舞蹈
北省恩施州、湖北省宜昌市的五峰、长阳,渝东南,黔东北)自称“毕兹卡、密兹卡或毕基卡等等”,土家语消失的地区随汉族称呼自己为“土人”“人家(nin ga)”等。南支土家族(泸溪一带)自称未明,南支土家语与北部土家语差别极大,完全不能通话,不是什么土汉混合语,现只有泸溪的九百余人使用。苗族称凤凰及麻阳一带的土家族为“ka ga”,当地另有一支自称禀卡的人也被归为土家族,但两者之间的文化等各方面有着诸多差异与矛盾的地方,且禀卡人已经被基本汉化,因此禀卡究竟是被汉化的毕兹卡还是另一个民族有待争议。 有自己的语言,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土家语支,有人认为其也可归入缅彝语群,是藏缅语族内一种十分古老独特的语言。绝大多数人通汉语,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 苗族的先祖可追 美丽淳朴的苗家姑娘
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稻作。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贵州)、至滇(云南)。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原先苗族有自己民族文字,《苗族古歌》记载了苗族先民因逃避战争和朝廷的追杀与民族文化迁徙秘密等暴露予敌人,不得不将文字焚烧,抹去,当仅有的那些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去世后,文字也随之丢失,留下的只有现在的那写在衣服上的文字。 后20世纪50年代后期苗族又开始创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过“花山节”、“四月八”、“龙舟节”等。 苗族民歌可分为飞歌、游方歌、风俗歌、叙事歌、祭祀歌五种。飞歌在田间地头演唱,也称“顺络 苗族少女
歌”、“吼歌”、“喊歌”、“山歌”,是流行于黔东南的一种特别的民歌演唱形式。游方歌是苗族民歌的专称,因地域不同称谓有别,包括“野外情歌”、“坐花坡”、“坐姑娘”、“玩表”、“花”、“走月亮”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