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局公共服务中心电力气象_气象局公共服务中心
1.国土部办公厅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关于成立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及联络组的通知
2.气象资料数据信息的生产与服务机构
3.中国气象局是部级单位吗
问题一:气象局有什么职位 气象局很多职位属于公务员招考,具体职位有:
1、业务科技处业务管理科员
2、办公室综合管理科员
3、业务处测报管理科员
4、业务处预报管理科员
5、办公室应急管理科员
6、办公室综合管理科员
等等。
问题二:气象局有哪些部门? 自治区气象局包括:区局机关和二级单位局机关有:区局办公室、人事处、网监处、减灾处、计财处、监审处、人影办、法规处、党办、老干办。
二级单位有:气象台、信息中心、气候中心、科研所、装备中心、科技服务中心、生态与农业中心、防雷中心、国有资产、机关服务中心、培训中心。
各二级单位还有许多科室。
这样的回答是否满意?
问题三:气象局中,有哪些职务 各地都不怎么样,但差不多都是这几种
办公室
1、组织协调全局工作和会议安排、接待工作,兼管局后勤工作。
2、组织目标管理、制度考核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其他全局性工作。
3、负责文秘、机要、保密工作,组织调查研究,草拟综合性文件、报告、总结、事业发展规划、、规
章制度并负责监督、检查、催办。负责气象宣传工作,报送政务信息,编写大事记、组织沿革及年鉴。
4、负责“富阳农网”网站的信息集、发布及运行维护。
5、负责综合档案工作并对全局各科室档案工作进行管理和技术指导。
6、组织管理办公自动化工作。
7、负责干部职工的期审批和考勤考核工作。
气象台
1、负责气象测报、预报、农气、网络、科技等工作;组织灾情调查及决策、公益服务效益收集工作。
2、监测天气和气候变化;为 *** 领导及有关部门提供防灾减灾气象决策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气象服务;制作发布短、
中、长期天气预报;负责气象预报技术研究、服务产品开发和系统软件开发。
3、承担气象节目及广告制作任务。
4、负责气象台的系统维护管理、设备的管理维护;负责通信网络的运行保障及机房管理。
5、组织气候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
6、编写气候评价。
7、负责农业气象服务。
8、负责地面测报及报表制作、预审。
9、负责提供实时气象资料服务。
10、负责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
11、负责全市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的监视、维护、数据预审等工作。
信息中心
1、负责财务管理。组织企事业单位年检工作。
2、负责管理劳动工资、医疗保健、保险等社会保障工作。
3、负责建立健全和落实双重财务体制工作。
4、负责基本建设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5、负责会计核算、票据管理工作。
6、负责各类媒体的气象信息传播的市场开拓工作。
7、负责科技服务及广告工作。
8、负责各类专业专项气象用户的联络工作。
9、对气象信息传播实施监控,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10、负责专业专项气象服务的效益收集工作。
11、开发应用气象服务传播的新技术和新领域。
12、生产、哗售气球、施放气球。
防雷所
1、负责全市防雷安全管理工作。
2、建立防雷安全档案,雷击事故调查、鉴定、证明。
3、办理建设项目防雷设施图纸的审核,参与建筑物、防雷工程监理和竣工验收。
4、依据规定定期检测各类防雷装置。
5、指导、监督、检查和管理进入我市的防雷产品。
6、承接防雷工程图纸设计、安装施工与验收,参与环境检测,气球施放等工作。
办公室
文秘、行政后勤管理等
人事政工科
人事、政工、精神文明建设等
业务管理科
气象业务管理
产业科
气象产业管理
气象台
制作、发布天气预报, *** 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
气象观测站
本市地面气象资料观测、发报
气象服务中心
各行业的有偿专业气象服务
气象中心
制作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经营电视天气预报广告
防雷检测中心
防雷、避雷装置的检测、设计、安装和技术咨询
气球广告服务部
经营广告气球、彩拱门等...>>
问题四:气象局属于什么类型的单位
问题五:气象局的工作具体有哪些,都干些什么的,求好心人解答!!! 气象部门的业务其实很多,而且不同级别业务也是不同的。国家、省、市等多以管理为主,县局具体业务较多,业务最杂。以一个市级气象局为例,科室包括业务科(管理县局具体业务工作)、人事科(人事、工资)、法规科(法律法规贯彻、执法检查)、人影办公室(人工增雨雪)、财务中心(财务工作)、办公室、气象台(气象测报、预报)、专业气象台或科技服务中心(专业服务)、防雷减灾科(雷电防护管理)、后勤、档案管理等。
问题六:气象局,有哪些工作适合女生 所有的工作都适合女性,只是不知道适不适合你。
问题七:气象局是个什么单位 事业单位 垂直管理,既有公务员编制也有事业编制,气象局有几个科室,像业务科,管天气预报,雨量、气温、日照时间强度等的统计。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人影办),管人工降雨,高炮降雨作业等。防雷部科室,管建筑物的验收和检测、防雷装置的设计与施工审核、雷击风险评估等等。
问题八:气象局是什么性质的单位 中国气象局是院直属事业单位。它的前身是中央气象局,成立于1949年12月。1994年由院直属机构改为院直属事业单位后,经院授权,承担全国气象工作的 *** 行政管理职能,负责全国气象工作的组织管理。全国气象部门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气象部门与地方人民 *** 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我国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气象”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宗旨。200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弗开始施行,之后颁布实施了《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施放气球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问题九:大学中都有哪些专业可以进入气象局工作? 具体参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nuist.edu/pages/jgsz.asp(中国气象局大部分人才都是这里出的)
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大气物理、防雷(对应气象局的防雷科)、水文气象、海洋科学(对应气象局的海洋台)。
其他还有南大的气象学等。
国土部办公厅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关于成立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及联络组的通知
天气预报中国天气网好用最准确。中国天气网是中国气象局面向社会和公众、以公益性为基础的气象服务门户网站,由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办,北京天译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具体开发、运行及维护,在国际气象网站中排名前列。中国天气网秉承“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以传播气象信息、服务防灾减灾为核心职责,集成中国气象局下属各业务部门的最新业务服务产品和资讯。实时提供6万个国内外城市、乡镇、景区、机场、海岛、滑雪场和高尔夫球场的气象信息和服务,最长预报时效达40天,最小时间分辨率精细到5分钟,并在手机网站提供基于用户位置的预报服务;紧跟大数据时代洪流,匠心打造天气大数据应用产创平台,覆盖全国省、市、乡镇、旅游景点等10万余站点、国外主要城市8万余站,支持天气预报、实况、指数、空气质量等几十种要素,实现多种数据接口自由定制。
气象资料数据信息的生产与服务机构
国土资厅发〔2011〕30 号
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国土厅 (局)、气象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为了进一步深化国土、气象两部门合作,贯彻 《关于深化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合作的框架协议》要求,推进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能力建设,国土部、中国气象局决定成立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协调领导小组 (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联络组。
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 领导和组织协调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和科技攻关工作; 研究重大合作事项; 检查、总结并部署年度合作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原则上每年召开 1 次工作会议。
领导小组联络组的主要任务是: 组织落实和完成协调领导小组商定的合作意向和任务; 协调领导小组日常具体工作。
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汪 民 国土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矫梅燕 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成员: 关凤峻 国土部地质环境司司长
柳 源 国土部地质环境司巡视员
侯金武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院长
田廷山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副院长
陈振林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
毕宝贵 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司长
端义宏 国家气象中心主任
孙 健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任
领导小组联络组组成人员如下:
薛佩瑄 国土部地质环境司地质灾害防治处处长
胡 杰 国土部地质环境司地质灾害防治处调研员
李铁峰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室主任
唐 灿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室副主任
卓弘春 国土部地质环境司地质灾害防治处干部
蒙嘉川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专业服务处副处长
黄 卓 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天气处处长
王建林 国家气象中心业务处处长
李海胜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业务处处长
赵琳娜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专业气象室主任
领导小组成员由于职务和岗位变动,不能继续履行其职责时,成员随之变动。
国土部办公厅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
二〇一一年五月五日
中国气象局是部级单位吗
(一)气象资料生产与分类
气象数据资料信息主要由国家和地方各级气象信息中心收集管理。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利用气象仪器、气象雷达、气象火箭、气象卫星及其他遥感、遥测设备对大气进行综合观测,并用计算机对所获资料进行整理。在各个地方还有大量气象人员收集气象信息。
气象数据是指我国按照气象业务要求布设的各类气象台站(含气象卫星)观测、积累的及利用各种途径收集、存档的各种载体形式的气象资料及其整编、分析成果。
按照国家和中国气象局保密规定,气象数据的共享和提供利用划分保密的等级包括绝密、机密、保密、内部、公开五级。根据气象数据内容属性或特征,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区分和归类,气象数据具体分成了15类:高空气象资料、地面气象资料、气象辐射资料、海洋气象资料、农业气象资料、冰雪圈资料、大气化学与大气物理资料、水文气象资料、日地物理资料、分析资料、气象灾害资料、历史及替代资料、土壤与植被资料、雷达资料以及卫星资料。
(二)气象资料的服务机构
由于服务机构的不同,气象资料数据信息的服务内容不一样。当前,气象资料数据信息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中国气象局公共服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以及中国气象局图书馆。中国气象局公共服务中心主要是在线提供天气信息、灾害预警、气象科学知识、气象政策信息、气象产品信息等资料的浏览、下载,国家气象中心主要是在线或离线提供各类气象科学数据资料。中国气象局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主要有:专题服务包括科技查新、定题服务、图书馆文献资料通讯、中国暴雨动态、城市环境动态,特色馆藏包括WMO出版物、AMS连续出版物;顾客天地包括咨询台、图书荐购、常用科学数据、世界主要城市气象数据;网络导航包括网上数据库连接、专业图书馆连接、气象类教育机构连接;书刊检索包括馆藏书刊检索、维普中文期刊、MGA文摘数据库、全国期刊联合目录、中文气象科技文献和气象期刊文摘;数字包括书生电子图书、AMS会议全文数据库、AMS期刊全文数据库等。
1.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是中国气象局直属事业单位,承担着国家级气象基础信息、计算机、骨干网络和通信的运行、管理、维护、建设及服务任务,同时它还承担着WMO亚洲区域气象通信中心、北京高性能计算机应用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档案馆和世界数据中心气象学科中国中心[WDC-D(M)] 的任务,与北京高性能计算机应用中心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象资料室(以下简称“气象资料室”)与中国气象局气象档案馆、世界数据中心气象学科分中心(北京)[WDC(M)for Beijing]是“一个单位,三块牌子”,是全国气象数据中心,也是国家专业档案馆之一,隶属于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作为中国气象学科的国家级数据中心,负责中国气象局国家级高性能计算机系统、骨干计算机网络系统、CMA-Internet系统和气象通信网络系统的运行、管理、维护、建设和服务;负责承担全国和全球范围的气象数据及其产品的收集、处理、存储、检索和服务;研究与应用最新数据处理技术;加工和开发各类气象数据产品;承担国家级气象档案馆的任务职责,负责全国气象记录档案和工作档案的收集、归档、管理和服务;承担数据和档案业务对省级的技术指导。各省级气象资料室开展本辖区范围的气象资料社会化服务,及时向国家气象数据中心上报气象数据等具体业务。
2.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2008年5月成立的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国家级媒体气象服务和国家突发公共预警信息服务以及全国公共气象服务的业务技术指导等任务。下设三个管理机构和产品服务室、网络服务室、科普宣传室三个业务机构,承担国家级公共气象信息收集、产品加工、制作和服务;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服务;全国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建设;中国天气网、中国兴农网等公共气象服务门户网站的建设与运行管理;科普宣传以及公共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公众满意度调查等业务。为各级、公众、行业和专门顾客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不断提高气象服务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3.中国气象图书馆
中国气象局图书馆现已发展成为全国气象专业文献收藏中心和气象专业文献检索中心。中国气象局图书馆的职能与任务是全面收藏国内外(尤其是国外)气象专业的各种出版物(期刊、图书、技术报告、会议文集、WMO出版物、电子出版物);利用各种手段(传统借阅、刊物编辑、计算机检索、网络服务)向全国气象部门及国家有关部门(海洋、农业、环境、民航和大学等)的科研、业务单位提供专业文献信息服务。图书馆现有藏书20余万册,其中中文图书10万余册,期刊1000余种;其中外文期刊700余种,中文期刊300余种,馆藏书刊70%为外文书刊,语种包括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等,馆藏书刊覆盖了80%的专业出版物。读者凭个人有效证件办理借书证,即可入馆借阅。
近年来图书馆引进了荷兰Kluwer Online外文期刊数据库、ScienceDirect外文期刊数据库、书生中文电子图书、清华同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文摘等网络数据库,开发了中文气象科技文献库、外文气象期刊文摘库、美国气象学会会议文集数据库等多种文献数据库,图书馆馆藏书目信息也通过网络为顾客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与文献提供服务。
一、部门简介
中国气象局是院直属事业单位。它的前身是中央气象局,成立于1949年12月。1994年由院直属机构改为院直属事业单位后,经院授权,承担全国气象工作的行政管理职能,负责全国气象工作的组织管理。全国气象部门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气象部门与地方人民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我国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气象”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宗旨。200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开始施行,之后颁布实施了《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施放气球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天基、空基和地基相结合、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现代化大气综合观测系统;基本组成了由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人工影响天气、干旱监测与预报、雷电防御、农业气象与生态、气候开发利用等构成的气象服务体系,气象服务领域涉及工业、农业、渔业、商业、能源、交通、运输、建筑、林业、水利、国土、海洋、盐业、环保、旅游、航空、邮电、保险、消防等多个行业和部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大气成分分析与预警预报、空间天气预警、沙尘暴天气监测与预报、防雷装置检测和工程专业设计、健康和医疗气象、突发公共紧急响应等气象保障业务和服务也迅速发展。目前,气象服务已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各个领域,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投入与产出比达到了1∶40。 我国形成了气象科学技术基础性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体系。中国气象局拥有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等9个国家级科研院所。2004年科技部批准中国气象局成立了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是我国首批开展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的部门之一,并通过了国家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的验收,初步形成了新型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中国气象局是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国内牵头单位,开展了一系列气候变化科学、影响与对策的研究。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围绕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和外交战略,积极开展与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的多边和双边气象科技合作,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双边气象科技合作与交流,与21个国家签署了气象科技合作协议,向7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设备和技术援助。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多位气象局长及高级官员来华考察。中国是世界气象组织(WMO)的成员国。13年以来,中国气象局局长一直为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成员。1983年中国气象局局长邹竞蒙当选为WMO第二副,1987年当选为,1991年连任; 2001年我国官员在WMO秘书处任助理秘书长,2004年任WMO副秘书长。我国国家气象中心是WMO区域专业气象中心之一,承担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气象预报服务,我国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是WMO全球气象电信系统区域通信枢纽之一,参加全球气象探测资料的交换。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积极参加全球变暖及气候变化的国际活动,中国科学家长期担任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的联合,为推动气候变化研究和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科学家还积极参与WMO和台风委员会各领域的活动及有关国际研究。二、机构设置与主要职责
中国气象局内设机构:办公室、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预报与网络司、综合观测司、科技与气候变化司、财务司、人事司、政策法规司、国际合作司、直属机关党委、监察室、审计室、离退休干部办公室。 中国气象局的主要职责是: (一)拟定气象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制定、发布气象工作的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和规范并监督实施;承担气象行政执法和行政复议工作。 (二)组织拟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参与气象防灾减灾决策,组织指导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组织编制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组织气象灾害防御应急管理工作;组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建设,负责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承担国家重大突发公共预警信息发布工作;负责重大活动、突发公共气象保障工作;组织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跨地区、跨部门的气象联防和重大气象保障;组织气象灾害风险普查、风险区划和风险评估工作;组织对国家重点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城乡建设的气象服务;管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三)对院其他部门设有的气象工作机构实施行业管理,统一规划全国陆地、江河湖泊及海上气象观测、气象台站网、气象基础设施和大型气象技术装备的发展和布局,审订气象信息集、传输、加工的质量评价方法并监督实施;组织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和质量监督、气象计量监督,审核全国大中型气象项目的立项和方案。 (四)管理全国陆地、江河湖泊及海上气象情报预报警报、短期气候预测、空间天气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和气候影响评价的发布;组织论证并审查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五)组织气候变化科学相关工作;组织气候的综合调查、区划,指导气候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组织并审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城乡建设规划的气象条件论证。 (六)组织指导气象部门的科技体制改革、组织气象领域重大科研攻关和成果的推广应用,协调气象科技开发、技术合作和技术推广;组织宣传、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气象防灾减灾和气候意识。 (七)管理气象外事工作,代表我国参与世界气象组织及其他国际气象机构的活动,开展与外国(地区)气象机构间的合作与交流。 (八)统一领导全国气象部门的工作;以中国气象局为主管理省级气象部门的财务、机构编制、人事劳动、队伍建设、教育培训和业务建设;指导地方气象事业的发展。 (九)协助地方人民指导地方气象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十)承办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中国气象局主要直属事业单位: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行政管理局、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中国气象局机关服务中心、中国气象报社、气象出版社、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 全国气象部门(不含港、澳、台地区)设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14个副省级市气象局(含4个单列市气象局,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气象局),318个地(市)气象局和2300个县(市)气象局(站)。 全国气象部门现有正式职工52988人,有两院院士6人,博士生导师26人,拥有高级技术职称的4415人。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