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天气预报中的红黄蓝预警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哪个颜色的级别最高?

2.山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22修正)

3.气象灾害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危害,请用地理知识

4.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5.气象灾害的种类和级别由谁规定

6.气象灾害包括哪些

气象在安全生产中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有哪些_气象在安全生产中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

气象灾害确实是最频繁而且危害最严重的灾害。

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它是自然灾害中的原生灾害之一。一般包括天气、气候灾害和气象次生、衍生灾害。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最为频繁而又严重的灾害。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十分频繁、灾害种类甚多,造成损失十分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

中国沿海城市区域出现的台风、南方地区的干旱、高温、山洪、雷暴、中国北方的沙尘暴等。北美地区常见的飓风、龙卷风、冰雹、暴雨(雪)。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十分频繁、灾害种类甚多,造成损失十分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

影响中国的主要气象灾害

1、干旱是在足够长的时期内,降水量严重不足,致使土壤因蒸发而水分亏损,河川流量减少,破坏了正常的作物生长和人类活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

2、暴雨是短时内或连续的一次强降水过程,在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排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给农业带来灾害。

3、热带气旋是在热带海洋大气中形成的中心温度高、气压低的强烈涡旋的统称。造成狂风、暴雨、巨浪和风暴潮等恶劣天气,是破坏力很强的天气现象。

在天气预报中的红黄蓝预警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哪个颜色的级别最高?

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它是自然灾害中的原生灾害之一。一般包括天气、气候灾害和气象次生、衍生灾害。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最为频繁而又严重的灾害。人类从诞生起就生活在自然界的各种气候之中,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雷、电等天气现象伴随着人类。各种天气变化无常,老天“高兴”时,会给人们送来舒适的生存环境;老天“发怒”时,则会给人们带来痛苦和巨大的灾难。因此,了解气象灾害及其危害性,正确认识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做到预测预防气象灾害,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对于青少年来说,从小养成减灾防灾意识尤为重要。

山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22修正)

天气预报中颜色的级别最高的红色

根据各类气象灾害的发生情况及发展趋势,经相关部门综合预评估分析,确定预警级别。预警级别分为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按照气象灾害及其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的程度、范围和发展趋势,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级别由重到轻分为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四个等级。

气象灾害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危害,请用地理知识

第一条 为了防御气象灾害,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气象灾害,包括天气、气候灾害和气象次生、衍生灾害。

天气、气候灾害,是指因台风(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暴雨(雪)、雷暴、冰雹、大风、沙尘、龙卷风、大(浓)雾、高温、低温、连阴雨、冻雨、霜冻、结(积)冰、寒潮、干旱、干热风、热浪、洪涝、积涝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

气象次生、衍生灾害,是指因气象因素引起的山体滑坡、泥石流、风暴潮、森林火灾等灾害。第三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及管辖海域内从事气象灾害防御活动的,应当遵守本条例;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第四条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统筹规划、分级负责的原则。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领导,组织开展气象灾害防御法律法规和科技知识的宣传、普及,支持气象灾害防御的科学研究,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所需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第六条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按照职责分工做好雷电灾害防御工作。

应急管理、农业农村、水利、生态环境、自然、住房城乡建设、民政、交通运输、通信、文化和旅游、海洋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气象灾害现状、发展趋势预测和评估;

(二)气象灾害防御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三)气象灾害易发时段和重点防御区域;

(四)气象灾害防御的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五)气象灾害防御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按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组织编制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及应急预案,并根据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气象灾害预报、警报及建议,决定公布与启动实施;各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并及时报告上一级人民。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有关部门应当向社会宣传普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组织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并开展气象灾害防御措施检查,提高社会公众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的应对能力。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气象安全保障纳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健全防御措施,及时消除气象灾害风险隐患。

鼓励志愿者依法参与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应急救援等工作。第十条 编制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以及农业、林业、渔业、交通、水利、旅游、自然开发等规划,应当符合气象灾害防御的要求,并可以在编制过程中进行气象灾害风险性评估。

进行大、中型工程建设的,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气象灾害风险性评估。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调查、评估和应急服务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本地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需要建设移动气象台,并在城镇显著位置设立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播发设施。机场、港口、车站、高速公路、水利工程、旅游景点、交通枢纽和重点工程所在地可以根据需要建设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播发设施。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损毁或者擅自移动前款规定的气象灾害防御设施。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建立气象灾害联合监测机制,组织开展跨地区、跨部门的联合监测,具体工作由气象主管机构实施。

联合监测成员应当包括下列单位:

(一)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

(二)其他有关部门所属的气象台站;

(三)水文、水情、森林防火观(监)测站点;

(四)其他有关单位。第十三条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建立气象灾害信息共享平台。

气象灾害联合监测成员单位应当及时向气象灾害信息共享平台提供气象和水情、旱情、灾情等信息,实现气象灾害信息共享;涉及国家秘密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

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最为频繁而又严重的灾害。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十分频繁、灾害种类甚多,造成损失十分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每年由于干旱、洪涝、台风、暴雨、冰雹等灾害危及到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国民经济也受到了极大的损失,而且,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亦呈上升发展趋势,直接影响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气象灾害,一般包括天气、气候灾害和气象次生、衍生灾害。 天气、气候灾害,是指因台风(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暴雨(雪)、雷暴、冰雹、大风、沙尘、龙卷、大(浓)雾、高温、低温、连阴雨、冻雨、霜冻、结(积)冰、寒潮、干旱、干热风、热浪、洪涝、积涝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 气象次生、衍生灾害,是指因气象因素引起的山体滑坡、泥石流、风暴潮、森林火灾、酸雨、空气污染等灾害。 气象灾害有20余种,主要有以下种类: (1)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

(2)雨涝:内涝、渍水;

(3)干旱:农业、林业、草原的旱灾,工业、城市、农村缺水;

(4)干热风:干旱风、焚风;造成森林火灾、农作物减产

(5)高温、热浪:酷暑高温、人体疾病、灼伤、作物逼熟;

(6)热带气旋:狂风、暴雨、巨浪、暴潮;毁坏农田、房屋、威胁生命安全。

(7)冷害:由于强降温和气温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树受害;

(8)冻害:霜冻,作物、牲畜冻害,水管、油管冻坏;

(9)冻雨:电线、树枝、路面结冰;

(10)结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冻,雨雪后路面结冰;

(11)雪害:暴风雪、积雪;

(12)雹害:毁坏庄稼、破坏房屋;

(13)风害:倒树、倒房、翻车、翻船;

(14)龙卷风:局部毁坏性灾害;

(15)雷电:电器等雷击、伤亡;

(16)连阴雨: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粮食霉变等.

(17)浓雾:人体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风切变:(飞机)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气象灾害的种类和级别由谁规定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气象灾害防御活动的,应当遵守本条例。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气象灾害,是指天气、气候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

天气、气候灾害,包括因干旱、暴雨(雪)、大风、沙尘暴、寒潮、冰雹、霜冻、低温冷害、冰冻灾害、连阴雨、雷电、高温热浪、干热风、大雾、龙卷风、霾等直接造成的灾害。

气象次生、衍生灾害,包括因气象因素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植物病虫害、森林草原火灾、有毒气体、环境污染等灾害。

气象灾害防御,是指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预防、应急、救助和监督管理等活动。第四条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规划、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防御的原则。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协调机制,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需要相应加大投入。第六条 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工作,依法组织管理气候可行性论证、评估等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气象次生、衍生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和减灾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发展和改革、国土、公安、民政、水利、农牧、林业、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教育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气象灾害监测站点应当接受气象主管机构对其气象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行业管理。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支持和鼓励气象灾害防御的科学技术研究,宣传普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推广先进的气象灾害防御技术,并纳入本地区的科技发展规划。第八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参与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增强防御气象灾害意识,提高避险、避灾减灾、自救互救等应救能力。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商业保险等多种形式防御气象灾害风险。

对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或者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章 防御规划与设施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根据灾害分布情况、易发区域、主要致灾因素和上一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定期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制定和完善防灾减灾措施,做好防范气象灾害的应急基础工程建设规划。

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等设施建设方案,报本级人民批准后实施。第十条 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气象灾害防御的原则和目标任务;

(二)气象灾害现状、影响评估和发展趋势;

(三)气象灾害易发区域、易发时段和重点防御区域;

(四)气象灾害的分类防御要求;

(五)气象灾害防御工程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六)气象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

(七)应当纳入防御规划的其他内容。第十一条 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编制区域、流域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以及工业、农牧业、林业、水利、交通、航空、旅游、通信、能源、环境保护和自然开发利用等专项规划,应当符合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相关要求。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预报、预警和应急处置基础设施建设。

在气象灾害易发区、林区、矿区、旅游区等重点区域和电力、通信、交通、能源、水利等重要设施以及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工程项目所在地,建立完善气象灾害监测站点和气象探测设施,并根据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需要,建设应急移动气象灾害监测设施。

在城镇、乡村的人员密集场所设置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播发设施。

机场、车站、高速公路、旅游景点等场所应当具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播发条件。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建立健全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作业机制,在大中型水库、城市供水和工农业用水紧缺地区的水源区域,森林火灾易发、频发区,干旱、冰雹灾害高发区域,建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和配套基础设施。

气象灾害包括哪些

1、Ⅰ级预警:特别重大(红色)  

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或者多省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极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的。或者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5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5级。  

2、Ⅱ级预警:重大(橘**)  

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特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的。或者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4级、森林(草原)火险等级达4级。  

3、Ⅲ级预警:较大(**)  

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或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3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3级。  

4、Ⅳ级预警:一般(蓝色)  

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较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或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2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2级。

扩展资料:

气象灾害,一般包括天气、气候灾害和气象次生、衍生灾害。天气、气候灾害,是指因台风、暴雨雪、雷暴、冰雹、大风、沙尘、龙卷风、大雾、高温、低温、连阴雨、冻雨、霜冻、结冰、寒潮、干旱、热浪、洪涝、积涝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

气象次生、衍生灾害,是指因气象因素引起的山体滑坡、泥石流、风暴潮、森林火灾、酸雨、空气污染等灾害。

问题一: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哪些? 我国气象灾害的种类

◆旱灾 是我国一种主要的气象灾害。在一些地区虽有一定的水分条件,甚至降水丰富,能够满足大量人口与经济的需要,但是若在一段较长的时段(几个月甚至几年)降水异常偏少,以致于不足以维持该地区人们的生活与生产需要,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人员死亡的,这就是旱灾。旱灾分布很广,不仅是多雨地区的严重自然灾害,甚至在半干旱地区也是严重的自然灾害。

旱灾是我国占第一位的气象灾害,影响面最广、最为严重。旱灾在我国分布虽广,但程度并不同。相对来说,我国华北地区、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四川盆地等旱灾最为频繁。

旱灾还可引起一些次生灾害,如引起农林灾害中的森林及草原火灾和病虫害;地质灾害中的土壤沙化。

◆雨涝 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我国古代典籍中通常将连续的大、暴雨记为“霖雨”、“*雨”。“霖雨如注”、“*雨不绝”即为连续的大暴雨。雨涝是气象灾害之一,它是长期降水或瞬时大量降水(如暴雨、大雨)而产生的大量积水造成山洪暴发、河流泛滥、内涝洪水,从而使庄稼歉收或绝收、交通及通讯受阻、海难、人畜疾病及伤亡,这种灾害叫做雨涝。

我国是世界上出现暴雨较多的国家之一,降雨量集中且强度较大。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往往在几天内降雨量就达到或超过常年平均降雨量。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大部分地区为典型的季风气候,因此雨涝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时间性。雨涝主要影响我国的东部和南部,尤其是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以东地区。我国西部少雨,仅四川是雨涝多发区。我国雨涝时间分布特点是南部早,北部晚。

雨涝的次生灾害有:农林灾害中病虫害;地质灾害中的崩塌、滑坡、泥石流;水文灾害中的洪水、内涝、巨浪、风暴潮。

◆热带气旋 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它是一种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空的气旋性涡旋。因发生的地域不同,名称也不同。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的叫“台风”;发生在大西洋、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东部的叫“飓风”;发生在印度洋、孟加拉湾的叫“热带风暴”;澳大利亚称热带气旋为“威力?威力”。根据中国气象局的规定,我国把“台风”改称为“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尽管在各地的名称不同,但造成的危害却是相同的。它不仅以巨大的风速人类的生命财产,而且它的巨浪、暴雨和风暴潮也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因此它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天气系统。

全球每年的热带风暴(包括台风和飓风等)大约有60多个,其中约76%发生在北半球。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年约有7个热带气旋在我国登陆,主要影响太行山――武夷山以东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及海域。

我国古代把台风称为“飓风”。它是我国沿海地区降水的主要来源,也是风灾、澌潮灾和水灾的主要来源。因此,热带气旋有利也有弊。利的一面是,一次热带气旋过程可以带来丰沛的降水,可以使局地的旱情得到缓解。害的一面是,热带气旋有许多次生灾害,如地质灾害中的崩塌、滑坡、泥石流;水文灾害中的洪水、内涝、巨浪、风暴潮。

◆寒潮与冷冻灾害

?  寒潮: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它是聚积在高纬度地区的强冷空气,迅速南下,入侵我国,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冷冻等灾害发生。这类天气过程称为寒潮或强冷空气。寒潮是从9月至来年5月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而灾害严重的季节是春、秋二季。

?  冷冻灾害:当气温异常降低时,往往造成人及动植物的伤亡和许多物体的变形、断裂等而引发一些事故,并导致人畜伤亡及经济损失,这种现象称为冷冻害。

冷冻害也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

问题二:常见的自然灾害和气象灾害有那些 自然灾害:滑坡 泥石流 地震

气象灾害:寒潮 沙尘暴 干旱 暴雨

一月:寒潮,冻害,大雪,暴风雪等. 四月:华北,西北春旱,华北暴雨,洪涝,冰雹. 七月:梅雨,长江流域的伏旱,洪涝,台风.

问题三:中国的气象灾害有哪些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十分频繁、灾害种类甚多,造成损失十分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主要气象灾害每一年都会给大家带来巨大的损失,提前做好预防也会减少一些损失,

气象灾害,一般包括天气、气候灾害和气象次生、衍生灾害。

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如下:

1. 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

2. 雨涝:内涝、渍水;

3. 干旱:农业、林业、草原的旱灾,工业、城市、农村缺水;气象灾害

4. 干热风:干旱风、焚风;

5. 台风: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

6. 气象次生、衍生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风暴潮、森林火灾、酸雨、空气污染等灾害。

问题四: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有哪些 气象灾害主要是寒潮,台风(飓风或强热带风暴),暴雨洪涝,干旱,沙尘暴等。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泥石流等。

问题五:气象灾害有何特点 气象灾害的特点是: ①种类多。 主要有暴雨洪涝、 干旱、 热带气旋、 霜冻低温等冷冻害、 风雹、 连阴雨和浓雾及沙尘暴等其他灾害共 7 大类 20 余种, 如果细分; 可达数十种甚至上百种。 ②范围广, 一年四季都可出现气象灾害; 无论在高山、 平原、 高原、 海岛,还是在江、河、 湖、海以及空中, 处处都有气象灾害。③频率高。我国从 1950-1988年的 38 年内每年都出现旱、 涝和台风等多种灾 害, 平均每年出现旱灾 7. 5 次,涝灾 5. 8 次, 登陆我国的热 带气旋 6. 9 个。 ④持续时间长。 同一种灾害常常连季、 连年 出现。 例如, 1951 一 1980 年华北地区出现春夏连旱或伏秋 连旱的年份有 14 年。 ⑤性突出。 某些灾害往往在同一时段内发生在许多地区如雷雨、 冰雹、 大风、 龙卷风等强对 流性天气在每年 3-5 月常有现象。 12年 4 月 1522 日, 从辽宁到广东共有 16 个省、 自治区的 350 多县、 市先 后出现冰雹, 部分地区出现 10 级以上大风以及龙卷风等灾 害天气。

问题六:气象灾害红色预警包含哪些项目? 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组成,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

本办法根据不同种类气象灾害的特征、预警能力等,确定不同种类气象灾害的预警信号级别。

问题七:我国气象灾害有哪五种 气象灾害是指不利(有害)天气或气候对经济(尤其农业生产)、社会(人类生命财产)等所造成灾害的总和,按照致灾气象因子,可分为6种类型。

一是水分因子:表现为水分过多而引起的洪水、涝(渍)害、湿害、凌汛、冻涝、草原白害;水分严重不足而引起的大气干旱、土壤干旱、作物生理干旱、草原黑灾。

二是温度因子:表现为气温过高而引起的作物“高温不实”、“高温逼熟”、雨后暴热、热浪中暑;温度过低而引起的冷害、冻害、霜冻、寒害。

三是光照因子:表现为光照过强而引起的灼伤和日烧病;光照严重缺乏而引起的阴害。

四是冰雪因子:表现为暴雪、冰凌、冻融、返浆。

五是其它因子:冰雹、大风、雷电、雾灾。

六是复合因子:沙尘暴、连阴雨、干热风、焚风、台风、暴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