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变暖在“发威”?一年比一年热?

2.全球变暖,气候越来越恶劣,人类什么时候灭亡

3.为什么近年来的夏天天气越来越热?

4.盘点历届的世界气象日主题?

5.在历史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有哪些变迁

几年世界气候_世界气候史

没有具体的时间周期定义,总的来说气候大会应该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

至今共召开过15次,最近的一次是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大会,今年即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举行的是坎昆国际气候大会.具体会议如下:

自1995年3月28日首次缔约方大会在柏林举行以来,缔约方每年都召开会议.第2至第6次缔约方大会分别在日内瓦、京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波恩和海牙举行.

19年12月11日,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它规定从2008到2012年期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其中欧盟将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但是2000年11份在海牙召开的第6次缔约方大会期间,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坚持要大幅度折扣它的减排指标,因而使会议陷入僵局,大会主办者不得不宣布休会,将会议延期到2001年7月在波恩继续举行.

2001年10月,第7次缔约方大会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

2002年10月,第八次缔约方大会在印度新德里举行.会议通过的《德里宣言》,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进行.

2003年12月,第9次缔约方大会在意大利米兰举行.这些国家和地区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60%.

2004年12月,第10次缔约方大会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目前,已有156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了该项协议.2005年11月,第11次缔约方大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举行.

2006年11月,第12次缔约方大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

2007年12月,第13次缔约方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会议着重讨论“后京都”问题,即《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在2012年到期后如何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启动了加强《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全面实施的谈判进程,致力于在2009年年底前完成《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2012年到期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安排的谈判并签署有关协议.

2008年12月,第14次缔约方大会在波兰波兹南市举行. 2008年7月8日,八国集团***在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上就温室气体长期减排目标达成一致.八国集团***在一份声明中说,八国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其他缔约国共同实现到2050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至少一半的长期目标,并在公约相关谈判中与这些国家讨论并通过这一目标.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会议在现代化的Bella中心举行,为期两周.

坎昆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定于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举行.

全球变暖在“发威”?一年比一年热?

世界上有13种气候类型。具体特征如下:

1、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炎热干燥,极少下雨。

2、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

4、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5、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6、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7、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多雨。

8、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9、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寒夏热,年温差较大,干旱少雨,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凉爽,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11、极地苔原气候:

冬长而严寒,夏短而低温,降水稀少且集中在最热的月份。

12、极地冰原气候:

全年酷寒,降水极少,大部分不足100毫米。

13、高原山地气候:

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海拔加而减,随海拔减而加。(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全年低温,年气温差较小,日较差大。

气候类型即地区的自然条件,一般因为纬度位置( 阳光直射与斜射)、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季风)、地形地势和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它是分地域分类型的,各个地方气候类型是不一样的。

扩展资料:

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带来的,东南季风为我国带来海洋的水汽,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会最先得到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形成丰富的降水,也就成为了我国年降水量最为丰富的地区。

西南季风也为我国带来降水,可影响到我国华南一带;当西南季风发展强盛时,也可深入到长江流域。我国的南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就是典型的雨热同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气候类型

全球变暖,气候越来越恶劣,人类什么时候灭亡

最近的?气候?可以说霸占了大家的?手机屏幕?,不断的高温出现,让我们你真的感觉到气候的热,地球的热。地球就如一个火球一样,在我们的四大洲到处?烧烤?,破纪录的高温在我们的2019年世界各地被刷新,很少有地区不热了,说夸张一点的话,除了我们的南北极稍微有点凉快的话,其他都热。

但是根据气象组织报道,我们的北极也出现了高温,还有哪里不热真的很难找了。根据气象专家李富城称,我们24节气的?立秋?要来了,但是持续的高温可能还不会暂时停止,在农村有句说话就是,立秋之后就会变凉快,但是也要分时间段,难道真的会变凉快?根据气象专家指出,我们立秋之后确实会变凉快,气候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对于局部的地区来说,高温的影响也会继续,所以不要高兴太早了。

世界的气候变化,已经让我们部分人可以说是?闻风丧胆?,都不希望经历这样的极端气候,然而我们人类的科学技术却改变不了这些自然灾难的出现,根据气象记录显示,四大洲的高温出现已经困扰几乎很多存在高温区的人,北极圈也是超过30℃,这些高温的背后就是我们大面积的自然环境被破坏,例如:火灾,生物死亡等,不是大连海参都被热死了嘛。

要是还有人说不热的话,可能就要被喷死了,大家都像是生活在?火球?上一样,热锅上的蚂蚁都差不多吧。这是跟全球变暖有关吗?全球变暖在?发威??世界气象组织以及气象专家指出,极端高温的出现,必然(可能)存在全球气候变暖后的背景,不得不说已经开始对人类产生威胁了,然而整个并不是短暂的气候变化,也不仅是我们的2019年的状态。

国家气候中心指出,相对于我国来说,未来的夏季极端高温出现的概率也会继续将强,一年比一年热的状态已经很明显了。数据显示,到2050年左右,至少有50%的夏季高温热浪会出现很长的时间,全球变暖可以说是让人类变得很痛苦。难道地球真会跟霍金预测的那样吗?2600年地球变成炽热的?火球?。

我们不是在?诽谤?,就地球的现状是我们是可以看出到地球变得比较复杂的情况,而高温的出现,真的是让我们感受到了?火球?的威力。这一个又一个的高温想想都是?泪?。专家指出我们要全球一起来维护《巴黎协议》来给我们地球降温或缓解,但是有多少在遵守,还不是一样的在升高,根本没有落实,这个时候来个人想想霍金的预言,其实说的也不无道理,地球至少变化情况已经变得很糟糕。

为什么近年来的夏天天气越来越热?

有可能,但是时间不确定。

全球升温的后果  1. 气候变得更暖和,冰川消融,海平面将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 全球变暖的可怕后果,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系统带来灾难。

2.水域面积增大。水分蒸发也更多了,雨季延长,水灾正变得越来越频繁。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

3.水温升高可能会给南极半岛和北冰洋的冰雪融化。北极熊和海象将灭绝。

4.许多小岛将无影无踪;将感染疟疾等传染病……

5.因为还有热力惯性的作用,现有的温室气体还将继续影响我们的生活。”

6.温度升高,会影响人的生育,精子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对气候的影响

将更多的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所造成的危害,谁也无法确切地说明将来会有多严重?科学家正在估算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危害。按目前的技术水平计算,2004年才能阐明大气中二氧化碳形成和消解的机理,这样就能发现温室效应是如何产生的。2006年才能准确的预知因地球升温而造成的海平面上升。然而真正理解这一切要到2050年。显然,科学家和政治家都不会等到进一步的结果出来才取防治措施,现在的观察和研究成果应该都让公众了解,才不至于使人们不得不在50年后自咽苦果。

温室效应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一直在起作用。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表面就会寒冷无比,温度就会降到零下20℃,海洋就会结冰,生命就不会形成。因此,我们面临的不是有没有温室效应的问题,而是人类通过燃烧化石燃料把大量温室气体排入大气层,致使温室效应与地球气候发生急剧变化的问题。

温室效应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由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大量森林的砍伐,致使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由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温室效应,在过去100年里,全球地面平均温度大约已升高了0.3—0.6℃,到2030年估计将再升高1—3℃。

当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升高1℃,巨大的变化就会产生:海平面会上升,山区冰川会后退,积雪区会缩小。由于全球气温升高,就会导致不均衡的降水,一些地区降水增加,而另一些地区降水减少。如西非的萨赫勒地区从1965年以后干旱化严重;我国华北地区从1965

年起,降水连年减少,与50年代相比,现在华北地区的降水已减少了1/3,水减少了1/2;我国每年因干旱受灾的面积约4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

由于气温升高,在过去100年中全球海平面每年以1——2毫米的速度在上升,预计到2050年海平面将继续上升30—50厘米,这将淹没沿海大量低洼土地;此外,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旱涝、低温等气候灾害加剧,造成了全世界每年约数百亿以上美元的经济损失。

冰川融化

近年来,人们对从巴塔哥尼亚到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冰川因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普遍认为的

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加快温室效应而融化的情况进行了观察。在南亚地区,问题并不是冰川是否在融化,而是融化的速度有多快?虽然全球变暖的许多不良影响可能要到21世纪末才会变得非常严重,但是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中国和不丹等地的冰川融水可能很快就会给人们造成麻烦。

国际冰雪委员会(ICSI)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喜玛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比世界其它任何都要快。如果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国际冰雪委员会负责人塞义德·哈斯内恩说:“即使冰川融水在60至100年的时间里干涸,这一生态灾难的影响范围之广也将是令人震惊的。”

位于恒河流域的喜玛拉雅山东部地区冰川融化的情况最为严重,那些分布在“世界屋脊”上的从不丹到克什米尔地区的冰川退缩的速度最快。以长达3英里的巴尔纳克冰川为例,这座冰川是4000万——5000万年前印度次大陆与亚洲大陆发生碰撞而形成的许多冰川之一,自1990年以来,它已经后退了半英里。在经过了19年严寒的亚北极区冬季之后,科学家们曾经预计这条冰川会有所扩展,但是它在1998年夏天反而进一步后退了。

疾病肆虐

哈佛大学新病和复发病研究所的保罗.受泼斯坦注意到,植物也随雪线而移动,全世界山峰上的植物都在上移。随着山峦顶峰的变暖,海拔较高处的环境也越来越有利于蚊子和它们所携带的疟原虫子这样的微生物生存。

西尼罗、疟疾、黄热病等热带传染病自1987年以来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密西西比、德克萨斯、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和科罗拉多等地相继爆发,一再证实了专家们关于气候变暖,一些热带疾病将向较冷的地区传播的科学推断。

新冰河期

关于全球变暖的另一项研究结果更令人吃惊,由北极冰原融化,降雨量增加,以及风的类型的不断改变,大量淡水正汇入北西洋,从而对墨西哥湾暖流造成破坏。正是这些暖流把温暖的表层水从加勒比海带到欧州西北部,并使欧洲形成温暖的气候。而墨西哥暖流一旦因全球变暖被切断后,欧洲西北部温度可能会下降5-8℃之多,欧洲可能面临一次新的冰河时代!

这项研究是位于阿伯丁的苏格兰海洋实验所分析了设在兰群岛海域到法罗群岛海域之间自1893年以来的1.7万多次海水盐度测量结果得出的。在过去的每20年中,流向南部的深层海水盐度变得越来越小,浓度越来越低,这表明有更多的淡水从大西洋北部汇入了该地区。这些新数据第一次充分证明了德国科学家在大约3年前设计的计算机模型。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急剧升高,而世界人口将在2050年之前达到100亿。“我们的世界正在朝着由人造设施来代替现有免费自然的方向发展”,明尼苏达大学的戴维·蒂尔曼说。但是,我们还没有掌握自然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在2.45亿年前的二叠纪大灭绝中,96%的物种灭亡了。后来随着许多新物种的出现,地球上终于恢复了丰富的种群,但是这个过程足足经历了一亿年。威尔逊说:“一些人认为,自然界会复兴人类所毁灭的一切”

。谚语云:“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万物皆可应运而生。”或许自然界真的能够恢复一切,但这个漫长的过程对于现代人类无论如何是没有意义的。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天气最动人的特质就在于它的变化多端。1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仍然在为准确预报天气情况而努力,在控制气候方面却收效甚微;然而,对环境的破坏却是史无前例的。

1. 生态

首先,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降水重新分布,改变了当前的世界气候格局;其次,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和破坏了生物链、食物链,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例如,有一种候鸟,每年从澳大利亚飞到我国东北过夏天,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我国东北气温升高,夏天延长,这种鸟离开东北的时间相应变暖,再次回到东北的时间也相应延后。结果导致这种候鸟所吃的一种害虫泛滥成灾,毁坏了大片森林。另外,有关环境的极端增加,比如干旱、洪水等。

2. 政治

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等于是限制了对能源的消耗,必将对世界各国产生制约性的影响。应在发展中国家“减排”,还是在发达国家“减排”成为各国讨论的焦点问题。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2013年后的“减排”问题必然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有关阻止全球气候变暖的科学问题必然引发“南北关系”问题,从而使气候问题成为一个国际性政治问题。

3. 气候

全球气候变暖使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增加。

4. 海洋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海洋中蒸发的水蒸气量大幅度提高,加剧了变暖现象。而海洋总体热容量的减小又可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另外,由于海洋向大气层中释放了过量的二氧化碳,因而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群落。

5. 农作物

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有利有弊。其一,全球气温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水循环,使某些地区出现旱灾或洪灾,导致农作物减产,且温度过高也不利于生长。其二,降水量增加尤其在干旱地区会积极促进农作物生长。全球气候变暖伴随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也会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

6. 人体健康

(1)全球气候变暖直接导致部分地区夏天出现超高温,心脏病及引发的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每年都会夺去很多人的生命,其中又以新生儿和老人的危险性最大。(2)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臭氧浓度增加,低空中的臭氧是非常危险的污染物,会破坏人的肺部组织,引发哮喘或其他肺病。(3)全球气候变暖还会造成某些传染性疾病传播。

盘点历届的世界气象日主题?

虽说夏季炎热是正常现象,但近年来极端的高温天气让人叫苦连连,导致夏天越来越热的主要原因还是气候的不断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是罪魁祸首。

1、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工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工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来源,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随着工厂的不断建起,大量的有害气体不加处理地排放到大气之中,其中排放量最多的便是二氧化碳。当大股大股的废气随意排放出去,不仅使空气受到污染,地球生物所产生的热量也不能很快散发出去,这就导致地球内部积累的热量越来越多,气候不断变暖,夏季气温越来越高。

2、人类异常活动激增

人类文明的进步,也伴随着生态的破坏。气候的变暖无疑是人类造成的!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激增,南极和北极的冰川正在加速消融,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意味着海平面的上升,还为全球气候变暖带来了契机。冰川作为调节大气温度的重要支撑,它的消融代表大气循环作用的削弱,大气中的热量无法得到循环,反映在人类生活中的就是夏天的气温越来越高,甚至出现极端的高温天气。

3、“热岛效应”的严重加剧

随着城市的发展越发迅速,很多人都涌进城市里寻找工作,谋求生存。但城市里的人变多了,就会出现住房供不应求的尴尬情况,城市不得不开发新的楼盘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但是城市的土地稀少,开发商们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无限的房屋,于是出现了楼房越盖越高、越盖越密的情况。大量的流动人口,高而密的楼厦、随处可见的玻璃,这些都让城市里的空气变得难以流动,当外界的空气难以进入、内部的空气难以流出的时候,便会产生“热岛效应”。不难发现,城市里的气温总是要比乡村地区高上几度,这一表现在炎热的夏季更为明显!

以上就是我认为的近年来夏天越来越热的原因啦!

在历史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有哪些变迁

相信有很多人都知道世界气象日这个传统节日。为了我们的健康着想,也为了能呼吸好的空气。更是为了环保,为了我们的地球。每一年都会有不一样的气象日的主题。而历届的主题你知道多少呢?如果不是很了解,就随小编一起到本文看看吧!

1961年:气象

1962年:气象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贡献

1963年:交通和气象(特别是气象应用于航空)

1964年:气象--经济发展的因素

1965年:国际气象合作

1966年:世界天气监测网

1967年:天气和水

1968年:气象与农业

1969年:气象服务的经济效益

10年:气象教育和训练

11年:气象与人类环境

12年:气象与人类环境

13年:国际气象合作100年

14年:气象与旅游

15年:气象与电讯

16年:天气与粮食

17年:天气与水

18年:未来气象与研究

19年:气象与能源

1980年:人与气候变迁

1981年:世界天气监测网

1982年:空间气象观测

1983年:气象观测员

年:气象增加粮食生产

1985年:气象与公众安全

1986年:气候变迁,干旱和沙漠化

1987年:气象--国际合作的典范

1988年:气象与宣传媒介

1989年:气象为航空服务

1990年:气象和水文部门为减少自然灾害服务

1991年:地球大气

1992年:天气和气候为稳定发展服务

1993年:气象与技术转让

1994年:观测天气与气候

1995年:公众与天气服务

1996年:气象与体育服务

19年:天气与城市水问题

1998年:天气、海洋与人类活动

1999年:天气、气候与健康

2000年:气象服务五十年

2001年:天气、气候和水的志愿者

2002年:降低对天气和气候极端的脆弱性

2003年:关注我们未来的气候

2004年:信息时代的天气、气候和水

2005年:天气、气候、水和可持续发展

2006年: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

2007年:极地气象:认识全球影响

2008年:观测我们的星球,共创更美好的未来

2009年:天气、气候和我们呼吸的空气

2010年:世界气象组织——致力于人类安全和福祉的六十年

2011年:人与气象

2012年:天气、气候和水为未来增添动力

2013年:气候变化,监视天气,保护生命和财产 - 庆祝世界天气监视网50周年

2014年:天气和气候:青年人的参与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个赞或者在线咨询(仅供):://.adxqd/xz/

就我国而言,竺可桢教授经研究认为,我国在历史时期的气候可以分出四个温暖时期和四个寒冷时期,其特点与世界冰后期气候变动的总趋势相似.

1、第一个温暖时期(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仰韶文化时代和河南安阳殷墟时代),我国黄河流域发现有象.

第一个寒冷时期(公元前1,000年左右到公元前850年,周代初期),汉水两次结冰,之后紧接着大旱.

2、第二个温暖时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秦汉时代),象群栖息北限移到淮河流域及其以南,在公元前659年到公元前627年,淮河流域有象栖息.

第二个寒冷时期(公元初到公元600年,东汉、三国到六朝时代),有淮河封冻的记载(公元225年).

3、第三个温暖时期(公元600年到1,000年,隋唐时代),只在长江以南如信安(浙江衢县)和广东、云南才有象.

第三个寒冷时期(1000到1200年,南宋时代)出现了太湖封冻的情况(1111年).1178年福州的荔枝曾全部冻死.

4、第四个温暖时期(1200到1300年,元朝初期),在第三个温暖时期,今河南省的博爱和陕西的西安、风翔都设有管理竹园的竹监司,到了南宋时因气候寒冷,竹子无法生长,竹监司被取消了(风翔除外),到了元朝初期(1268到1292年),竹监司又重新设立,说明气候又转暖.

第四个寒冷时期(1400到1900年,明末至清朝时代).十七世纪是我国最寒冷时期,特别是1650~1700年为最冷,在这五十年中,太湖、汉水和淮河结冰四次,洞庭湖结冰三次.江西建于唐朝的柑桔园在1654年和1676年的强烈寒冬中完全毁掉.在近500年的第四次寒冷期中,即欧洲所谓的“现代小冰期”,温度仍有明显起伏,其中有四次较冷期(即1470~1520年,1620~1720年,1840~1890年,1945起特别是1963年以后)和三次回暖期(1550~1600年,1720~1830年,1916~194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