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气候的因素教学设计_影响气候的因素教学设计公开课
1.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
2.大自然语言
考试的目的是什么?
1、检验学生对知识是否掌握。
2、考察学生提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灵活程度。
3、检验学生真正思维过程和平时学习方法。
在试卷分析过程中,我们该侧重哪个方面?
试卷分析是很好的契机。
1、借助试卷分析更好地分辨、明晰、真正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核心概念。
2、借助试题的情境化分析,使学生立体、有背景,并能和其它知识点建立联结的基础上建构核心观念,这样也便于学生将真正建构后的核心观念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并将其作为学习的工具,以便后面的提取和运用。
3、试卷中的每道题都有各自的价值,都是从不同角度去考查。通过详细的试题分析,可以借助不同题型、不同情境对同一关键因素加深理解,此观念不再是“空观念”,而是逐步内在建构生成的活生生的观念。更是具体、丰富有血肉的观念。
4、借助研究试题让学生对繁杂的现象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并通过分析推理逐步清晰背后的原理逻辑,让现象收束和依附在核心观念下。
5、试题分析是对精确学习的检验,亦是对将来精确学习的方向指导和借鉴。教学是正,试卷是反,最终学生建构的的学习体系是合,最终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是灵活和自由的。
6、试卷是平时教学设计的补充,是伙伴,学生体会到知识的灵活,并自己可以真正自如解释各种生活中的现象。
7、科学的试卷讲解可以起到让学生重新定位学科、点燃学生学习热情,发现知识的奥秘,真正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呼吸(试卷要综合性、联系性强地讲解)。
8、试卷分析不仅仅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是检验学生平时学习的思维过程和学习方法是否科学的手段。
9、学生在试卷分析这个情境下的状态亦是高效的,一定程度上便于补充教学的不足。
1、
试题讲解的重点是在分析学生在考试的情境中思考(分析、推理、判断)的过程,教师带学生分析试卷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做题思维有分析和审视,此过程思维是否科学,是对自己认知的监督和指导。
学生在通过对不同情境下同一观念的思维梳理,并且在这过程中融合了一些相关联知识(这些知识既加大了分析判断的难度,又立体拓展了对观念的建构),学生在通过对核心观念充分内在建构后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2、
我对自己在初一某班的讲解试卷过程进行了仔细反思,一节课时间讲了20道选择题。讲解过程梳理如下,例如某个选择题:
1、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主要经济部门是( )
A. 工业B. 种植业C. 林业D. 畜牧业
本道题学生正确率很高,试卷讲评时是轻轻滑过去,还是揪些什么出来?这道题对我们引领学生内在建构观念、形成知识体系的益处何在?
我首先带学生判断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两个分区。为什么是这两个区连在一起考察,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内在相似性?
提到四大分区,首先要考虑的是四大分区是如何划分的,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四大地理分区的划分依据就是纬度、海陆位置、地形几个核心因素,这两个区的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受季风影响较弱,降水稀少;另一个区青藏地区又受地形影响,海拔高气温低。综合分析这两个地区气温、降水条件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除个别灌溉平原、绿洲、河谷地带),适合发展草地,发展畜牧业。
讲评试卷时推到这里还是不够的,学生对海陆位置、地形的概念加深了理解,清楚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那另外的两个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也可以在这里对比梳理一下,这样几大分区划分的核心因素学生理解起来便更清晰、更透彻。
刚才提到海陆位置,我国的海陆位置很优越,东部都位于季风区,东部包含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同是季风区,那为什么要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有同学说南北方的地理差异明显,尤其是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限。为什么会产生这么明显的差异?差异也主要集中在气候(气温、降水)方面。那究竟是什么造成气温和降水的差异?
调动已有经验,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和地形等等。纬度因素,南方地区纬度低,对应温度带是亚热带和热带,北方地区对应的是暖温带和中温带。
顺此思路继续往下,给出除四大分区图的另外一幅图---气候分布图(此图基本可以和四大分区对应上)。学生在将某个分区对应相应气候区时有些困难,这里借助纬度(温度带)、海陆位置(季风、降水),便可以清晰得出南方地区对应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北方地区对应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对应温带大陆性气候。
顺此思路继续向下,学生先前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农作物和相应熟制容易混淆。刚才已经清楚了纬度和气温的关系。学生也清晰意识到从南到北、从低纬到高纬,气温逐渐降低,农作物熟制也呈现出一年三熟、一年二熟、两年三熟、一年一熟的变化规律。此规律放在四大分区和具体气候类型的整个体系中更加能落地,避免学生的死记硬背,结果老是对应混乱。各地农作物的品种我们也在课上带学生一起研究,农作物的习性,对气候的各自要求和同一农作物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不同呈现(例如南方水稻和东北水稻的生长周期、形状、口感、营养价值等不同)。
3、
这只是一道题的探究,试卷讲解过程中每道题的侧重不同,意义不同,不宜都轻轻滑过。每道题可以探究它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价值,以及它引出关联知识的相互编织和融合建构。
这些是气候结合地形对土壤、植被的影响和制约,我们理解和掌握气候,要通过各地不同的土壤、河流水文特征、植被、农业类型做研究,还有就是工业的分布、人口分布和城市聚落的发展、历史文化的演变历程等等都是我们探究的起点亦是终点。
经历此过程学生对地理核心观念(公转和自转、板块运动、海陆位置、纬度、地形、大气循环、洋流、气候、河流、土壤、植被等观念)有了系统的建构,明晰了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将其各归其位。这些观念不再是死死的“空观念”,而要是能随时被置入到不同情境中的活生生的自由观念。
只有是自由的活观念,才能在实际生活中去理解我国各地巨大的地理差异(差别显著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并能对景观做出分析、判断,并最终提出基于和谐统一的“人地关系”基础上的建议和措施。才能够真正践行所谓的“知行合一”。
后记:通过这样的试卷讲解既让教师审视教学思路和过程,也让学生反思学习、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过程。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发表了西尔斯(Seels)与里奇(Richey)合写的专著:“教育技术的定义和研究范围”。该书是在AECT主持下,通过美国众多教育技术专家的积极参与,并举行一系列专题学术会议进行研究讨论,历时5年时间,最后由西尔斯和里奇总结成文。所以该书实际是美国电教界的集体研究成果。书中对教育技术学给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义,该定义反映了美国电教界,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当前国际电教界对教育技术的新看法。根据这个定义,作者对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作出了新的界定。1994年的“美国教育媒体与教育技术年鉴”对该书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为该书对教育技术学所作的新定义有广泛的基础,指出该定义不仅通过了AECT专业协会的审核,而且得到这一领域绝大多数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认可。因此,我们认为按照这一新定义来认识当代教育技术学的特点及其研究内容,是比较符合当前的世界潮流,也是比较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的。
这一新定义是这样的:“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到,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应当包括学习过程与学习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其中每一个领域的具体研究内容则如图1所示。
图1.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
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的设计是指,为达到给定的教学目标,首先要进行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和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策略中又包含教学活动程序和教学方法等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的教学系统与教学信息的设计(其中包括教学内容和相应知识点排列顺序的确定、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信息与反馈信息的呈现内容与呈现方式设计以及人机交互作用的考虑等等)。
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的开发包括,将音像技术、电子出版技术应用于教育与教学过程的开发研究,基于计算机的教学技术(CAI和ICAI)的开发研究以及将多种技术加以综合与集成并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开发研究。
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的利用,应强调对新兴技术(包括新型媒体和各种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与传播,并要设法加以制度化和法规化,以保证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
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的管理,包括教学系统、教育信息、教育和教育研究与项目的管理。
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的评价,既要注重对教育、教学系统的总结性评价,更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并以此作为质量监控的主要措施。为此应及时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参照规范要求(标准)进行定量的测量与比较。
2. 77'教育技术老定义与新定义的比较
在确认并发表94年的教育技术新定义之前,AECT曾于17年正式公布过一个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那个定义是这样的:“教育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各种人、各种方法、各种思想、各种设备和组织机构,而这些人、方法、思想、设备和机构是在分析人类学习中的所有各方面问题以及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进行的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
长期以来,这个定义一直被认为是对教育技术的最权威的概括,没有人提出过怀疑,直至80年代末,美国教育技术界才有人指出,该定义已经过时,需要进行修改。仔细分析77年的老定义,不难发现它与94年的新定义之间有以下几点明显的区别:
(1) 老定义认为教育技术只是一个“过程”,该过程包括与人类学习有关的各种因素(例如人和设备,思想和方法等);而新定义则认为教育技术是从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全面研究学习过程与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2) 老定义所说的“过程”是指人们将先进的技术设备、思想方法应用于教育、教学并使之优化的过程,这里强调的是先进技术手段与方法的应用过程,换句话说,老定义只是把教育技术看作是先进技术手段与方法的应用,而没有把它看作是一门独立的有自身理论体系的学科;新定义则把教育技术看作是指导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学习过程与学习的各种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即认为教育技术已形成了一套用于指导优化学习过程的各种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论体系,因而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3) 老定义认为教育技术是先进技术手段与方法应用于教育的过程,其着眼点只是实际应用;新定义认为教育技术是研究如何优化学习过程的理论与实践,因此其着眼点是既重实际应用又重理论研究。
(4) 老定义认为教育技术是包含与人类学习诸因素有关的过程,这里所说的“人类学习”(human learning)概念是比较笼统、比较抽象的,既不能为教学设计提供明确的指导思想也不能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指明方向。而新定义认为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的设计、开发、......的理论与实践,这里的“学习过程和学习”(proces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概念则是很明确、很具体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的认知过程;学习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环境和条件。它有人类和非人类之分。人类包括教师、辅导员和学习小组;非人类的学习包括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所有教学媒体都是物化的硬设备,而教学环境则不仅有硬设备(如教室和实验),还包括通过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某种交互作用而体现的教学模式(如个别化教学模式或协作型教学模式)。在新定义中用比较明确、具体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概念取代比较笼统、抽象的人类学习概念,对于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表明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即认知过程;同时也要考虑学习。为了优化教学过程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在学习的设计中不仅要注意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也要注意教学模式的设计。忽视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是不完整的、不可取的,是不符合现代教育技术学的要求的。这样,就不仅为教学设计提供了全面的、正确的指导思想,也为教育技术学的深入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以上四个方面的对比可以看出,94'新定义与77'老定义相比,不仅在表述上更为简洁、明确,而且更能抓住问题的关键与实质,因而更全面、更深刻。这表明人们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已逐渐由表及里、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教育技术本身也已由一般的应用技术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有自身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的学科。这种情况反映了信息社会的客观需要,也是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历史必然。
3. 94'教育技术新定义给我们的启示
结合我国当前电教事业和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现状,认真学习94'教育技术新定义可以从中获得不少有用的启迪与教益,从而对推动我国电教事业和教育技术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94'新定义从学习过程和学习这两个方面考察了教育技术学的性质和研究内容,如上所述,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的认知过程,因此主要涉及的是“人”(学习者);学习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环境和条件,因此主要涉及的是“物”。多年以来,我国有些电教工作者由于受77'老定义的影响往往只见物不见人,只关心学校电教设备的配置,而不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认为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学生的学习是校长和老师们的事,和电教工作者无关。少数地方的教育领导部门也持有类似的看法,致使个别地方的电教馆等同于仪器设备供应站,未能在教学改革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学习94'教育技术新定义,首先就要从学习过程和学习这两个方面来正确认识教育技术的性质与作用,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尤其要强调学习过程这一方面。这样,才能使广大电教工作者从传统的只管物不管人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大胆投身到学校教学改革中去,全面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努力帮助各科老师运用好电化教育手段。这样,我们电教工作者的路子就会愈走愈宽,并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就学习(即主要涉及“物”的)设计而言,由于人类学习(如教师、辅导员等)是事先确定无法选择的,所以学习设计一般是指非人类学习,即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的设计。多年以来,由于受77'教育技术老定义的影响,我国电教界往往只注意到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这一个方面,而忽略了教学环境设计这一方面。不少同志误认为“电教”或者“教育技术”只是研究“媒体的理论与应用”,有少数同志干脆认为“电教”就是“媒体的应用”,更有甚者,把媒体作更加狭隘的理解,到80年代后期还认为媒体就是(或者主要是)“视听媒体”,把计算机及其它新型媒体均排除在电化教育之外,从而造成有一段时间“电化教育”等同于“视听技术”的观念在我国甚为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电教事业的发展。所幸的是,近年来这种认识从领导到群众均有了较大的转变,从而使我国电教事业逐步走上更加健康发展的轨道。
(3) 就教学环境的设计而言,由于和硬设备有关的环境(如教室和实验室等)要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往往难以选择,所以教学环境的设计一般是指与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有关的教学模式的设计。多年以来,由于受77'教育技术老定义的影响,在我国电教界乃至整个教育界不少人对教学环境设计都存在片面的甚至错误的认识,以为教学环境设计只是盖校舍建机房,而对教学模式的设计则从不考虑。这样就造成一种很奇特的现象:一方面由于教育经费短缺,机房建设和设备添置非常困难;另一方面由于不重视学习过程和教学模式的设计,致使不少花费大量投资建设的机房和用重金添置的设备长期积压,除了供人参观,炫耀一番以外,在教学上几乎不起多大作用,甚至完全不起作用。令人遗憾的是,这种认识至今在不少基层领导中仍相当根深蒂固;只重视硬件投资,不重视软件建设;购买设备不看现实的条件和需要,只是互相攀比,盲目追求高档次。令人痛心的是,这种现象至今还没有得到纠正,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事实上,从教学环境的设计要求来看,其重点应放在教学模式的设计,而不在硬设备的建构。当然,硬设备条件的改善是必要的,但设备是死的,而教学模式中的交互作用过程和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认知过程却是活的,重视教学模式和学习过程的设计与开发就可以在一定的硬设备条件下,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对于我们这个还比较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应当这样做。\par 总之,对于我国电教工作者来说,既要注意研究媒体的理论与应用,更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的教学模式,这就是我们通过学习94'教育技术新定义所获得的最重要的启示。
二.当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八十年代后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科学委员会考虑到微型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对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有深刻的影响,于是对该领域作一次全面的调查与研究,由此导致“高级教育技术”(Advanced Educational Technology,简称AET)专门研究项目的确立。AET项目得到NATO科学委员会的支持与资助,并于1988年开始实施。该项目持续6年,曾先后组织过多达50次的高级研讨会和专题学术讨论会,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所有成员国的几百名一流教育技术专家多次参予了这些会议,对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的前沿课题以及这些新发展对教育、教学领域产生的影响等重大问题进行了认真、深入的研讨,在不少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分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AET项目的研究结论,并综合近年来有关教育技术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例如美国的AECT年会以及UNESCO召开的亚太地区教育技术专家研讨会)的主要观点,可以看出当今教育技术的发展有以下趋势:
1. 网络化
(1) Internet的由来与发展
教育技术网络化的最明显标志是交互网(Internet)应用的急剧发展。Internet实际上是遍布全球的网络的集合。它的前身是由美国国防部开发的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高级研究项目机构)网,该网络在60年代和70年代为军队提供可经受住核袭击的可靠通信,当时网络中只包括上千台大中小型计算机。后来非军事系统的研究人员和科学家对联网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满足这方面的需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于1986年实施了一项功能更为强大的新的骨干网,该网就被称作NNET。与此同时还取较为开放的政策,使非军事系统的大学和企业部门的研究人员都可以入网。
到80年代后期,美国国会担心在超级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方面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落在后面,就通过了一项“高性能计算法令”,这项立法是由当时的参议员阿尔伯特.戈尔(Albert.Gore)提议,其目的是将原有NNET的性能升级,并大大扩展其使用范围,使包括中小学教师,农村医生和图书管理员在内的人群都能入网。这项新的高速骨干网的试验项目被称作NREN(Nation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al Network,即国家研究与教育网),它就是目前Internet的主要骨干与基础。
1993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为了解决资金不足问题,通过允许像IBM,AT&T和Sprint这类公司承担网络管理的责任,逐步使网络实现私有化。从那以后,这些公司就陆续宣布了对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进行大量投资的(例如Sprint公司和它的伙伴已保证今后十年要在这方面投资200亿美元)。
就传输速率而言,Internet网已从早期ARPA网时代的56Kbps(bits-per-second)提高到1992年基于NNET的45Mbps(提高近1000倍),这是一个很大的跃进。事实上,这样的网络传输率相当于每秒传送500页的文本,或是每分钟传送两套大百科全书。而下一步基于NREN的Internet将要把传输速率再提高1000倍,即达到几十Gbps(每秒几百亿位)以上。这样的传输速率是极为惊人的,因为这相当于在一分钟之内传送整个美国国会图书馆全部图书所包含的信息量。这就是大众媒体广为宣传的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
据最近的报道,目前已在Internet上联接的各种计算机已达400万台,网上的用户已达3000万以上,而且还在以每月递增用户10%的速率急剧增长。专家们认为,这种增长势头估计会持续到下个世纪初,直至所有使用计算机的人都成为网上的用户为止。
体现在Internet上的这种远程、宽带、广域通迅网络技术的重大革命,肯定会对未来的高等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变上,而且将引起教学模式和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
(2) 基于Internet网络环境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
加拿大开放大学研究与发展规划中心的贝兹(A.W.Bates)博士,于1994年6月,在他为“教育多媒体与超媒体”国际会议所作的特邀报告中,对基于未来的Internet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提出了具体的设想,并通过一个实例对这种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过程作了生动的描绘。在贝兹的实例中,学习者是苏珊**,她是一名为电视台制作动画的美工人员。她正在设计某种动画,为了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她需要学习和咨询,并希望通过这种学习掌握一种制作动画的最新技术。根据她原来的了解和同事们的帮助,她打听到国内该领域著名专家的名字(定是维纳),但距离较远,于是苏珊通过多媒体教育网络给维纳打可视电话,向他请教有关问题。维纳便把关于该同题的软件从自己的文件中调出,和苏珊在网络上共同讨论(通过可视电话,这种网络上的讨论就象面对面的讨论一样)。苏珊提出几个问题请教维纳,并在维纳指导下做几个用新技术制作动画的作业,然后苏珊把具有新技术特点的软件从维纳的文件上拷贝下来。当然,苏珊和维纳都应该是事先在这种教育网络中注册登记过的。这样,当苏珊拷贝软件后,在苏珊的工作站上将会自动显示出将该软件拷贝下来所需支付的版权使用费,以及每分钟向维纳请教或咨询所需付出的费用。在刚才的教学过程中,维纳也可能向苏珊请教或咨询某些他所关心的问题或信息,若有这种情况出现,则苏珊的身份将由学生变为教师并且反过来要向维纳收费。当苏珊把所需的软件拷贝下来后,她就不仅得到了这种新技术而且可以随时向维纳请教和该软件有关的问题。\par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全新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这种教育体制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通过计算机网络可扩展至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是全世界,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大学;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每个人既是学生又是教师,不仅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一身二任,就是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既是学生又是教师,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平等;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工作与学习完全溶为一体,上班工作,下班学习的界线被打破,每个人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网络自由地学习、工作或(在你工作或学习感到疲劳时,可以从**资料库中随时调出你所喜欢的任一部**或从音乐资料库中调出你所喜爱的任一首交响乐来欣赏),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个性自由;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每一个人,不管贫富贵贱都可以得到每个学科第一流老师的指导,都可以向世界上最权威的专家“当面”请教,都可以借阅世界上最著名图书馆(例如美国国会图书馆或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的藏书甚至拷贝下来,都可以从世界上的任何角落获取到最新的信息和资料……。由于是基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多媒体教育网络,所有这些都可以在瞬息之间完成,你所需要的老师、专家、资料和信息,都是远在天边,但又近在眼前。世界上的每一个公民,不管其家庭出身、地位、财富如何,都可以享受到这种最高质量的教育,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教育。
在上述教育网络环境下,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进行协作型教学(即可以开展集体讨沦或辩论),还可以将“个别化”与“协作型”二者结合起来,所以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完全按照个人的需要进行的,不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式甚至指导教师都可以按照学习者自己的意愿或需要进行选择。学习者可以在家里或是在办公室学习(通过工作站),也可以在旅途中学习(通过便携式多功能微机)。
纽约大学校长赫伯特·兰道1990年曾预言,要在校园中度过4年的传统大学将要消亡,这个预言是否会实现?何时实现?目前还难以判断。但是,到了二十一世纪,这种基于Internet的、不受时空限制的、真正的开放大学将会变得愈来愈普遍则是确定无疑的。
(3) 澳大利亚和日本的教育网络
由于Internet的前景如此广阔,目前世界各国对Internet的应用都极为重视,Internet不仅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开始进入中小学和家庭。
例如,澳大利亚的国家公共管理局已于1995年4月决定建立“澳大利亚教育网”,于1996年初开通,并通过Internet加入国际网络。该教育网不仅包括全部高等院校而且还要覆盖全澳大利亚的所有中小学。其主要目标有四项:
①鼓励所有各类学校(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各类技术学校及大学)的学生、教师加入和使用Internet;
②鼓励开发可通过网络得到的各种教育服务(包括信息查询检索、信息发现、学习、单科专业培训、系统学习与学位授与等等);
③通过网络为各地的教育与培训部门提供一个全国性的信息交流与协作服务中心;
④激发更多的信息技术发展机会。
日本也通过文部省与通产省合作于今年开始实施一个在基础教育领域有重大影响的“100所中小学联网”试验研究项目。共有遍布全日本各地的111所中小学(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和中专)参加试验,所有试验学校均要求利用联机系统加入Internet。该项目的目标是要在传统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的框架之外,探索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并通过网络使更为理想的交互式学习成为可能。他们试验的基本出发点是确信:让学生在全日本范围乃至全世界范围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将大大增强他们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培养出有高度创造性的、能适应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全新人才。我们认为日本的这种决策是有远见的。日本战败后,经济之所以能迅速振兴和日本一贯重视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是分不开的。事实上,目前在日本的一般大学中Internet的应用也不过一两年,只是教授们较普遍加入了Internet网络,一般的大学生还没用上。可是就在这种刚起步不久的条件下,日本就敢于在100所中小学进行这种有相当规模的试验,这种气魄既让人钦佩也让人吃惊。但是更令人震惊的还在后头。让我们看看他们在这个项目中所作的试验吧!这个项目绝不只是像其他国家那样只是让学生了解和学会使用Internet,而是要作一系列的科学研究与试验。目前在初始阶段要作的试验就有以下三个:
①南瓜生长模式研究:此项目要求全国范围的试验学校都要同时参与种南瓜,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当地南瓜的生长条件与形态,并通过Internet与其他地区试验校所观察的结果随时进行比较,以便了解超出正常气候与地理条件下南瓜的生长情况,激励学生去寻找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从而大大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打破了书本的局限,为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和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②酸雨研究:此项目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从小培养起热爱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参加试验研究的学生要在老师指导下了解酸雨产生的原因、危害并寻找解决的办法。通过Internet学生们可以获取有关酸雨研究的最新的国内外情况及有关资料,从而使学生们从中学开始就能直接进入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破除对科研的神秘感,培养起敢于创新的意识。
③热点新闻论坛:计算机网络为试验校的所有学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提供国内外最新消息报道,与此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交流观点、发表评论的公开论坛。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表达能力。
从日本教科书修改中表现出的一再否认侵略行为和粉饰美化军国主义的倾向,再看看他们对培养年轻一代能力素质方面所表现出的不可动摇的决心与咄咄逼人的气势,我们该作何种感想?!我们能不感到震惊、能不感到担忧吗?我们能不想一想:如何才能使我们的下一代适应21世纪的激烈的国际竞争?同志们,千万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落在日本人的后头,更不能败在他们的手里啊。
大自然语言
如何才能成功的讲好一节公开课?
公开课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师展示自己教学思想,教学艺术的重要舞台。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公开课的磨砺。因此,如何上好公开课是每一位教师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一堂好的公开课,可以从下列方面进行考虑准备。一、体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公开课必须体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面临着新的调整与挑战。因此,认真地学习新课改的理念与思想,主动地与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发生碰撞,进行反思,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课堂教学的主体观上,首先要把课堂教学的中心或主体真正转到学生上,确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的课堂观念。看一看老师们备课本所确定的教学目标,都是以“培养学生…”“让学生…”等作为教学目标。那么,由谁来培养呢?答案只能是教师。而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这里被忽略了。这实际上还是体现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忽略了课堂的主体。所以从备课开始,就要转变、更新课堂观念。教学目标的确定就应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作为出发点,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相互交流才能促使“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的全面达成,真正在课堂上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是说教师不应在课堂上包办一切,教师的满堂灌只会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作用。所以,一堂好课,不光是看老师讲得如何头头是道,分析得如何深入细致,教材挖掘得如何深广,还要看老师是否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光靠教师的教而缺少学生的感悟是不行的。所以,正确处理学生的发展与教师的引导之间的关系是转变教师教学思想的第一步。举一个例子,课前的提问这是常规课堂中的一个环节,对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一定的作用。从方式方法上看, 都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用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的观念来看,这种提问的方式,一是学生的参与面较小,二是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三是不一定具有针对性。如果我们改用让学生来提问呢?让学生问,一方面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知道学生对学过内容的掌握情况,存在哪些问题,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参与度,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组织全体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讨论,这样解决问题更具有针对性。问题,特别是学习者本身提出的问题,是促使其发展和提高的强大原动力。所以课堂中,教师要时时注意学生的反馈,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对学生的表现多取欣赏的态度,多一点肯定的激励性评价,这在一定的意义上也就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先进的。二、关于公开课课题的确定公开课课题的确定有时受到教学进度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不管怎样在选择课题时,我们可以从下列方面考虑。1、教材的内容能较全面反映学科的特点。比如,理化生学科,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分析、理解、推理的综合能力。因而在选课时,选择有实验内容的课,就能较全面地反映教师本身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较全面地展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能力。2、最好不要选过于热门课题。由于这些课题选讲的人太多,教学设计容易落入俗套,不易展现授课教师的特点和匠心,获得好评和成功的机会不大。3、不一定选那些知识点(考点)多的所谓重难点内容。知识点多容易使课堂上老师讲得过多,减少了学生活动和师生互动的时间,很难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倒是那些与当前社会热点相关的教学内容,例如,水的问题,能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课题,学习中少了考试的压力,给老师留下处理教材的空间就很大。例如,原来初中化学中的《水是宝贵的自然》一课,从中考来看,没有什么考点,有些老师为了赶进度......>>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
有幸能听到许多市级、省级乃至全国的优秀公开课,感触颇深、受益匪浅。在这里就如何能更好的上好一堂公开课做一个自我总结,谈谈自己的些许心得。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其中包括: 1、备好课 查资料,设计教案,制作相应教学材料。包括不同教学任务学生会有怎样的反应,该如何进行调整等,都要进行课前预测并写入备案中。教材要处理得当,要充分体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符合学生认知程度的可以进行删减。 2、休息好 保证充沛的精力和好的精神状态调动课堂气氛。教师的精神状态会直接感染学生的情绪。 3、仪表端庄,举止文明。 要做到活泼开朗而不轻浮,热情大方而不做作,和蔼可亲而不怯懦,谦虚高雅而不粗俗。极具亲和力,把学生凝聚在一起。教态亲切自然,情绪饱满,学生才能身心愉悦的学习。 4、提前到 熟悉课堂环境,与学生做好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如果是第一次接触的学生,要尽可能多的记下学生的姓名。这样他们会很欣喜,觉得你很亲切,从而更好的配合你的教学指令。 精心设计导入 课程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独特、新颖的导入在课堂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要铭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了解学生的喜好、特点。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尽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导入。 主要有师生对话法,可以通过复习以前内容,引入新课。其间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具等。这样又可以融洽师生感情,清除师生间的陌生感。 还可以播放一段与教学有关的音乐进行讨论或学唱,既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又可以巧妙的过渡到新课当中。当然,还有故事导入法和以提问的方式导入等。 三.课堂教学方式要得当,要充分处理好知识的传送与能力的培养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课堂用语要干净、不拖沓、无废话。 给学生的活动指令要明确而不繁杂,有必要时并不排斥用中文讲解对学生的要求。 2、课堂操练要形式多样、有趣 学语言是一个立体的学习过程,要动用到耳听、口说、眼观、心记。因此,要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效率才会提高,使大脑总是处于兴奋状态,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常用的方法有以竞赛的方式进行小组活动。当然每个环节的训练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操练,切忌活动多时间短走马灯一样让学生无所适从。 3、公开课不是作秀课 不能盲目追求表面效果,只图课堂气氛与多样的课堂活动,使得一堂课华而不实,还是要让学生实实在在学到东西,扎实的完成教学目标。课堂上带读、跟读,让学生模仿标准语音语调都是必要的。 4、要有板书 即使借助多媒体教学也一定要有板书,因为有些知识是要固定在板书上对学生起到提醒和巩固新知识的作用的。 四、布置作业 作业的布置是教学的一部分,因此不容忽视。有新意的作业可在整堂课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作业不仅要起到巩固本堂课的知识内容还要为下一堂课埋下伏笔。
如何给大班上好一节公开课
怎样才能上好幼儿园公开课呢?
一、上好公开课要做足准备(一)备内容1、注重内容的操作性--幼儿园公开课内容选得好,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一般来说,操作性强的活动内容是首选,不仅符合幼儿好动好玩的年龄特点,还符合听众心目中的优质课标准。因为,每位听众看到幼儿在操作中探索、在操作中学习,都会由衷地为幼儿骄傲,为幼师赞叹!
2、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要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符合自己教学风格的内容,这样备课及上起课来都得心应手,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听众。如果不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比方说情感不是很丰富的教师,偏选了偏重于情感体验类的教学内容,这样的课上起来教师会感到不能挥洒自如。
3、考虑气候、环境等因素--选公开课内容时,幼儿教师要综合考虑气候、环境等因素,不要存在侥幸心理,选择风险较大的公开课,如《我和太阳做游戏》,若遇到阴天或下雨,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二)备目标一节课能否吸引住幼儿及听众,取决于它的设计是否灵活,教法是否新颖。教师应在备课时注重创新,力求上出一节有自己风格特色的好课。
1、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活动目标太难不利于幼儿的发展,而太简单又会让幼儿觉得没意思,提不起兴趣;教师应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幼儿设定"跳一跳,碰一碰"既能达到的目标,但这个度是很难把握的,教师需要全面的了解幼儿的水平。
2、活动目标要直观化--公开课上得好不好,离不开活动目标的完成情况。量化的活动目标使听众客观的评价公开课,让听众看到课堂效果,而抽象化的教学目标,如激发幼儿好奇心,丰富幼儿想象力……这样的活动目标都是靠主观臆断,难以客观评价,应尽量避免。
(三)备自己1、知识储备--"要想供给幼儿一碗水,教师自己必须有一缸鲜活的水"。在上公开课之前,幼儿教师要吃透各领域的教学特点,熟悉整个教学体系,做到心中了如指掌,才能做到整合有度又有效。
2、自身能力--每位教师在教学上都有自己擅长的一面,在备课时,幼儿教师要充分考虑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尽量在活动课中展示自身的长处,做到熟而精,得心应手。反之,很容易产生不自信的心理,影响教学效果。
(四)备幼儿1、经验储备--幼儿的生活经验直接影响到公开课的效果。在选择公开课时,要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若需要前期收集资料的,应事先安排幼儿相关活动,让幼儿积累必备经验。
2、年龄特征--幼儿是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状态直接影响公开课的效果。备课时,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等,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话题来吸引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小班不适合"大灰狼、巫婆"之类的材料,大班的孩子则喜欢这种 *** 性的教法。
3、注重个别差异--不同的幼儿存在个体差异。备课时,要考虑不同幼儿之间的能力差异,设置不同梯度的问题,以供不同层次的幼儿回答,让每位幼儿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幼儿积极性有极大的帮助。
(五)备突发在课堂中,时常会遇到突发,阻碍了课堂的顺利进行。备课时,教师要尽可能地预设可能会出现的现象,尽量把这些偶发的发生率控制为零。比如,完成了教学任务,却未到下课时间,应临时增加哪些活动?万一时间紧,差不多下课了还未完成准备好的教学内容,该删掉哪些环节等。有了多方面的准备,就能处变不惊,应付自如,使公开课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收到预期的效果。
(六)备听众公开课上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自身的教学功底,甚至晋升。幼儿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幼儿的学习效......>>
如何上好一堂公开课
一、确定公开课的类型。公开课的类型通常有两大类。 第一类:“新课”类型。“新课”即学生还未学习过新内容的课。“新课”按照教学理念划分为传统课、新课改课、探究课。 1、传统课就是以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讲授为主要途径,以知识的输灌为特点的传统课型。这种课的优点是能表现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如何,对教材的理解是否透彻,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也通常比较扎实,上这类课的难度相对比较小。不足是,这种课的教学手段、观念、形式比较陈旧,与初中新课改的理念格格不入,因此近年来,公开课用此种课型的已经很少,而且往往会成为专家们批判的典型。 2、新课改课就是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在掌握知识的着重提高学习能力为目标的课型。这种课的优点是充分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能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课堂气氛活跃,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新课改的课的具体课型有很多,这里就不在阐述。(见《课改新课型》一书)。近年来各级各类比赛所用的基本上是这种课型。这种课型对教师各方面的素质比较高,特别对教学堂设计、课堂组织调控的能力。 3、探究课就是对课程新理念进一步进行探索和研究拓展的课。这种课型通常用活动课和实验课的形式。这种课要求教师对教材和新课程教育理念有很强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处理不好,容易变成“表演课”。此种课型难度较大,不太适宜新教师。 第二类:复习课。复习课即是对已学习内容的复习、巩固、提高为目的的课型。有价值的复习公开课的出之处不在于知识的再次呈现,而是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有效的知识体系。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有较为扎实的知识功底,对知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必须成竹于胸,对整个学科的知识框架要清晰明了。因此上一节有价值的复习公开课很不容易,上好一节有价值的复习公开课更不容易。本人认为此种课型不太适合未上过一轮的新教师。 综上所述,新教师的公开课比较适合用新课改课行。 二、选择授课内容。 授课内容的选择对于一节成功公开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大致确定公开课时间以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初步选择三到四节的内容,然后进行比对分析。因为不同教学内容可能适合不同的课型,如有的内容比较适合传统课型。教师在初步阅读教材和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确定哪一个内容比较适合自己。对新教师来说建议选择有一定的探究性、难度适中、容量恰当的课题,切忌选难度太大、内容太空太泛的课题。 新教师在自己初步选定内容后建议把自己的想法向教学师傅或有经验的老教师咨询,征求他们的意见作为参考。 三、教学设计的两个原则。 1、精读课程标准,详阅教参。精读课程标准中本框部分的目的是搞清楚本课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要求。要求方面要特别关注“知道”“理解”“掌握”等关键词,不同的用词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详阅教参的目的是具体把握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为教学设计做准备。 2、精心教学设计。(1)书写教案的过程实际就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具体过程。年轻教师上公开课必须写详案,详案具体如何写没有硬性规定,大体上可以分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六个部分,切忌讳为了省事而写简案。(2)教学设计如何出彩?这个问题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人身上可能有无数的答案,但是有以下几点是共同的: ①教学思路清晰,层次明显。导入、重点突破、难点突破、小结、拓展训练每个环节都必须有清晰的界限。这样的目的是让学生也是让听课的老师清楚地知道你想做什么?正在在做什么?你已经做了什么?年轻教师往往只在乎课堂活跃,可是一堂课热闹之后,到底学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学生和老师都说不出所以然,那么这堂课很难是一节成功的课......>>
幼儿教师怎样上好一节公开课
一节课上得好还是不好,关键是看幼儿园教师怎么教。那么,如何上好一节活动课呢?以下为幼儿园教师列举了“上好幼儿园活动课”的一些小技巧,幼师们很有必要来了解一下哦!
一、一节好课也是有标准的
同样一节课,幼师们组织的方式却五花八门,你说你上得好,我说我上得好,大家都在说自己上得好,究竟,什么样的课才称得上是一节好课呢?以下为你逐一道来,希望幼师们能给幼儿一个真实、自然、简单的课堂。
(一)从教师方面
1、教态亲切、自然、大方,语言生动简练、适中、不罗嗦,并注意与幼儿进行沟通和交流交流。
2、多运用并恰当运用表扬和鼓励;加强对幼儿的常规管理。
3、加强对幼儿的常规管理,不放纵幼儿的不良行为,并及时、巧妙地进行制止。
4、课前进行充分地准备。
①把握幼儿的年龄特征 熟悉教材和教案;
②熟悉教材和教案,把握教学重难点 充分准备教学具;
③充分准备教学具,制作实用的教具。
(二)从幼儿方面
一节好课,离不开幼儿园在课堂上的表现。因此幼儿园教师要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动起来,都能参与进来,不要有等待的现象,这样的课才称得上是一节好课。
(三)从课堂设计方面
一节好课,常常依赖于课堂活动设计。活动设计得新颖、独特、有趣,符合幼儿年龄特征,是上好课的前提。因此,幼师们在设计活动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活动课的主次要分明,一般分为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三大部分,并合理分配各部分时间,把握重点,注意目标达成度。
2、导入新颖,能够吸引幼儿的目光,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及年龄特点。可用直接、间接、情景表演、导入、实物或谜语等等与课程有关的导入方式进行导入。但时间要把握在2分钟以内,因为我们的主要目的为接下来的课程做准备。
3、目标明确,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接受能力。
4、教学过程,各环节联系紧密,语言连贯,流程清晰。符合教学的大纲要求。
5、有游戏的环节。幼儿园的课程多数是借助游戏的形式来实现的教学目标,因此,游戏一定是为教学内容而准备的,我们要为目标而游戏,不是为游戏而游戏。可以通过游戏或分组游戏的方式检测孩子掌握的程度,从而了解孩子的接受能力,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辅导。
6、把握好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小班幼儿一般是10-15分钟,中班幼儿一般20-25分钟,大班和学前班孩子是30分钟左右。把握好孩子的最佳接受状态,也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
7、上好一节幼儿园活动课,还要借助一些相关的教具,由于孩子的接受能力和认知特点的局限性,就需要我们老师在生活实际中,蒐集与课程有关的材料作为教具,来帮助幼儿理解,从而加深孩子的印象。
此外,幼儿园课堂组织,要紧凑,不拖沓;教学活动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教学要有主线,要一气呵成。
上好课,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好的课堂设计是一节好课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常常看到有些教师作秀,或者安排了很多内容,导致教学任务没有完成,或者走马观花……由于幼师们过于做作,影响了课的质量。在课堂设计方面,幼师们除了要考虑课堂教学思路要清晰外,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1、少一点“堆砌型”,多一点“放射型”—— “放射型”的课是指一节课围绕一个点展开,各环节的设置都是为这个重点服务的。
如:《和时间赛跑》
教学点:体验时间的长短,发现时间的价值和自身的努力有关系。
环节一:早上7点和8点之间你做了哪些事?(洗脸、刷牙、去幼儿园、锻炼……,感知一下时间与做事情之间的联系,为下面的活动做下铺垫)
环节二:一分钟里面插雪花片。先是无意识地插——这时幼儿自身处于一种自然状态,......>>
怎样上好一堂优质课
求“趣”
就是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老师,喜欢老师所教的课程,变
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求“新”
就是注意在学习别人教学艺术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新与发展,
显现自己鲜明的教学个性。
求“效”
衡量教学最优化有两个标准:一是教学效果,二是时间消耗,即在规定的时间内,
取得一般教师所不能取得的教学效益,可见优质课的最后落脚点是效果与效益。
二、优质课应当具有的几个特点
1
、结构严谨
课堂教学结构是在以班级授课形式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的需要,
合理地选择和应用现代教学媒体,
继承传统教学媒体中的有效成份,
使
二者结合起来,
相辅相成,
构成教学信息传输及反馈调节的优化教学媒体群,
共
同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
控制论告诉我们:
课堂教学是一个可控的过程,
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各
种信息反馈,
可以实现有效地调控,
使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并随时注意排除各种干扰信息,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和教学的最佳效果。
教学设计的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分析教学目标,
即明确学生学习什么
内容;
确定教学策略,
即为达到预期目标打算如何进行学习?也就是选择要达到
预期目标所需要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学习评价,及时获取反馈信息,检查
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
2
、思维流畅
思路流畅是指老师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
启承转折应该自如、
平滑,
师生的思
维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犹如滚滚长江,一泻千里。
3
、应变自如
教育机智是老师重要的心理品质,
主要表现为对突发的敏感、
迅速准确的判
断和灵活机智巧妙的处理。
而这一切都是在沉着、
冷静的心理状态下产生的,
无
论发生什么事,
老师都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心平气和地调整原定,
灵活
地处理好一切问题。
4
、节奏适中
课堂教学节奏,
指教学过程中各种可比成份连续不断的交替,
在时间上以一定的
秩序、
有规律地重复出现的形式。
通过这些可比成份的重复和有规律的交替来表
现,传达教育者的情感态度、思想倾向及所要强调的内容。
(
1
)
课堂教学节奏的成份
课堂密度:指单位时间内完成一定质的教学任务的程度。是有效信息。
课堂速度:
指对教学量规定的概念。
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教学任务的量。
包括对
新知识的学习和旧知识的巩固。
课堂难度:
指教授者和学习者在教学时感到表达、
理解、
运用等方面的难易程度。
它多属技术、方法、理解水平方面的问题。
重点度:
指通过比较而确定的相对概念。
它是指课堂内重要和主要内容占全部教
学内容比例的大小的程度。
强
度:指教师、学生双方在单位时间内,教授或学习一定难度和一定数量的教学内容所引起
的双方身心疲劳的程度。
持久的高强度,
可能使教师传输教学信息的能力减弱,
也可能使学生接
受教学信息的能力衰减。
*** 度:指教师、学生双方共同沉浸在教学美中,融于情景交融的境界中,所激
起的双方情感的共鸣,
情感振荡的程度。
高 *** 度的出现,
常标志著教学 *** 阶
段的到来。
教学节奏的高低、强弱规律变化,使教学跌宕有致,起伏自然。
(
2
)
课堂教学中的节奏特点
课堂
45
分钟里,学生的脑力不可能保持在一种状态。有振奋、愉悦,也有疲倦、松懈。教师的
课堂管理技术要求教师掌握这种在课堂上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
长短现象。
学生在听课过程
中,随时间推进,其兴奋中心呈......>>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数学公开课
“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的。因为有兴趣,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为满足好奇心,学生就要看、要听、要想、要问,思维也被激活。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成功的体验中使学生的兴趣收到保护和激励。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大自然的语言
课文介绍了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大自然的语言”用来比喻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把大自然中种种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形象地说明了认识它、研究它的重要性。
课文把原来的标题改为“大自然的语言”,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情趣,又很新颖,比直接说“物候学”更容易吸引读者;也更合乎“科学小品”这类文章的特点。
下面再通读全文。先替各自然段标上序号(一至十二),用5分钟时间快读一遍,并思考第一道练习题中的4个小题,填写段的序号。
[学生读、练后简要讨论。各小题后括号内应填的序号为:
第1题(一至三);第2题(四至五);
第3题(六至十);第4题(十一至十二)。〕
(三)理清层次,剖析条理。
说明文要把事理说明得清清楚楚,让人读了容易理解,就必须讲究条理性。请同学们围绕课文的中心——物候现象的介绍,划分段落,简要归纳段落大意。
[在解答第一题的基础上,引导讨论,然后归纳:
第1大段(一至三段):从一年四季中自然现象的变化说明什么是物候,并进一步说明物候学和它研究的对象。
第2大段(四至五段):说明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3大段(六至十段):分项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4大段(十一至十二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课文中心明确,条理清晰。请再进一步思考;决定物现象来临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讨论后归纳]
说明应有条理,即使是并列的几个方面,也不能任意推测,而是要以一定的标准理清条理,依恰当的顺序逐项说明。课文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按照从主要(七、八、九段)到次要(十段),从空间(七、八、九段)到时间(十段)的顺序来安排的,并分别用了“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表明四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上有所不同。
(四)学习编写读书摘要。
同学们通过几次通读课文和讨论内容、层次,对课文已经大致理解。在阅读实践中,为了加深理解,抓住重点,或是为了记录资料,以备日后使用,我们常常会在大致理解内容之后,做一些读书摘要。摘要,实质上就是对信息进行筛选,要把文章的要点或主要的内容摘录在卡片或笔记本上。摘录的形式,可以是分条的提纲,也可以是浓缩的文字;可以摘引原文的重要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今天我们先练习最简单的读书摘要:从课文中选出一些重要的语句,分条抄录在笔记本上,构成本文的“摘要”。第一步,先围绕课文第一道练习中的4个小题,从文章中找出答案,在有关的句子下划一条曲线。第二步,把这些句子分别摘抄在笔记本上,有时可适当调整语句或在句子前、后加上一些词语,使表达完整。
[学生练习,完成后相互交换阅看,订正、补充,加深理解课文内容。再将预先准备的写有“摘要”的小黑板挂出,供学生参考,但要求不必抄教师做的“摘要”。〕
《大自然的语言》摘要
1.草本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应用在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它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3.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四个因素:首先是纬度,第二是经度,第三是高下差异,此外还有古今的差异。
4.物候学研究,首先是为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利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集树木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第二课时
(一)交流读书摘要,加深对课文理解。
[交流二、三人后归纳,鼓励学生向课外阅读延伸,经常自觉地做读书摘要]
(二)继续研讨写法。
这篇课文的写法,除了层次清晰、有条有理这个特点外,还有一个写法特点也值得理解和学习。说明事物的时候,常常要用举例子的方法,举例的多少按照需要而定,可以举一个,也可举两个甚至更多些。这篇课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而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却举两个例子。[学生读课文]举两个必要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说明文中例子举多举少是有讲究的。读者容易明白的地方举一个例子就可以了,不容易明白的地方要多举两个例子。近海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如果依次类推,就会误以为春天也一定来得早,一定温暖,但是事实上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接连举了“大连——北京”和“烟台——济南”两个例子加以说明,使人确信无疑。
(三)理解语言的生动性。
这篇说明文的语言很生动。生动的说明才能让人爱读易懂。先请同学们把第一、二段仔仔细细地轻声读两遍。
同学们自读后教师范读一遍,然后挂上预先准备的小黑板;
要求学生通过比较对照,指出上述语句同课文中相应的语句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了解:两者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课文的语句要生动得多。[讨论后归纳]
第1句没有课文中“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这一句生动。“渐渐回暖”是一般的说法;“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则很自然地运用拟人的写法。“沉睡”、“苏醒”两个词用得贴切而生动,具体地喻写了严冬的大地和早春大地的不同情态。
第2句没有课文中“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这一句生动。“飞来了”是一般的动态叙述;而“翩然归来”是轻松、活泼的动态描写,而且还包含有亲切欢迎回到家来的感情。
第3句没有课文中“……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这一句生动,“掉到地上”是一般的动态叙述;而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则是具体、生动的描写,黄叶在秋天纷纷落下的情景,仿佛彩色**的镜头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第4句没有课文第二段中几个原句生动。那几句紧扣“大自然的语言”,先后用了比喻、拟人的写法,还模仿布谷鸟的叫声,写成催促农民耕作的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比直接说“及时耕作”要新鲜、生动得多。
(四)复习、复述。
再朗读课文第一段,结合上下文进一步理解一些词语的含义。然后与旁边的同学交换复述课文。
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教学建议
一、主题思想
恐龙是古爬行动动物,种类繁多,体型各异,小的体长不到一米,大的体长数十米,重达四五十吨。有食肉的,也有食植物的。它们在地球上的陆地或沼泽附近生活,在地球上曾称霸一时。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灭绝了,成为生物史上最大的谜案。这两篇短文,一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说;一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课文所选两篇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文章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二、思路分析
《恐龙无处不有》开篇提出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各自的发明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启发,以引起读者的兴趣:“紧密相连”表现在哪里?有哪些事实能证明它们是互相“产生影响”的?然后举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例子,提出既然寒冷的气候不适应恐龙的生活,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去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引出板块构造理论,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得出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为板块构造理论的成立提供了有力证明的结论。
《被压扁的沙子》起笔提出导致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原因的一个新观点——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童星对地球的撞击,引起人们对这一曾经主宰过地球的生灵突然灭绝的兴趣、并且说明科学家们研究的目的在于“多地了解这种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临这种时,我们可以取某种应急措施”。然后从地质学发现的证据上论证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撞击。
三、段落结构
《恐龙无处不在》的段落结构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被压扁的沙子》的段落结构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自然段),提出关于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第2和第3自然段先后举了两个例子提出了关于“撞击说”和“火山说”这两种观点。
第二部分(第5自然段至全文完),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支持“撞击说”。这部分分四层。
第一层(第5、6自然段),说明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我们以后也许还会遇到这种情况,因此,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两种理论。
第二层(第7至第10自然段),说明1961年一位苏联科学家发现了“斯石英”,并且介绍了它的性质,为下文佐证“撞击说”奠定了基础。
第三层(第11至第13自然段),说明斯石英不仅可以在实验室制造,而且它在自然界中是可以存在的,不过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由此推断撞击是可以产生斯石英的。事实也证明,火山喷发是不会产生斯石英的,从而进一步佐证了“撞击说”。
第四层(第14自然段至全文完),通过亚里桑那大学的约翰?F?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的例子,进一步证明“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从而得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的结论。
四、说明顺序
作者用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所以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清楚。
五、说明方法
要理解这两篇短文,还要注意作者运用的引人入胜的说明方法。首先是举例子。在文章中,作者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例如,《恐龙无处不有冲为了证明不仅南极大陆有恐龙化石这一说法,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板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的事实,说明南极不止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说法严谨。
其次是作比较。例如《被压扁的沙子》中,谈到斯石英和普通沙子的区别时,为了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在《恐龙无处不有》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
第三是打比方。短文还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语言既生动又明白如话,如《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除上述的方法之外,还有“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这里不一一分述。
六、严密准确的语言
“在一个科学领域作出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中的“肯定”一词,又如“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中的“最终也许”和“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绝灭’”中的“毫无疑问”等都能体现语言的严密和准确。
七、比较阅读教学建议
这两篇科普文章所介绍的都是比较深奥的科学知识,但由于作者取了朴实、明白如话的语言,使原本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又《恐龙无处不有》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的撞击。通过这两篇短文的比较阅读,让学生懂得写作文章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下笔。重在通过阅读,整体感知,进一步挖掘文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科学的精神。
返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
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难点: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满足他们的表达欲,活跃学习气氛。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借阅科普读物,从中找出与本文内容相关的科学知识,大家共同学习研讨。
学生对一些自然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说明产生这种看法的依据。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大陆漂移图示的同时,介绍“大陆漂移说”产生的故事:1912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当他把目光移到墙上那张已看过千百遍的世界地图上时,突然产生了一个新奇的想法:为什么地图上南美洲巴西亚马孙河口突出的一块大陆,同非洲喀麦隆海岸凹陷进去的部分,形状竟会如此相似?为什么沿北美洲的东海岸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带,与欧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陆,竟会如此吻合呢?难道这几块大陆原来曾连在一起,后来才分离开来的吗?
魏格纳被这个奇妙的想法激动得几天没有睡好觉。他把地图上所有的陆块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的海岸线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后来,他经过多方面的研究、求证,大胆地提出了轰动世界科学的著名学说——大陆漂移说。
那么“恐龙无处不有”与大陆漂移说有什么关系呢?
(一)明确目标
1.理解“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科学观点。
2.把握“恐龙无处不在”印证大陆漂移说的说明顺序和方法。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研讨以下问题:
1.“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3.你怎么看待科学家们的推断?
讨论明确:
1.1986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因而“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之说成立。
2.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即“恐龙无处不在”。他们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何以在南极生存?”“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进到另一个陆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是大陆漂移把恐龙带到了南极”。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学生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说明的层次顺序及说明方法。
讨论明确: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本文在说明“大陆漂移”:是恐龙无处不在的原因这一主体内容时,诠释了“板块构造”理论,还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将“板块构造”形象化地说明出来,板块聚散的科学原理也就通俗易懂了。
主体说明部分。列数字是一个重要说明方法,如“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大约在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
“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
“大约经历了1亿年, (南极)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极。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
——运用大量的数据进行说明,给人以科学依据充分的印象,有很大的说服力。
此外,文章的第二、三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又是在举例说明,说明“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科学论断。
(四)总结、扩展
科学家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产生联想,经过怀疑、推测、研究、论证之后有新的发现。同学们要从中受到启发,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为学生提供一篇短文《世界各大洲都有恐龙的足迹吗》,进行比较阅读,使大家加深对《恐龙无处不有》所说明内容的理解,进而从两篇写法各异说明内容却一样的文章中,去找寻自己的发现。
(五)布置作业
借阅有关资料,或参观自然博物馆,或看有关科幻影片,了解一下恐龙的世界。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曾以900~1200属之众“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后来一齐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至今仍然是科学的一个谜。本文是破解此谜的一个观点,同学们读后与自己已知的别的观点进行比较,看哪种观点更让人信服。
(一)明确目标
1.本文有关恐龙灭绝的观点要把握。
2.本文说明其观点的依据、顺序及方法。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2.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讨论明确:
1.科学界对于恐龙在6500万年遭遇灭顶之灾,存在着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的依据: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的依据: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2.作者意在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在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撞击说”而否认“火山说”?
讨论明确:
在作者看来,有论据验证的理论才能成立。
作者对前苏联科学家的实验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斯石英的原子之间结合的极为致密,在通常条件下,斯石英可以保持数百万年。(列数字说明)
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过巨大陨石的撞击。(举例子说明)
在进行过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举例子说明)
由以上两例,作者认为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作者认为,地壳深处的斯石英可以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
由此作者断定: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过撞击。
加上科学家又有新的发现:在岩层年龄为6500万年的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中,检验到了斯石英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就这样,作者最后确认,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2.你能把作者的思路理清楚吗?
讨论明确:
作者以科学发现和科学实验的成果为依据,层次清楚地说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说明顺序:科学发现→观点产生→科学研究发现→印证观点。这是一种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
3.科学界研究恐龙灭绝问题,在作者看来有何意义?你怎么认为?
作者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对这种时,我们可以取某种应急措施。
(学生谈个人的认识,言之成理即可)
4.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
讨论明确:
本文的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所以产生,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题形象性强,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改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文题对本文内容起不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四)总结、扩展
1.同学们拿出自己搜集的有关恐龙及恐龙灭绝的资料,大家互相交流,看看哪种学说自己最感兴趣,同时说明自己感兴趣的原因(那种学说成立的科学依据)。
2.科学发现本身是一种科学成果。而对科学发现的研究还会产生系列科学成果,甚至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同学们对此进行研讨、分析。
3.《恐龙无处不有》和《被压扁的沙子》两文所写内容及所用说明顺序的相关处。
讨论明确:(1)都围绕恐龙展开说明内容;(2)都以科学发现引发科学观点,科学研究印证科学观点为说明顺序;(3)两文都表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