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水影响很小可以忽略对吗_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
1.气候变化的影响
2.全球气候变暖对水的影响
3.2018年到2020年影响水变化的因素
4.气候变化造成的四种影响
5.气候变化趋势对地球环境影响是什么
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化将增大许多国家洪涝和干旱灾害发生的风险,将继续对各国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对水供需、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沿海地区等的影响更为显著。那么,水安全将受到怎样的挑战,我们将如何应对?
专家说:第四次IPCC的评估报告基本上认为,人类的活动是近50年来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气候变暖会使大气水循环的速度加快。大气水循环速度加快之后,更容易产生一些气候极端。例如暴雨、干旱、台风等,同时极端天气的频率和强度都有可能增大。
水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大气中的水汽能阻挡地球辐射量的60%,保护地球不致冷却。海洋和陆地水体在夏季能吸收和积累热量,使气温不致过高;在冬季则能缓慢地释放热量,使气温不致过低。
专家指出,气候变化对水安全的影响有四个大的方面:
首先是供水安全,就是有没有足够的水给人们用。过去的30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共同影响,我国北方的河流径流量大大减少。海河流域降水减少10%左右,径流量减少40%~60%。在黄河中游减少30%~40%,以人类活动的影响为主。
第二是洪水安全,气候变化使洪水发生的概率增大。气温增高,大气保持水汽的能力加强,遇到冷空气就容易产生强降雨,一些局部性的暴雨有可能增多加强。还有全球变暖使冰山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将使得沿海地区的防洪形势进一步严峻。
第三是水环境和水生态安全。气温升高之后,对水体生物的生活环境会产生影响,水体生物的分布会发生变化;水体容易产生蓝藻、富营养化等问题,再加上降雨减少,径流减少,对水的稀释能力变小,自净能力减弱。
第四是水工程安全。一是全球变暖使得洪水的强度和频率发生变化。二是气温的升高,影响工程材料的耐久性。
面对气候变化对水带来的影响,各国应该取各项措施积极应对。在防洪方面,加强了防洪工程体系和非工程体系的建设,加大了对江河堤防体系和海堤建设的投入。
气候变化的影响
(一)气候变化对水的影响
1.气候变化对水影响研究的情况。气候变化对水影响的问题已引起广泛的关注。 19年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环境署、国际水文科学协会等国际组织实施的"世界气候"中 专门设立了世界气候-水,研究水系统对气候变率的敏感性问题,以及气候变化和气候变率对水文和水的影响。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的第一、二、三次评估报告,评述了气候变化对水影响的研究结果,包括气候变化对地下水和水质影响的研究,水文、水对气候变化和气候变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研究等。
我国研究气候变化对水影响的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1988年"气候变化对西 北、华北水的影响研究"运用大气环流模式、水分热量平衡模型、概念模型、统计模型和古代相似法模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西北、华北地区水的可能影响。1994年开展的"气候变化国别研究"水专题中建立了随机大气模型、流域蒸散模型、流域水文模型和水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大气环流模式的结果,评估了气候变化对天然径流及年内分配、干旱洪涝、流域水文情势和水供需的影响。1996年进行的"气候异常对水的影响研究",研制了蒸散(发)模式和黄、淮、海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式水文模式。同期实施的"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研究"项目,建立了流域径流模式和大尺度水文模式。
2.气候变化对水影响研究的主要结论。目前广泛开展的气候变化对水文、水的影响研究,大都以精度较高、综合性较强的区域水量平衡为基础,使用大气环流模式输出结果或定的气候变化情景,探讨未来水文和水的变化情况和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后,水供给状况会出现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江河流量将发生变化。对于江河流量的变化,现在比较一致的预测是:高纬度地区和东南亚,年平均流量将增加;中亚和环地中海地区、南非和澳大利亚,年平均流量将减少。其他地区没有一致的流量预测结果。气候变暖会促使冰川消退和永久雪盖减少加快。预计到21世纪末,1/3~1/2的山地冰川将消失。中高纬地区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可能会因此而减少。
我国"气候变化国别研究"水专题利用三个全球大气环流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后我国七个流域天然年径流量的可能变化有三种结果:一种是全国主要江河年径流量都减少;一种是北方径流量减少,南方径流量增加;一种是北方径流量增加,南方径流量减少。进一步的模拟研究表明,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气候变化导致的年径流量变幅较小,为-8%-8%。淮河及其以北地区气候变化导致的年径流量变幅最大,其中淮河减少15%,海滦河流域的京津唐地区减少16%;辽河增幅最大,为17%;黄河上游增幅次之,为15%;松花江增幅最小,12%。年径流量的增加和减少都是发生在春、夏、秋季,径流量减幅较大的月份发生在气温升高、降水减少的情景下,径流量减幅可达降水减幅的4倍以上;径流量的增加发生在气温升高、降水增加的情景下,径流量的增幅与降水的增幅基本一致。
(2)水的供需状况将出现变化。我国科学家使用四个全球大气环流模式给出的结果表明,气候变化产生的缺水量小于人口增长及经济发展引起的缺水量;但中等旱年及特枯水年,气候变化产生的缺水量将大大加剧海滦河流域、京津唐地区、黄河流域及淮河流域的缺水并对社会经济产生严重影响。现有的研究还表明,气候变暖对农业灌溉用水的影响,远远大于对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影响,尤其是在降水趋于减少和/或蒸发的增加大于降水增加的地区。
(3)旱涝灾害出现的频率等将发生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增强全球水文循环,使全球平均降水量趋于增加,但降水变率可能随着平均降水量的增加而发生变化,蒸发量也会因全球平均温度增加而增大,这可能意味着未来旱涝等灾害的出现频率会增加。
(4)一些地区的水质将出现变化。气候变暖后,一些地区由于蒸发量加大,河水流量趋于减少,可能会加重河流原有的污染程度,特别是在枯水季节。同时,河水温度的上升,也会促进河流里污染物沉积、废弃物分解,进而使水质下降。当然,年平均流量明显增加的河流,水质可能会有所好转。
3.气候变化对水影响研究的不确定性分析。
气候变化对水影响研究的不确定性,有多方面原因:
(1)未来区域气候变化情景本身的不确定性。目前大气环流模式的分辨率一般在275千米× 275千米到500千米×825千米之间,它不能直接提供小于模式分辨率区域内的气候要素改变信息。目前小区域内气候要素的变化信息都是用粗分辨率大气环流模式输出结果内插获得的。由于气候要素分布受地形和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制约,简单内插并不能获得客观、合理的小区域气候要素值。同时,大气环流模式模拟径流时,只是简单地将径流看做是降水的瞬时反映,没有反映地表径流等形成的时间差异,没有考虑地形、地貌的影响,没有考虑水分的水平运动等因素。
(2)缺乏将区域气候预测情景与水连结起来的陆面水文过程模型。目前关于未来气候对水影响的研究,基本上是给定气候情景下水变化的敏感性研究,且多数仅限于研究气候变化对多年平均径流的影响。现有的各类水文模式还不能真实地反映水文物理过程,模式中的一些参数是通过调整、逼近、寻优等方法确定的,用这种模型来模拟气候变化的影响很难给出比较准确的结果。
(3)现有气象资料中的误差带来模式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这些误差包括资料的观测误差、传输误差、站网设置不合理等。
(4)未考虑非气候因素的影响。气候变暖后水的变化问题,除了要考虑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外,还要考虑土地利用、地下水开等因素,以及调整和适应对策的影响等。但现在很难对未来100年内这些方面可能出现的变化做出预测。这也会导致现在估算的流域水量不准确。
全球气候变暖对水的影响
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如下:气温升高、风暴肆虐、干旱加剧。
1、气温升高。
随着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全球地表温度也在上升。过去十年,即2011-2020年,是有史以来最温暖的十年。自1980年代以来,每十年都比前一个十年更温暖。几乎所有的陆地地区都正在经历更多炎热的天气和热浪。
2、风暴肆虐。
在许多区域,毁灭性风暴的破坏力变得更大,发生次数更频繁。随着温度的上升,更多的水分蒸发,加剧了极端的降雨和洪涝,引发更多的毁灭性风暴。热带风暴的发生频率和范围也受到了海洋变暖的影响。
3、干旱加剧。
气候变化正在改变水的可获得性,让更多地区的水变得稀缺。全球变暖加剧了已缺水地区的缺水状况,还会增加农业干旱和生态干旱的风险。农业干旱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而生态干旱将增加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在人为因素中,主要是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特别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的经济活动引起的。
化石燃料燃烧和毁林、土地利用变化等人类活动所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大幅增加,温室效应增强,从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据美国橡树岭实验室研究报告,自1750年以来,全球累计排放了1万多亿吨二氧化碳,其中发达国家排放约占80%。
2018年到2020年影响水变化的因素
全球气候变暖对水的影响如下:
如果天气气候的变化范围超过了正常波动的上限或者下限,就会出现极端天气气候,极端的发生往往伴随着较大的社会影响。以降水为例,降水过多会带来暴雨洪涝,危及房屋、土地、农田甚至生命安全。而降水过少则会带来干旱,影响作物生长甚至人畜饮水等。
在气候变化影响下,全球气候带正在发生着变化。主要特点是热带地区上升运动在加强,副热带地区下沉运动也在加强。简单说,就是本来降水多的地方降水更多,而副热带干旱少雨地区降水在减少。此外,大气湿度也在增加,更加潮湿。
全球气候变暖原因
1、人口剧增因素
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21世纪,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气候变化造成的四种影响
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和城市化。
1、气候变化:2018年到2020年全球气候变化导致降水量模式的改变,包括降水量的增减、分布不均和降水时间的变化,导致某些地区干旱加剧,而另一些地区则面临洪涝灾害,从而影响水的供应和质量。
2、人口增长和城市化:2018年到2020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水的需求也在增加,城市地区的用水需求更高,包括家庭、工业和农业用水,导致水的过度开和水污染问题。
气候变化趋势对地球环境影响是什么
下面是关于气候变化造成的四种影响:
1、温度上升:气候变化导致地球温度上升,这表现为全球变暖现象。温度上升会引发极端天气的增加,如热浪、干旱和强降雨等。这对农业、水、生态系统和健康等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
2、气候模式变化:气候变化导致了全球气候模式的不断改变。这包括降雨模式的改变、季节性变化的错位以及风向和气流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农业、水和生态平衡产生了重大影响,可能导致洪涝、干旱和作物减产等问题。
3、海平面上升: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和海水膨胀,海平面正在逐渐上升。海平面上升威胁到沿海地区的居民、城市和生态系统。可能导致海岸侵蚀、咸水入侵淡水、岛屿消失以及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4、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气候变化导致栖息地破坏,使得一些物种失去适宜的生存环境。同时,一些生物无法适应快速的气候变化,造成物种灭绝。这对生态平衡、食物链和生态系统功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发生气候变化的原因
1、温室气体排放:人类活动,尤其是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以及森林砍伐,导致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其中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这些温室气体会在大气中形成温室效应,使得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2、人类活动改变土地利用:人类活动导致了土地利用的改变,如森林砍伐、城市化和农业扩张等。这些活动会导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释放出更多的碳,并减少了植被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进一步加剧了温室效应。
气候变化趋势对地球环境影响是什么如下:
1、对生物物种的影响
很多动植物的迁徙将可能跟不上气候变化的速率;温度的上升还会使全球一些特殊的生态系统(如常绿植被、冰川生态等)及候鸟、冷水鱼类的生存面临困境。
2、对水的影响
温度的上升导致水体挥发和降雨量的增加,从而可能加剧全球旱涝灾害的频率和程度,并增加洪灾的机会。气候变化对降水分布的影响:近100年来全球年降水量(annual precipitation)变化的时空分布不均性逐渐加剧。
3、对森林的影响
森林树种的变迁可能跟不上气候变化的速率;温度的上升还会增加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的可能性。
4、对沿海地区的影响
海平面的上升会对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产生重大影响。据估计,在美国海平面上升50cm的经济损失为300~400亿美元;同时,海平面的上升还会造成大片海滩的损失。
5、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由于气候变化,某些地区的农业生产可能会因为温度上升,农作物产量增加而受益,但全球范围农作物的产量和品种的地理分布将发生变化;农业生产可能必须相应改变土地使用方式及耕作方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