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候变化的利弊有哪些

2.天气和气候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气候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

4.地理环境及四季气候

5.气候与环境的关系?

气候和环境_气候和环境的关系

环境的定义是指生物体周围一切与其生存和发展有关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它包括了生物体所处的地理、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以及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分类如下:

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地球上非人为因素形成的自然条件,包括大气、水、土壤、岩石、生物等。自然环境可以分为陆地环境和水域环境两大类。陆地环境包括山地、平原、沙漠等地貌类型,以及各种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湿地等。

2、人工环境

人工环境是指人类通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生活和生产空间,包括城市、乡村、工厂、农田等。人工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工环境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

3、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指生物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生态环境包括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子两个基本要素。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关联的多种生物组成的集合,而非生物因子则包括气候、水文、土壤、地形等自然条件。

影响环境的因素

1、工业污染

工业污染是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大量的工厂和生产设施被建立起来,排放出各种有害气体和废水。这些污染物会直接进入大气、水体和土壤中,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例如,二氧化碳的排放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酸雨的形成则对植被和水域产生危害。

2、城市化

城市化也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扩张导致了大量的土地开发和建设活动。这导致了森林砍伐、湿地消失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此外,城市的交通拥堵和能源消耗也会产生大量的尾气和噪音污染,对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3、农业活动

农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农药和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等都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此外,大规模的农田开垦和森林砍伐导致了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农业活动还会产生温室气体,如甲烷和氧化亚氮,进一步加剧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

气候变化的利弊有哪些

1.对土壤的影响:不同的气候类型有不同的水热条件,在不同的水热条件下会发育不同的土壤类型.比如热带雨林--砖红壤;亚热带季风气候--红壤.

2.对水文的影响:一般降水多的地区河流湖泊多,且多为外流河外流湖;降水少的地区河流湖泊少,且多为内流河内流湖.

3.对植被的影响:不同的气候类型发育不同的植被类型.比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天气和气候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利弊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利:

1、改善环境质量: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极地地区的冰雪融化,海洋水平面上升,可能会改善一些地区的干旱和洪涝状况,提高水质和空气质量。

2、促进农业发展: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一些地区的降雨量增加,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气温升高可能会延长农作物的生长季节,提高产量。

3、增加能源供应:随着气温的上升,北极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变得更加易于开,为能源供应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弊:

1、破坏生态环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频繁发生,如洪水、干旱、风暴等,破坏了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2、影响人类健康: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是不难发现的,热浪冲击频繁导致死亡率及某些疾病,特别是心脏、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3、加剧其他灾害:气候变化导致气候灾害增多可能是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如干旱、水灾、暴风雨等,使死亡率、伤残率及心理压力增大。

4、破坏经济和社会发展:气候变化可能破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影响农业、能源、交通等重要经济领域。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好处:

1、增加农作物的生长时间:随着气温的上升,农作物的生长季节可能会延长,使得农作物有更多的时间积累营养和产量。

2、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一些地区的降雨量增加,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增加农作物种类: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一些地区变得更加适合种植某些农作物,从而增加了农作物种类的多样性。

4、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随着气温的上升,一些地区的土地可能会变得更加适合种植农作物,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5、促进农业技术的发展: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一些农作物的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出现,从而促进了农业技术的发展。

气候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

天气和气候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地形方面,长期稳定的气候对应一定的地形地貌,如黄土高原地带因受大陆性气候影响,夏季降雨集中,导致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地形影响气候,气候重塑地形。水文方面,气候控制降水,不同气候下的降水量不同,体现出的水文特征就不同。如内陆河径流量受到高山冰雪融水的影响。生物方面,气候对生物的体形特征,生理结构有影响,如欧洲白种人鼻管狭长,使进入体内的冷空气得到加温。方面,气候决定的丰富程度,如远古地区古气候适宜,则该地有可能生长过茂密森林,形成煤田,目前气候影响下,赤道热带雨林气候控制地区生物明显比极地气候区域丰富。

地理环境及四季气候

积极影响:为人类活动提供方便,农业方面有助于农作物生长,高产等;工业方面,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减轻环境污染;第三产业方面,尤其是服务业方面,为人类提供更好服务设施安全性。消极方面:恶劣的气候现象给人类带来不便甚至灾难,对人类出行产生影响。譬如强令空气南下会带来寒潮,随之伴有大风、雨雪等天气,对人类活动实为不便。但有些灾害也有一定积极作用,譬如寒潮过境可净化空气等。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它是自然灾害中的原生灾害之一。一般包括天气、气候灾害和气象次生、衍生灾害。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最为频繁而又严重的灾害。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十分频繁、灾害种类甚多,造成损失十分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

气候与环境的关系?

北京地理环境 地质:绵山由震旦系和前震旦系、奥陶系、寒武系构成,约开始于19亿年前,结束于4亿多年前,是大地被海水淹没后沉积了石灰岩、白云巖、沙岩等,山体继续上升,谷地相对下降,继续接纳物质堆积,沉降速度大于堆积速度而形成。 为侵蚀构造型石灰岩高山区,属新构造运动强烈上升的侵蚀构造类型。谷壁多有岩溶溶洞,沿层面发育。地震为新构造运动的主要表现特征。 地理:绵山地处太原盆地西南端、太岳山北侧、汾河南畔,坐标在东经110°44′10〞-112 °10′14〞,北纬36°50′01〞-37°11′04〞之间,绵延百里,西入灵石县境,南与沁源县毗连。风景名胜区规划面积为135平方公里,管辖范围为40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566.6米,相对高度1766余米。南同蒲铁路二级编组站介休车站,大运公路一级路段、108国道穿越县境。北距省会太原137公里,南至临汾135公里,是山西省南北交通枢纽。 北京四季气候 气象:绵山属温暖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 春季日照充足,夏季雨量较多,秋季凉爽宜人,冬季多有瑞雪。春季日照充足,夏季雨量较多,秋季凉爽宜人,冬季多有瑞雪。平均气温为5.1℃;六、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24℃。年平均气温为10℃--9℃。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温度递减1度左右。阳坡凹处温度相对要高。年降水量在656.2--621.1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0%。全年多西南风,风速平均为2.2米/秒。四月份风多较大,八月份风少而小。四季景色各异,皆宜游览,尤宜冬日雪霁。 2007-03-14 16:58:15 补充: 中国香港位于中国广东省珠江口东侧岛屿,在地形上与广东省东南部相 邻,是由中国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及附近的235个小岛所组成,总面积1070平方公里。其中中国香港岛约77.5平方公里、九龙半岛12平方公里、新界(包括235个离岛)约980.5平方公里。虽为弹丸之地,但其重要性却不容忽视。 2007-03-14 16:58:38 补充: 境内山丘呈北东向,海岸陡削,多岛屿和港湾,中国香港岛 为一花岗岩小岛,东西狭长,几乎没有平地,建筑物傍山 而立,层层如梯;九龙地方与中国香港岛隔海相望,是各类船 只停泊的地方;新界地方占小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但 人口却最少,大部分为农业区。 以地质而言,中国香港岛几乎全为坚硬的花岗岩所覆盖。但是由于地处亚洲枢纽,占地利之便,现为国际贸易港、重要商品制造中心及世界第三大金融市场,全球第七大贸易经济体系,第九大服务输出地。香 港 属 于 亚 热 带 气 候 。 2007-03-14 17:01:03 补充: 春 天 ( 三 月 至 五 月 中 旬 ) : 温 度 和 湿 度 上 升 , 宜 穿 著 薄 外 套 或 毛 衣 。平 均 温 度 23℃ , 湿 度 82%。夏 天 ( 五 月 下 旬 至 九 月 中 旬 ) : 炎 热 潮 湿 , 温 度 高 达 33℃ , 湿 度 亦 会 上 升 至 90%, 宜 穿 短 袖 衬 衣 及 棉 质 衣 裙 , 并 带 备 外 套 及 雨 具 。 平 均 温 度 28℃ , 湿 度 80%。 2007-03-14 17:01:14 补充: 秋 天 ( 九 月 下 旬 至 十 二 月 上 旬 ) : 温 度 及 湿 度 下 降 , 天 气 晴 朗 , 宜 穿 衬 衣 、 毛 衣 及 轻 便 外 衣 。 平 均 温 度 23℃, 湿 度 72%。 冬 天 ( 十 二 月 中 旬 至 二 月 下 旬 ) 天 气 清 凉 , 湿 度 低 , 宜 穿 套 装 及 薄 毛 衣 , 偶 尔 亦 须 加 穿 衣 。 平 均 温 度 17℃ , 湿 度 72%。

绵山由震旦系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建筑风格的千差万别是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的结果,气候条件是影响建筑风格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降水

降雨多和降雪量大的地区,房顶坡度普遍很大,以加快泻水和减少屋顶积雪。中欧和北 欧山区的中世纪尖顶民居就是因为这里冬季降雪量大,为了减轻积雪的重量和压力所致。我国云南傣族、拉祜族、佤族、景颇族的竹楼,颇具特色。这里属热带季风气候,炎热潮湿,竹楼多用歇山式屋顶,坡度陡,达45°~50°;下部架空以利通风隔潮,室内设有火塘以驱风湿。这种高架式建筑在柬埔寨的金边湖周围、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等地亦有分布。我国东南沿海厦门、汕头一带以及台湾的骑楼往往从二楼起向街心方向延伸到人行道上,既利于行人避雨,又能遮阳。湘、桂、黔交界地区侗族的风雨桥、廊桥亦是如此。降雨少的地区,屋面一般较平,建筑材料也不是很讲究,屋面极少用瓦,有些地方甚至无顶,如撒哈拉地区。我国西北有些地方气候干旱,降水很少,屋面平缓,一般只是在椽子上铺上织就的芦席、稻草或包谷秆,上抹泥浆一层,再铺干土一层,最后用麦秸拌泥抹平就行了。宁夏虽然也用瓦,但却只有仰瓦而无复瓦。这类房屋的防雨功能较差。如秘鲁首都利马气候炎热干燥,房屋多为土质,屋顶用草甚至用纸箱覆盖,城市亦没有完善的排水设施,1925年3月因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突降暴雨,结果洪水中土墙酥软,房屋倒塌,道路冲毁。

图1 南方骑楼示意图

降水多的地方,植被繁盛,建筑材料多为竹木;降水少的地方,植被稀疏,建筑多用土石;降雪量大的地方,雪甚至也是建筑材料,如爱斯基摩人的雪屋。我国东北鄂伦春人冬季外出时也常挖雪屋作为临时休息场所。

二、气温

气温高的地方,往往墙壁较薄,房间也较大,反之则墙壁较厚,房间较小。曾有人通过调查西欧各地的墙壁厚度发现,英国南部、荷兰、比利时墙壁厚度平均为23厘米;德国西部、德国东部38厘米;波兰、立陶宛50厘米;俄罗斯则超过63厘米,也就是愈靠海,墙壁愈薄,反之墙壁愈厚。这是因为欧洲西部受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气温在0℃以上,而愈往东则气温愈低,莫斯科最低气温达-42℃。我国西北阿勒泰地区冬季漫长严寒,这里房子外观看上去很大,可房间却很紧凑,原来这种房屋的墙壁厚达83厘米,有的人家还在墙壁里填满干畜粪,长期慢燃,用以取暖。我国北方农村住宅一般都有火炕、地炉或火墙,北方城市冬季多用燃煤供暖。近年来大多已改用暖气管道或热水管道暖。

有些地方为了抵御寒冷,将房子建成半地穴式,我国东北古代肃慎人就住这种房子,赫哲族人一直到解放前还住着地窨子。一些气温高的地方,也选择了这种类型的地窨子,如我国高温冠军吐鲁番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间半地下室,是用来暑季纳凉的,据测量在土墙厚度80厘米的房屋内的温度如果为38℃,那么半地下室里的温度只有26℃左右。我国陕北窑洞兼有冬暖夏凉的功能,夏天由于窑洞深埋地下,泥土是热的不良导体,灼热阳光不能直接照射里面,洞外如果38℃,洞里则只有25℃,晚上还要盖棉被才能睡觉;冬天却又起到了保温御寒的作用,朝南的窗户又可以使阳光盈满室内。气温高的地方,往往将房屋隐于林木之中,据估计夏天绿地比非绿地要低4℃左右,在阳光照射下建筑物只能吸收10%的热量,而树林却能吸收50%的热量。我国云南省元阳县境内有一种特殊的房顶—水顶,平平的屋顶上又多了一汪水面,屋外阳光热辣,屋里却十分荫凉。

三、光照

室内光照能杀死细菌或抑制细菌发育,满足人体生理需要,改善居室微小气候。北半球中纬地区,冬季室内只要有3个小时光照,就可以杀死大部分细菌。因此从光方面考虑,房屋建筑需注重三个方面:①光面积,②房间间距,③朝向。气温高的地方,往往窗户较小或出檐深远以避免阳光直射。吐鲁番地区的房屋窗户很小,既可以避免灼热的阳光,又可以防止风沙侵袭。傣族民居出檐深远,一个目的是为了避雨,正所谓“吐水疾而溜远”,另一个目的是遮阳。有些地方还在屋顶上做文章,如《田夷广纪》记载:我国西北一些地区“房屋覆以白垩”以反射烈日,降低室温。气温低的地方,窗户一般较大,以充分接收太阳辐射,但窗户往往是双层的,以避免寒气侵袭,如我国东北地区。宁夏的“房屋一面盖”也是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辐射。日本西海岸降雪量大,窗户被雪掩盖,因此常常还在屋顶上伸出一个个“脖子式”高窗,以弥补室内光照不足的状况。

房屋之间的间距是有讲究的,尤其是城市中住宅楼建设更要注意。楼间距至少应从满足底楼的光照考虑。光照也是影响房屋朝向的因素之一。北半球中高纬地区房屋多座北朝南,南半球中高纬地区则多座南朝北,赤道地区房屋朝向比较杂乱,这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有关。

四、风

风也是影响建筑物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防风是房屋的一大功能,有些地方还将防风作为头等大事,尤其是在台风肆虐的地区。日本太平洋沿岸的一些渔村,房屋建好后一般用鱼网罩住或用大石块压住;我国台湾兰屿岛,距台风策源地近,台风强度大,破坏性极强,因此岛上居民雅美族人(高山族一支)创造性地营造了一种“地窖式”民居。房屋一般位于地面以下1.5米~2米处,屋顶用茅草覆盖,条件好的用铁皮,仅高出地面0.5米左右,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室内配有火堂以弥补阴暗潮湿的缺点,还在地面上建凉亭备纳凉之用。

风还会影响房屋朝向和街道走向。在山区和海滨地区,房屋多面向海风和山谷风。我国云南大理有句歌谣:“大理有三宝,风吹不进屋是第一宝”,大理位于苍山洱海之间,夏季吹西南风,冬春季节吹西风即下关风,下关风风速大,平均为4.2米/秒,最大可达10级,因此这里的房屋座西朝东,成为我国民居建筑中的一道独特风景。城市街道走向如果正对风向,风在街道上空受到挤压,风力加大,成为风口,因此街道走向最好与当地盛行风向之间有个夹角。在一些炎热潮湿的地方,通风降温成为房屋居住的主要问题,如西萨摩亚、瑙鲁、所罗门群岛等地区,房屋没有墙。现代住宅建筑比较讲究营造“穿堂风”,用来通风避暑。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就某种建筑物风格形成而言,它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兼有避雨、遮阳、防风、纳凉等多种功能,同时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牵强地认为是单一作用造成的。我国的蒙古包,既是对草原地区流动放牧的适应,同时蒙古族人又根据气候、地形等条件摸索出“春洼、夏岗、秋平、冬阳”的迁徙原则。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s://bid.lcyff/#/?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