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是什么因素_气候变化对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是什么
1.我需要些环保资料,越全越好!
2.谁能知道CO?P28吗,都是谁参加了?
3.英特尔践行ESG理念 推动可持续发展
企业外部环境(EnterpriseExternalEnvironment)企业外部环境是对企业外部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经济环境等的总称。企业战略重新评审不仅要对企业当前使命、目标、战略、政策进行评价,而且要对企业环境进行分析,以确定其中所存在的关键战略要素。企业环境包括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两部分,企业外部环境由存在于组织外部、通常短期内不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所控制的变量所构成。企业内部环境由存在于组织内部、通常短期内不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所控制的变量所构成,具体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文化、三部分。根据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影响的方式和程度,一般可将企业外部环境分为三大类:
1、一般宏观环境;
2、行业环境;
3、经营环境与竞争优势环境;
三大类环境彼此关联、相互影响,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
应答时间:2021-04-26,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s://b.pingan.cn/paim/iknow/index.html
我需要些环保资料,越全越好!
1、政治环境是指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发展状况。
2、社会环境是指人口、居民的收入或购买力,居民的文化教育水平等。
3、技术环境指与本行业有关的科学技术的水平和发展趋势。
4、经济环境包括宏观经济形势、世界经济形势、行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以及企业的直接市场等。其中,企业的直接市场是与企业关系最密切、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具体包括销售市场、供应市场、资金市场、劳务市场等。
扩展资料:
企业经营的注意事项:
在企业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也就是说,在购、生产、销售过程中,库存使各个环节上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成为可能。同时库存可以调节各个环节之间由于供求品种及数据之间的差别,把购、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并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高的客户满意度和低的库存投资似乎是一对互相冲突的目标,以前企业认为这两个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可通过应用创新的物流管理技术,同时伴随改进企业内部管理和强化部门协调,企业完全可以同时实现这两个目标。
百度百科—企业经营
谁能知道CO?P28吗,都是谁参加了?
我是做制衣厂环保的,你的问题范围太大,不知你要哪方面的环保资料。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目 次
前言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1 总要求
4.2 环境方针
4.3 策划
4.3.1 环境因素
4.3.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
4.4 实施与运行
4.4.1 、作用、职责和权限
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
4.4.3 信息交流
4.4.4 文件
4.4.5 文件控制
4.4.6 运行控制
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
4.5 检查
4.5.1 监测和测量
4.5.2 合规性评价
4.5.3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4.5.4记录控制
4.5.5内部审核
4.6 管理评审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使用指南
附录B (资料性附录)GB/T 24001与GB/T 19001之间的联系
文献目录
图1 本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 (EMS) 模式
前言
本标准等同用ISO 14001: 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本标准对GB/T 24001-1996作了修订。本标准代替GB/T 24001-1996。
本标准的二级标题由1996版的“规范及使用指南”改为“要求及使用指南”。
本标准对术语名称作了下列修改:
――“规划(策划)”改为“策划”;
――“环境表现(行为)”改为“环境绩效”
在ISO 14001中,在正文中用Shall提出要求;在附录A中用should进行提示或提供指导。对此,本标准中分别译为“应”和“应当”。
本标准是GB/T 24000系列中的一项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负责起草。
引 言
现在,各种类型的组织都越来越重视通过依照环境方针和目标来控制其活动、产品和服务对环境的影响,以实现并证实良好的环境绩效。这是由于有关的立法更趋严格,促进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和其他措施都在相继制定,相关方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也在普遍增长。
许多组织已经推行了环境“评审”或“审核”,以评价自身的环境绩效。但仅靠这种“评审”和“审核”本身,可能还不足以为一个组织提供保证,使之确信自己的环境绩效不仅现在满足,并将持续满足法律和方针要求。要使评审或审核行之有效,须在一个纳入组织整体的结构化的管理体系内予以实施。
环境管理标准旨在为组织规定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要素,这些要素可与其他管理要求相结合,帮助组织实现其环境目标与经济目标。如同其他标准一样,这些标准不是用来制造非关税贸易壁垒,也不增加或改变组织的法律责任。
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组织能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和重要环境因素信息来制定和实施方针与目标。本标准拟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并适用于各种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其运行模式如图1所示。体系的成功实施有赖于组织中各个层次与职能的承诺,特别是最高管理者的承诺。这样一个体系可供组织制定其环境方针,建立实现所承诺的方针的目标和过程,取必要的措施来改进环境绩效,并证实体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本标准的总目的是支持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协调它们与社会和经济需求的关系。应当指出的是,其中许多要求是可以同时或重复涉及的。
本标准第二版的修订重点是更加明确地表述第一版的内容;同时对GB/T 19001的内容予以必要的考虑,以加强两标准的兼容性,从而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附录A和正文第4章的相关条目用了对应的序号。如A.3.3对应4.3.3,其内容都是关于目标、指标和方案的论述,A.5.5和4.5.5的内容都是关于内部审核等。另外,还在附录B中给出了GB/T 24001-2004和GB/T 19001-2000之间相近技术内容的对应关系。
本标准规定了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它能够用于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注册和(或)自我声明,它和用来为组织建立、实施或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提供一般性帮助的非认证性指南有重要区别。环境管理涉及多方面内容,其中有些还具有战略与竞争意义。一个组织可以通过对本标准成功实施的证实,使相关方确信它已建立了适当的环境管理体系。
其他一些标准,特别是ISO/TC 207制定的关于环境管理的各种技术文件,提供了环境管理支持技术的指南。对其他标准的参阅仅用于获取信息。
本标准仅包含那些可以进行客观审核的要求。须要得到对环境管理体系中诸多问题更加全面指导的组织,可参阅GB/T 24004-2004。
本标准除了要求在方针中承诺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以及进行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外,未提出对环境绩效的绝对要求,因而两个从事类似活动但具有不同环境绩效的组织,可能都是符合本标准要求的。
注:本标准基于被称为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的运行模式。关于PDCA的含意简要说明如下:
―― 策划:建立所需的目标和过程,以实现组织的环境方针所期望的结果;
―― 实施:对过程予以实施;
―― 检查:根据环境方针、目标、指标以及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过程进行监测和测量,并报告其结果;
―― 改进:取措施,以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表现。
许多组织通过由过程组成的体系以及过程的相互作用对运行进行管理,这种方式称为“过程方法”。GB/T 19001-2000提倡使用过程方法。由于PDCA可以应用于所有的过程,因此这两种方式可以看作是兼容的。
图1 本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 (EMS) 模式
系统地用和实施一系列环境管理技术,有助于为所有相关方带来更好的结果。然而,用本标准本身,并不能保证取得这样的结果。环境管理体系能够促使组织为实现环境目标,在适宜和经济条件许可时,考虑用最佳可行技术,同时充分考虑到用这些技术的成本效益。
本标准不包含针对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如质量、职业健康安全、财务或风险等管理体系要求。但可以将本标准所规定的要素与其他管理体系的要素进行协调,或加以整合。组织可通过对现有管理体系做出修改,以建立符合本标准要求的环境管理体系。这里还要指出,对各种管理体系要素的应用,可能因不同的用途和不同相关方而异。
环境管理体系的详细和复杂程度、体系文件的多少、所投入的等,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如体系覆盖的范围、组织的规模、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等。中小型企业尤其如此。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一个组织能够根据法律法规和它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以及关于重要环境因素的信息,制定和实施环境方针与目标。它适用于那些组织确定为能够控制,或有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但标准本身并未提出具体的环境绩效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组织:
a) 建立、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
b) 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环境方针;
c) 通过下列方式展示对本标准的符合:
1) 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
2) 寻求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对其符合性予以确认;
3) 寻求外部对它的自我声明予以确认;
4) 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注册.
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都能纳入任何一个环境管理体系。其应用程度取决于诸如组织的环境方针、它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以及它的运行场所及条件等因素。本标准还在附录A中对如何使用本标准提供了资料性的指南。
2 引用标准
无引用标准。保留本章是为使本版中的章节号和上一版(GB/T 24001-1996)保持一致。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审核员 auditor
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
[GB/T 19000-2000,3.9.9]
3.2
持续改进 continual improvement
不断对环境管理体系 (3.8) 进行强化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 (3.16) 的环境方针 (3.11),实现对环境绩效(3.10) 的总体改进。
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
3.3
纠正措施 corrective action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 (3.15) 的原因所取的措施。
3.4
文件 document
信息及其承载媒介。
注1:媒介可以是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或其他电子媒体,照片或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
注2:根据GB/T 19000-2000中3.7.2条改写。
3.5
环境 environment
组织 (3.16) 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
3.6
环境因素 environmental aspect
一个组织 (3.16) 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 (3.5) 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3.7
环境影响 environmental impact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 (3.16) 的环境因素(3.6)给环境 (3.5) 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3.8
环境管理体系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EMS)
组织 (3.16) 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来制定和实施其环境方针 (3.11),并管理其环境因素 (3.6)。
注1:管理体系是用来建立方针和目标,并进而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要素的集合。
注2: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3.19)、过程和。
3.9
环境目标 environmental objective
与组织 (3.16) 所要实现的环境方针 (3.11)相一致的总体环境目的。
3.10
环境绩效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组织 (3.16) 对其环境因素 (3.6) 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注:在环境管理体系条件下,可对照组织 (3.16)的环境方针 (3.11)、环境目标 (3.9) 、环境指标 (3.12) 及其他环境表现要求对结果进行测量。
3.11
环境方针 environmental policy
由最高管理者就组织 (3.16)的环境绩效(3.10) 所正式表述的总体意图和方向。
注:环境方针为取措施,以及建立环境目标 (3.9) 和环境指标 (3.12)提供了一个框架。
3.12
环境指标 environmental target
直接由环境目标 (3.9)产生,或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须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绩效要求,它们可适用于整个组织 (3.16) 或其局部。
3.13
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y
关注组织(3.16)的环境绩效(3.10) 或受其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3.14
内部审核 internal audit
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定组织 (3.16) 对其设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满足程度的系统的、独立的、形成文件的过程。
注: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对于小型组织,独立性可通过与所审核活动无责任关系来体现。
3.15
不符合 non-conformity
未满足要求。
[GB/T 19000-2000,3.6.2]
注:此术语在GB/T 19000-2000中为“不合格(不符合)”。
3.16
组织 organization
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机构或社团,或是上述单位的部分或结合体,无论其是否有法人资格,公营或私营。
注:对于拥有一个以上运行单位的组织,可以把一个运行单位视为一个组织。
3.17
预防措施preventive action
消除潜在不符合 (3.15) 原因所取的措施。
3.18
污染预防 prevention of pollution
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 (3.7)而用(或综合用)过程、惯例、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能源以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物的产生、排放或废弃。
注:污染预防可包括源削减或消除,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更改,的有效利用,材料或能源替代,再利用、回收、再循环、再生和处理。
3.19
程序 procedure
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注1:程序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
注2:根据GB/T 19000-2000中3.4.5条改写。
3.20
记录 record
阐明已取得的结果或提供已从事活动的证据的文件。
注:根据GB/T 19000-2000中3.7.6条改写。
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1 总要求
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以文件描述、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并确定它将如何实现这些要求。
组织应界定并以文件描述环境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
4.2 环境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确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它在环境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内:
a) 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
b) 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c) 包括对遵守与其环境因素有关的适用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d) 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e) 形成文件,付诸实施,并予以保持;
f) 传达到所有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
g) 可为公众所获取。
4.3 策划
4.3.1 环境因素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
a) 识别其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它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此时应考虑到已纳入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
b) 确定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
组织应将这些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
4.3.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
a) 识别适用于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要求的渠道;
b) 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它的环境因素。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这些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环境要求加以考虑。
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
组织应对其内部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实施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环境目标和指标。
如可行,目标和指标应可测量。目标和指标应与环境方针相一致,并包括对污染预防、持续改进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及其他要求的承诺。
组织在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时,应考虑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以及它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此外,还应考虑可选的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相关方的观点。
组织应制定、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方案,其中应包括:
a) 规定组织内各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职责;
b) 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4.4 实施与运行
4.4.1 、作用、职责和权限
管理者应确保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提供必要的。包括人力和专项技能、组织的基础设施、以及技术和财力。
为便于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当对作用、职责和权限做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任命专门的管理者代表,无论他(们)是否还负有其他方面的责任,应明确规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以便:
a) 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
b)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表现(绩效情况)以供评审,并提出改进建议。
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
组织应确保所有为它、或代表它从事组织所确定的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的人员,都具备相应的能力。该能力基于必要的教育、培训,或经历。组织应保存相关的记录。
组织应确定和它的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培训需求并提供培训,或取其他措施来满足这些需求。应保存相关的记录。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使为它或代表它工作的人员都意识到:
a) 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b) 他们工作中的重要环境因素和实际的或潜在的环境影响,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能带来的环境效益;
c) 他们在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d) 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4.4.3 信息交流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有关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的
a) 组织内部各层次和职能间的信息交流;
b) 与外部相关方联络的接收、形成文件和答复。
组织应决定是否与外界交流它的重要环境因素,并将其决定形成文件。如决定进行外部交流,就应规定交流的方式并予以实施。
4.4.4 文件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 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b) 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的描述;
c) 对环境管理体系主要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相关文件的查询途径;
d) 本标准要求的文件,包括记录;
e) 组织为确保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包括记录。
4.4.5 文件控制
应对本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记录是一种特殊的文件,应按照4.5.4的要求进行控制。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便:
a) 在文件发布前进行审批,以确保其适宜性;
b) 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和修订,并重新审批;
c) 确保对文件的修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做出标识;
d) 确保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发放到需要它们的岗位;(参考ISO 9000)
e) 确保文件字迹清楚,标识明确;
f) 确保对策划和运行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外部文件做出标识,并对其发放予以控制;
g) 防止对过期文件的误用。如出于某种目的将其保留,要做出适当的标识。
4.4.6 运行控制
组织应根据其方针、目标和指标,识别和策划与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以确保它们通过下列方式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a) 对于缺乏成文程序可能导致偏离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的情况,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成文的程序予以控制;
b) 在程序中规定运行准则;
c) 对于组织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并将适用的程序和要求通报供方及合同方。
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确定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潜在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并规定响应措施。
组织应对实际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做出响应,并预防或减少伴随的有害环境影响。
组织应定期评审其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必要时,特别是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对其进行修订。
可行时,组织还应定期检验上述程序。
4.5 检查
4.5.1 监测和测量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程序中应规定将监测环境表现、运行控制、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信息形成文件。
组织应确保所使用的监测和测量设备经过校准和检验,并予以妥善维护。应保存相关的记录。
4.5.2 合规性评价
4.5.2.1
为了履行对合规性的承诺,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定期评价对适用环境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
组织应保存对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
4.5.2.2
组织应评价对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为此,组织可以把它和4.5.2.1 中所要求的评价一起进行,也可以另外制定程序,分别进行评价。
组织应保存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
4.5.3 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处理实际或潜在的不符合,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中应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
a) 识别和纠正不符合,并取措施减少所造成的环境影响;
b) 对不符合进行调查,确定其产生原因,并取措施避免重复发生;
c) 评价取措施以预防不符合的需求;实施所制定的适当措施,以避免不符合的发生;
d) 记录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结果;
e) 评审所取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所取的措施应与问题和环境影响的严重性相适配。
组织应确保对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必要的更改。
4.5.4 记录控制
组织应根据需要,建立并保持必要的记录,用来证实符合其环境管理体系和本标准的要求,以及所取得的结果。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记录的标识、存放、保护、检索、留存和处置。
环境记录应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并具有可追溯性。
4.5.5 内部审核
组织应确保按照的间隔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目的是:
a) 判定环境管理体系
1) 是否符合的环境管理安排和本标准的要求;
2) 是否得到了恰当的实施和保持。
b) 向管理者报告审核结果。
组织应策划、制定、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审核方案,此时,应考虑到所涉及的运行的环境重要性和以前审核的结果。
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审核程序,用来规定
――策划和实施审核及报告审核结果、保存相关记录的职责和要求;
――审核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
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均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4.6 管理评审
最高管理者应按的时间间隔,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它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应包括对环境管理体系,包括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和指标进行改进的机会和修改需求的评价。应保存管理评审记录。
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
a) 内部审核和合规性评价的结果;
b) 和外部相关方的交流,包括抱怨;
c) 组织的环境绩效;
d) 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
e)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状况;
f) 以前管理评审的后续措施;
g) 客观环境的变化,包括与组织环境因素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发展变化;
h) 改进建议。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为实现持续改进的承诺而做出的,和环境方针、目标、指标以及其他环境管理体系要素的修改有关的决策和行动。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使用指南
A 1 总要求
本附录增补的内容完全是资料性的,目的是防止对本标准第4章要求的错误解释。这些信息阐述第4章的要求,并和这些要求相一致,而无意增加、减少或修改这些要求。
实施本标准所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是为了改进环境绩效。所以,本标准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组织将定期评审和评价其环境管理体系,以确定改进的机会并付诸实施。这一持续改进过程的速度、程度和时间表,组织依据其经济状况和其他客观条件来确定。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改进,是为了实现环境绩效的进一步改进。
本标准要求组织:
a) 制定适宜的环境方针;
b) 识别其过去、当前或中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以确定其中的重大环境影响; c) 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和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
d) 确定优先事项并建立适宜的环境目标和指标;
e) 建立组织机构,制定方案,以实施环境方针,实现目标和指标;
f) 开展策划、控制、监测、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审核和评审活动,以确保对环境方针的遵守和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
g) 有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作出修正的能力。
一个尚未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首先应当通过评审的方式来确定自己当前的环境状况,以便对它的所有环境因素予以考虑,作为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
评审应当包括以下四方面关键内容:
――识别环境因素。包括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异常条件下(如启动和关闭情况)、发生紧急情况和事故时的环境因素;
――确定适用的法律法规和组织应遵守的其他环境要求;
――审查所有现行环境管理惯例和程序(包括与购和合同活动有关的管理惯例和程序);
――评价此前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
评审时,可根据活动的性质,用调查表、面谈、直接检查和测量,以及参考过去的审核或其他评审结果等方式。
组织有权自行灵活决定本标准的实施边界,即是在整个组织,还是仅在特定的运行单位实施本标准,由组织自行决定。组织应当规定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并形成文件,以明确界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边界。当组织是一个更大组织在给定场所的一部分,对范围的确定尤为必要。边界一经确定,组织在此范围内的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均须包括在环境管理体系内。在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时,应当注意它的可信度取决于边界的选取。若组织的某一部分被排除在环境管理体系之外,组织应当能对此作出解释。如本标准仅在特定的运行单位实施,可以纳组织内其他部门业已建立的方针和程序,用来满足本标准的要求,只要它们适用于这些行将用本标准的部门。
A 2 环境方针
环境方针确定了实施与改进组织环境管理体系的方向,具有保持和改进环境绩效的作用。因此,环境方针应当反映最高管理者对遵守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环境要求、进行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的承诺。环境方针是组织建立目标和指标的基础。环境方针的内容应当清晰明确,使内、外相关方能够理解。应当对方针进行定期评审与修订,以反映不断变化的条件和信息。方针的应用范围应当是可以明确界定的,并反映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特有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
应当就环境方针和所有为组织工作,或代表它工作的人员进行沟通,包括和为它工作的合同方进行沟通。对合同方,不必拘泥于传达方针条文,而可取其他形式,如规则、指令、程序等,或仅传达方针中和它有关的部分。如果该组织是一个更大组织的一部分,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当在后者环境方针的框架内规定自己的环境方针,将其形成文件,并得到上级组织的认可。
注:最高管理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集体,他(们)从最高层次上对组织进行领导和控制。
A 3 策划
A 3.1 环境因素
4.3.1提供了?/div>
英特尔践行ESG理念 推动可持续发展
COP28,全称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The 28th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to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是一项全球性的气候变化会议。它汇集了来自195个国家的代表和大量的观察员、媒体,旨在讨论和取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COP28被视为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因为它为各国和利益相关方提供了一个平台,讨论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减缓全球变暖,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COP28上,各国将共同努力制定、更新并加强气候政策和承诺,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应对气候相关的挑战。这包括取行动来实现碳中和、加强可持续能源发展、改善气候适应措施等。此外,COP28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让各国分享最佳实践和经验,推动气候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促进国际合作。
当今世界,放眼全球,当科学技术、经济 社会 快速向前发展的同时,人类 社会 也面临着诸多严峻的生态挑战,如气候变暖、短缺、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等,无一不在威胁人类 健康 ,并对人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 社会 带来威胁。70亿人口共同栖息的家园,正亟待人们以更加绿色、可持续、节能、低碳的方式来维护其生态环境,推动人与自然地和谐相处。
作为一家负责任的高 科技 企业,英特尔始终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也践行着ESG理念,致力于在环境保护领域发挥领导力和 社会 影响力。英特尔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融入企业的 社会 责任与治理,从自身点滴做起,携手产业,一起推动绿色家园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推动可持续发展,英特尔基于履责、包容、可持续、赋能的“RISE”战略和2030目标,积极履行企业 社会 责任——将环境可持续作为长期承诺,制定了企业整体环境目标,持续投资节能减排;鼓励并支持员工积极参与志愿服务,释放 社会 价值。秉承2030年企业责任RISE战略和目标,英特尔致力于运用技术以及员工的专长和热情,创造一个更负责任、更具包容性、更可持续的世界。
RISE战略,展现了英特尔的前瞻视野,让 科技 发挥更关键的作用,助力解决新时代的重大全球性挑战:
履责(Responsible) :英特尔在全球制造业务、价值链和其它领域,带头推进安全、 健康 和负责任的商业实践。该领域的一个新目标就是把供应链责任扩展到所有一级合同供应商和高风险的二级供应商,从而积极影响全球供应链中更多人的生活。英特尔还将在整个行业内取行动,利用在冲突矿产上的实践和经验,将负责任矿产扩展到更广泛的材料领域。
包容(Inclusive) :通过技术包容性和数字化就绪,在英特尔全球员工和整个行业中促进多元化和包容性,并为其他人创造更多机会。展望2030年,英特尔将把技术岗位的女性人数增加到40%,并使担任高管职位的女性和少数族裔的人数提高一倍。英特尔还将与行业合作,制定并实施全球包容性指数。该指数将提供通用的定义和数据,以明确找出根本原因和所需取的行动,协力推进并建立起未来人才库。
可持续(Sustainable) :英特尔将成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并通过行动和技术协助客户等各方降低对环境的影响。2018年至2020年,成都工厂生产设备能耗提优升级,开展LED智能光照项目,节约用电共计约1000万千瓦时。在水管理方面,英特尔中国2020年总节水量(循环利用+生水+减少使用量)为6719百万加仑。2020年英特尔成都工厂无害废弃物治理回收利用率为99.5%。2019年,英特尔成都工厂通过蓉欧铁路低碳运输方式回收FOSB包装,提升产品包装回收利用率,还分别从生产和办公两方面着手,全面加强废弃物管理,投入环境保护经费预估超过564.69万元。英特尔全新目标包括:实现水的全部有效利用,实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实现零废弃物填埋总量,在显著扩大制造能力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绝对碳排放量。此外,还打造了集体行动,以期减少整个半导体行业的碳排放,进一步利用 科技 减少气候影响。
赋能(Enabling): 通过英特尔的技术、专长和英特尔员工的热情,加速推动进展。英特尔长期通过支持公司内部及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项目,来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热情。
英特尔相信 科技 不是冷冰冰的,如何让越来越多的智能 科技 真正造福人类、普惠大众民生,才是它的终极使命。面对未来,英特尔将始终践行 科技 向善,持续推动智能 科技 的创新和应用;践行RISE战略,持续将责任融入战略和运营;创造改变世界的 科技 ,造福地球上的每一个人。
积极制定企业环境目标:
英特尔长期致力于在环境保护领域发挥领导力,减少环境足迹,设定企业环保目标,包括减少碳排放量、更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水充分有效利用、零废弃物填埋等:
除了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外,英特尔还拥有产业领先的制造技术和工艺水准。作为英特尔制造的典范之一,英特尔成都工厂一直践行高标准的生产运营和创造生机勃勃的创新氛围,在高精尖制造、智能化制造和新生代人才管理方面积累许多经验。
在战略层面:
可持续发展的承诺贯穿于英特尔自身生产运营的每一个环节:
英特尔致力于成为环境责任的领导者,在应对气候变化、提高能源效率以及提供绿色产品等领域,不断寻求创新的技术和方法,履行对环境保护的坚定承诺。
节水+水循环:
节能:
减排:
可再生能源使用:
废弃物处理:
英特尔可持续发展典型案例:英特尔成都工厂
英特尔成都工厂是英特尔中国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典范,在废弃物管理、处置和宣传环境保护理念方面有多重举措和成果:
积极履行供应链责任,推进高 科技 生态系统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
英特尔多年来持续推动供应商多元化,截至2020年底,英特尔多元化购金额达到12亿美元,实现了之前设立的2020年多元化购金额达到10亿美元的目标,其中面向全球女性企业的购金额达到2.79亿美元。作为2030年RISE目标之一,英特尔在2020年的基础上,设立了将全球多元化购金额增涨一倍,到2030年达到20亿美元的新目标,同时将包容性购项目及合作扩展到更多国家和地区。英特尔希望能够加速促进种族和性别的经济平等,帮助多元化企业拓展竞争新业务的机会,并提高多元化社区的积极影响力。
英特尔积极履行供应链责任,推进高 科技 生态系统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英特尔深知,伴随巨大行业影响力而来的是巨大的行业责任。提高供应链的履责水平和责任绩效,可以为英特尔及其客户创造价值,帮助英特尔降低风险、提高产品质量并实现环境和 社会 目标。因此,英特尔通过制定明确的标准、运营透明化以及持续改进,与供应商共同 探索 应对新挑战的创新发展战略,拓展持续变革的解决之道,不断推进责任实践,在降低彼此运营风险,促进产品质量提升的同时,为利益相关方带来更多价值,为明天更好的生活注入新的活力。
英特尔始终与供应商等相关利益方携手同行,以提升责任融入和管理完善为重点。通过制定标准,评估审计,以及能力建设,与供应商共同推进 社会 责任实践。英特尔与供应商合作,开展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化学等管理, 降低与运输相关的废弃物,有害物质的使用以及产生和温室气体排放。
此外,要求供应商设定环境责任目标, 并参与“碳信息披露”项目“CDP”的供应链调查,提交和披露有关自身碳足迹和水管理。
英特尔定期召开全球供应商峰会,共同探讨发展目标, 提出对供应商期望,帮助供应商提高管理效能, 加强互利合作,提升运营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通过“加速供应商 社会 责任和承诺项目”、“供应商报告卡”等手段,奖励责任绩效突出的供应商,推动其履责能力。
获得的认可:
为了给全 社会 提供必需的服务和工具,英特尔全力以赴,取灵活而有力的措施,整合生态链,确保无论是英特尔全球任何一个工厂,还是供应链的任何一项关键操作,都不停摆,保障生产与产品供应的可持续。
号召广泛合作伙伴,英特尔以 科技 创新推动绿色发展
雅典娜&Evo平台,引领笔记本电脑能效提升
携手合作伙伴,推动5G基站节能减耗
提升风能预测准确率,让清洁能源惠及万家
联手生态合作伙伴,推动数据中心节能减排转型,促进产业生态可持续发展
携手广泛合作伙伴,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推进国际合作、链接政企高效,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英特尔以公司文化推动员工践行社区志愿服务,聚小爱成大爱,共筑美好未来
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精神与公民精神已成为英特尔文化的一部分,始终激励员工以日常点滴回馈 社会 、服务 社会 。
英特尔相信员工参与是实现环境战略和目标的关键。英特尔通过“学习—行动—分享” 模式,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可持续发展议题和目标,共同行动、分享环保信息:
英特尔还积极鼓励员工参与社区志愿活动,在过去十年中,英特尔志愿者累计服务已超过1千万小时,在2020年,20%的员工参与了志愿活动,英特尔的全球志愿服务时间达91万小时。
云桥湿地位于成都市重要饮用水源地保护禁区——成都市自来水六厂取水口,近徐堰河一侧。成都市第六自来水厂为成都市主要引用水提供80%的引用水源,云桥湿地是成都市80% 饮用水水源地。自2012 年起,英特尔成都员工志愿者开始在云桥开展湿地保护以及湿地的自然护理、生物多样性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自然读本素材的开发等工作。英特尔成都志愿者在8年间清除了约5000公斤空心莲子草及粉绿狐尾藻,制作完成了一百多件小作品等等。英特尔还向云桥湿地捐赠了 “芯云康桥” 和湿地保护工具。英特尔始终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其以云桥湿地等为成功案例的生态实践,有效地促进了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为其他湿地的建设、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纵观英特尔的整个 历史 ,英特尔始终以履行企业责任及推动可持续发展为重要使命并长期坚守。英特尔始终坚信,在良好的透明度、公司治理、商业道德和尊重的坚实基础之上履行企业责任,可以帮助我们化解风险、降低成本、树立品牌价值、拓展未来市场,用技术帮助解决复杂的 社会 问题,为英特尔和我们的利益相关方创造显著价值。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一个英特尔人都将从自身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释放技术专长以及员工的,共同筑造美好的未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