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气象有前途吗?

2.应用气象技术专业怎么样_就业方向_主要学什么

3.气象事业发展关于气象事业的发展环境重要步骤

气象服务产业_气象服务产业发展现状

气象局是事业单位。

气象局是事业单位,不是公务员;气象局工作人员身份是属于普通事业还是参公身份?要看当地气象局所在地人事局是如何做的编制,有的地区气象局是参公单位,有的地区是普通事业单位。气象局是,是以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人工影响天气、干旱监测与预报、雷电防御、农业气象等服务项目为主要工作的部门。

其承担额职能以行政职能居多,但是也有部分属于公益属性。由于工作性质原因,气象局基本上是局台合署办公,局机关可能参公,下属的气象台、气象防灾减灾中心、科普中心、气象情报信息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等全部为公益类事业机构。人员除事业在编人员外,也有一些聘用人员。

气象局机构简介

以战略管理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为基础,通过研究气象服务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发展态势,提出对气象局气象服务产业发展具有理论价值及现实指导意义的战略模式和应对策略,以期对山气象局气象服务产业的实践和发展提供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指导。

气象局对国内外气象服务产业现状进行了对析,对气象服务产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对其内部经营条件进行了总结。

学气象有前途吗?

第一条 为提高农村气象服务水平,防御农村气象灾害,保障和促进农业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青岛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农村气象服务工作及相关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农村气象服务是指面向农业、农村、农民开展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以及人工影响天气等活动。

海洋捕捞气象服务工作及相关活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三条 农村气象服务坚持主导、社会参与、立足公益、需求导向的原则。第四条 市、有关区(市)人民应当将农村气象服务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研究解决辖区内农村气象服务的重大问题。农村气象服务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第五条 市、有关区(市)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

水利、财政、农业、林业、畜牧、海洋与渔业、广播电视、通信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同做好有关农村气象服务工作。第六条 农村地区的镇人民、街道办事处(以下统称镇人民)按照本办法要求做好当地农村气象服务的相关工作。

农村地区的村(居)民委员会应当配合做好农村气象服务工作。第七条 农村气象服务工作应当纳入市、有关区(市)人民工作目标考核体系。第八条 有关区(市)人民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编制农业气候、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拟定农业生产布局、结构调整、气象灾害风险防范的指导意见,经本级人民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做好相关指导工作。第九条 市、有关区(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制定农村气象服务方案和业务流程,加强智慧气象和农业遥感技术应用,建立智能化农村气象服务业务平台,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第十条 市、有关区(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与粮油作物、水果、蔬菜等生产有关的农业气象指标和农业气象灾害指标数据库,指导农业生产;对新引进的品种,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第十一条 市、有关区(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重点做好以下气象服务:

(一)针对春耕春播、夏收夏种、秋收秋种等关键农时和施肥、喷药、灌溉、晾晒等农事活动,提供气象预报、情报服务。

(二)针对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水产养殖,开展农业气象专题预报、情报服务。

(三)针对林果、花卉、观赏植物,开展开花期、摘期等生态旅游气象预报服务。第十二条 市、有关区(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根据情况取下列方式提供气象服务:

(一)通过气象信息快报、重要天气预报、气象服务快报等形式,向相关决策部门报送农村气象服务材料。

(二)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12121电话自动答询、手机短信、青岛气象APP、电子显示屏、广播喇叭等传播平台,提供气象信息。

(三)与家庭农场、种植和养殖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企业等新型农业规模化经营主体,建立直通式服务。第十三条 市、有关区(市)人民应当在气象灾害多发区域及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林果业、畜牧业、渔业等需求明显区域建设自动气象监测站网,提高农村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能力。

有关区(市)人民应当在镇(街道)、村按照规定设置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广播喇叭、警报器等气象信息接收与传播设备。

镇人民应当做好辖区内自动气象监测站网、气象信息接收与传播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并接受区(市)气象主管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第十四条 市、有关区(市)人民在粮食主产区、林果种植区、特色农业区、冰雹多发区、水库等区域,按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点标准化要求,建设作业站点,配备必要的作业装备。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点所在地的镇人民应当按照专业化要求配备作业队伍,落实工作经费,加强作业人员考核,做好作业站点和装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第十五条 市、有关区(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根据农业抗旱、防雹、水库蓄水、生态改善、森林防火的需求,适时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第十六条 镇人民应当加强农村气象服务站管理,配备镇气象协理员和村气象信息员。聘用人员信息应当报区(市)气象主管机构。

应用气象技术专业怎么样_就业方向_主要学什么

我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的本科生,也就是原先的南京气象学院。

气象局的待遇分区域而言,沿海区域处于中等偏上,而且生活比较轻松,只是有时会有夜班,事业单位发的东西什么,待遇什么的都不错。

如果你准备做技术,那么也不谈什么挣大钱了,气象这技术活够你研究一生了。如果你要做行政人员,那么会有油水榨的,但是毕竟是小钱,我也不知道你所说的大钱指多少,我是浙江人所以我觉得只有自己做生意才能挣大钱吧。但是气象专业出身很难做对口的生意,除非是防雷专业,但是不是大气科学了。

未来的发展肯定是不错的,随着人们的越来越重视,但是你要有足够的水平,紧缺的就是高水平人才,下面一般般的一大把。

南大和北大的毕业生一般都出国,国内气象系统一般被我们学校垄断,100%的气象局都有我们学校的毕业生,51%的省局局长都是我们专业毕业。

男生其他出路,收入比较高的是去机场,但是是企业,退休工资是问题,但是平时拿的工资高,也会比较累一点。

纯自身了解和总结~

气象事业发展关于气象事业的发展环境重要步骤

高考 填报志愿 时,应用气象技术 专业怎么样 、 就业方向 有哪些、主要学什么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防灾减灾、气候监测预测及气象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农业气象观测与服务、各类气象服务产品制作、气候应用与开发等气象科技服务能力,具有气象职业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公共气象服务、农业气象观测与服务、气象科技应用与服务等 工作 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 就业 方向

面向气象服务工程技术人员、气候监测预测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公共气象服务、农业气象服务、气象科技应用与服务等技术领域。

3、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具有提供气象灾害防御建议、撰写决策气象服务材料的能力;

具有气象灾害调查研究、评估,编制气象灾害评估报告的能力;

具有承担农业气象观测业务、提供农业气象服务、编制农业气象服务报告的能力;

具有运用气象数据统计分析产品提供公共气象服务的能力;

具有农业气象观测设备使用与维护保障的能力;

具有气候初步应用与开发的能力;

具有适应气象行业产业数字化发展需要的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具有探究 学习 、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主要专业课程与 实习 实训

专业基础课程:气象学基础、作物栽培技术、气象法律法规、气候学、气象信息系统、综合气象观测、气象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专业核心课程:应用气象、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气象灾害调查与评估、智慧农业气象技术、公共气象服务、土壤水分站的使用与维护、气候开发与利用。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气象灾害调查与评估、农业气象观测、各类气象服务产品制作与发布等实训。在校内气象实训基地、气象相关企事业等单位或场所进行岗位实习。

5、接续专业举例

接续高职本科专业举例:智慧气象技术

接续普通本科专业举例:应用气象学

一、关于气象部门科学发展的环境  1.经济环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现行的基本国策,这样的一个经济环境必然要影响和决定气象部门行为方式。不同的经济来源决定了气象部门现阶段取什么样的体制和管理方式,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也要求气象部门的管理不断变化。从2006年的统计资料上看,我国东、中、西部GDP的比为60:23:17,反映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上的极不平衡。国家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后的政策变化及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要求,需要我们以公共气象为发展主方向,适时推出不同的发展思路和运作模式,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最低限度是要跟上当地经济发展的步伐,力争做到适度超前。

 2.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有内在与外在之分,决定了人的认知、价值观、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对一个部门作用不是象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影响那样表象,但它决定了部门的行为方式,影响更为重大和长远。加强部门文化建设并形成特色非常重要,它是提升部门人员内在素质、增强凝聚力和提升事业品位的重要方面。根据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气象”是我们事业的发展理念,事业发展的价值在于“大力提升气象信息对国家安全的保障能力,大力提升气象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部门的文化建设应该围绕这一价值观来开展。内在的文化环境建设可以通过科技交流、工作交流和人员交流、培训、效能建设、文体活动等一系列载体得到提高,外在文化环境可以通过广泛的参与社会活动得到并和内在文化环境相互促进。

 3.技术环境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明确气象部门是科技型的事业,是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代气象科学的起源可以看出,气象科学是伴随电子信息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可以说它是严重依赖于电子和计算机信息科学发展的一门独特科学。信息科学的发展使气象信息的传播更为便捷普及,信息层级控制减少,甚至出现去“中心化”的现象,信息渠道出现扁平化结构,上下沟通更为方便,反应更快。例如,基层天气预报制作人员凭借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拥有和上级同等的信息,这在以前是不可能想象的。为保持气象事业的发展,需要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不断推进气象现代化,在基础设施和人力开发上保持持续的投入,保障气象技术优势与科技发展同步,它是能力建设、促进发展的重要方面。

 二、改进发展环境重要步骤

 1.不断创新

 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和舆论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有时是迅猛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我们不可能靠一成不变的法则来管理一切事务,总体是要求我们的工作要通过科技、管理创新达到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需求引擎,“科学防灾、综合减灾”是我们的手段,“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天气预报服务,在防灾减灾领域我们既要在非工程措施上有作为,也要在工程措施上有作为,为此,各级气象部门的领导者要高瞻远瞩,统筹规划,建立一支不断创新的队伍,使我们的工作内外协调,领域不断拓宽、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通过创新追求卓越应该成为我们的工作目标。

 2.让人民享受优质的气象服务

 让人民享受优质的气象服务是我们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传统基础业务领域,我们要提高天气预报的水平,让人民能够享受到精确天气预报带来的经济效益。在当今社会里,气候变暖,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率高,天气预报信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如果天气预报不准或不能及时地传递到应该有需求的人群中,我们的工作就没有做好,为此,加强我们的基础工作非常重要。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基础气象业务首先是气象观测网的建设和完善,这也是气象部门的基础工作和部门优势,再一个是建设好的数值预报系统,改变天气预报分析人员对国外数值预报产品的依赖是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最后是要建设好的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设,在国家灾害预警信息平台建设和应用上占据重要地位。在科技服务产业领域,要转变发展理念,克服单纯部门主义,把社会责任纳入我们的工作考评体系中。如在防雷方面,我们防雷工作的主要任务应该是普及防雷知识,引导社会不断增加对防雷设施的基础性投入,减少雷击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正确处理好各种环境的关系

 气象事业的发展是与各种环境的优化成正比关系的,其中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是其他环境的基础,作为气象部门要做到与社会发展相融合,工作中心要紧扣社会发展的主题。技术环境建设是部门的工作平台,是日常工作的重点,是气象部门作用其他环境的领域。舆论环境建设会对其他环境建设相互促进,如果我们学会了驾驭舆论,我们的工作就开始走向成熟,会引导气象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为此,我们在改善气象发展环境工作上要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总之,用科学发展观改善气象部门的发展环境,给气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前所未有的机遇,它使气象事业为了人民而发展,依靠人民发展,让全体人民能享受更好的气象服务。

 (作者单位:151800黑龙江省巴彦县气象局)